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热起来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
通过讨论、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
【教学准备】
温度计、毛巾、温水、烧杯、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呢?
生:春天
师:对,咱们现在是春暖花开,春意盎然的季节,那大家还记得刚刚过去的冬天吗?
教师课件出示寒冷冬天的图片,询问学生的感受。
生:冷、很冷
师:是啊,寒冷的冬天,我们的身体觉得很冷,那么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呢?(板书课题:热起来了)
一、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
1.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大家思考一下,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2.教师板书学生给出的方法并简要分析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
二、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
1. 加穿衣服,能不能产生热量?这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主要问题;大家先简单思考,并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师生用生活经验来验证(教师课件展示进行思维论证)。
假设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那衣柜里挂满了衣服,衣柜的温度会不断 ( ),上升到一定温度后,衣柜里的衣服就会 ( )。事实是这样吗?衣柜里的衣服,没有自然的现象,这与假设的结果是不一致的。
2.小组实验
①、学生自己设计探究计划并展示、教师补充,最终形成探究方案。
②、教师强调实验注意事项(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③、学生分组验证实验(教师巡视)。
④、教师引导学生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三、实践应用
炎热的夏天,停电了,商店的冰柜为什么要铺上棉被?
学生讨论交流。
停电时,冰箱里还有一些残余的冷气,棉被具有保温作用,能阻止冷气散发,同时阻挡热空气进入,防止温度升高。
板书设计:
热起来了
一、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
晒太阳、热水袋、烤火…… 外界传热
吃食物…… 食物供热
跑步等运动 …… 自身传热
加穿衣服 ----- ?
二、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结论:衣服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