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 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 通过制作血管模型,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1、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
2、能够在镜下分辨静脉和动脉血管。
课前准备
教师:1、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动、静脉血管的横切面切片或图片。
2、有关血管的录象资料。
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模型。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血管的类型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血管的结构特点功能 由曾经有输液和验血经历的同学,介绍输液或取血的位置。同学聆听并思考,提出疑问。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感兴趣的问题,提出假设并设想制订探究方案。实验操作,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小组分别汇报实验结果。形成关于血管及血流情况的感性认识。结合自制的不同类型血管的模型,讨论血管的不同结构特点与各自功能的关系。发现自制模型与实际血管情况的不同,了解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留下待解的难题。列表归纳比较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结合日常亲历或所见,设疑激趣,引发学生进一步质疑,激发探索热情。教师引导,使学生制订的探究计划切实可行。介绍实验注意事项。巡视,引导、鼓励学生不急不躁,通过观察解决问题。演示微观摄影拍摄的人体不同类型血管及内部血流情况。结合不同血管的横切面图,引导认识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它们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引导了解现代医学有关心脑血管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创新的热情。协助完善
教学过程
师:平日里,当我们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有时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必要时还需要输液治疗。是否注意到验血或输液时,针刺的部位一般在哪里?
生:我化验过血,是在手指尖上取血,好象是无名指。输液是在手背上扎针。
生:我见过在耳垂上取血化验的。有的小孩子输液扎针是在脚上或头上。
师:想过为什么要在这些部位取血或输液吗?
生:疑惑
师:同学们不妨抬起手,看看手背以及手臂内侧的“青筋”,这些被人们称为“青筋”的结构是什么?
生:这是血管。
师:对,这是我们人体内的血管——血液流动的管道,本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认识它。
板书:血流的管道——血管
师:刚才提到化验取血和输液,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部位?这与我们人体内的血管有没有关系?
生:身体内的血管粗细不同:手指尖和耳垂里面的血管比较细,手臂上的血管比较粗。
师:好,结合下面的事例作进一步推测,我们人体内的血管类型及其特点:中医诊脉时不是把手指放在“青筋”这样的血管,而是放在手腕处(示意位置),这里用肉眼看并没有清晰的血管;输液或抽血时用橡皮筋扎紧针刺部位上方,管内有回血立即松开橡皮筋,并且输液时针总是朝向上臂等等。
生:血管的搏动情况不一样,有动脉、静脉之分。
生:血管里面的血液流动有方向性,手背上隐约能看见的这些血管(称为“青筋”的)里的血液是从手向肩膀方向流动的。
生:、、、、、、
师:同学们根据提供的事例和各自的经验,对人体内血管的情况进行了推测,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
生:实验操作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结合进行小组讨论
师:请介绍显微镜下看到的血管的情况,注意血管里面的血流情况。
生:有许多细小的血管,有些比较粗。特别细小的是毛细血管,里面的血流速度很慢。
师:你是怎样区别毛细血管与周围其它血管的?试着总结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
(播放微观摄影拍摄的人体内各类血管及血流情况录象)
生:可以看到红细胞单个通过,就象它的名称细如毛发。
生:小鱼尾鳍毛细血管比较多。毛细血管的血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细胞。
生:毛细血管具有:管细、壁薄、量多的特点。
师:同学观察的很细致,而且归纳的也很好。毛细血管的特点可以再加一点:面广——毛细血管在身体内分布广泛,除指甲、毛发等处外,毛细血管几乎无处不在。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有什么意义?
生:毛细血管周围就是人体组织细胞,这样有利于血液与周围的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血液里运输着营养物质,同时可以把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带走。
师:课件展示,发生在毛细血管处的物质交换动画演示。
师:与毛细血管两端连接的较为粗大一些的血管分别是什么血管?判断依据是什么?
(小组简短交流)
生:与毛细血管相连的一端是动脉,一端是静脉。来血的一端是动脉,因为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输送过来的血管,另一端是静脉。
生:(手持自制的血管模型)还可以根据血管壁的厚薄来区分:我们用报纸卷的纸筒来说明,两个纸筒外观直径一样,其中一个纸筒的层数较多——管壁厚,代表动脉,弹性大;另一个纸筒纸的层数比较少——管壁薄,代表静脉,弹性小。另外我们还用一层纸卷粘合,代表毛细血管。
师:这个创意很好,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血管的结构特点。出示动脉、静脉的横切面图
(另有其他类似制作,用厚度不同的塑料管及口服液的吸管分别代表动、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也有用橡皮泥搓的厚度不同的管代表的各种血管的等等。)
师:还有没有其它的区分方法?
生:可以根据动、静脉血管的血液流动速度区分:动脉血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里血流速度慢,和消防水管有些相似,管内水流速度快时,管壁比较硬,管内水流速度慢时,管壁按上去比较软。
师:血管内血液流速不同,血管壁受到的压力就不同,这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血压。由于心脏向血管供血是间断的,和消防水管略有区别,动脉表现的是搏动明显,相比较静脉搏动较弱,根据搏动情况不同可以区分动脉和静脉血管。
生:明白了,难怪中医诊脉要在手腕位置,这里的血管是动脉血管,搏动比较明显。我们手背和手臂上的这些血管,搏动较弱,都是静脉血管。
生:一些粗大的动脉血管一般在身体比较深的位置,分布较浅的多是静脉。
生:在人体四肢,还可以根据血管中是否有静脉瓣区分动脉和静脉血管,静脉血管里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动脉则没有。
师:很好,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认识比较了人体内的各种血管,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各不相同。请同学们试着设计表格对三种血管的结构、功能总结归纳。
师:在人体内,血液循环需要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那么,三种类型血管以及与心脏是怎样的通连关系?
生:(上黑板图示)
师:那么,能否解释输液或抽血时,为什么要在针刺位置的上方用胶皮管捆扎起来?
生:输液或输血时选择的是静脉血管,在针刺位置上方用胶皮管捆扎可以阻碍管内血液回流,使血管胀粗,容易辨认。
生:选择静脉血管还与这种血管分布较浅、管壁薄、血流速度慢有关。
师:通过图示,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心脏和全身各类血管的连通,形成了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所以管道系统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物质的运输。有没有管道阻塞或流通不畅的情况呢?
生:有些人血管硬化,对血液循环会有影响。
生:看到有些人,一般老年人多见,小腿部位出现静脉曲张,影响下肢血液回流。
生:、、、、、、
师:对于各种由于血管管道不畅引起的各种病变,请你设想,如果治疗需要用人造血管替换局部血管时,用作替换材料的人造血管应满足哪些要求,才能用于临床?
教学后记:
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方案时,注意从学生的日常输液、验血、诊脉等身边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制了各种形式的血管模型,对于学生理解不同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不同有一定帮助。存在的不足,相关的中、西医知识了解有限,有些内容没能展开和涉及,使学生感到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还有距离,这方面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第 二 节 血 流 的 管 道——血 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血液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液的能力。
2.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2.结构与功能统一思想的培养。
●教学难点
1.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2.结构与功能统一思想培养。
●教学方法
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材料用具。
(2)三种血管的CAI课件。
2.学生准备:(1)每个实验组至少准备一条小鱼。
(2)网上查阅血管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对人体内物质运输有重要作用的血液的知识。那么,血液是如何流通全身的呢?体内的血管是否都一样呢?你见没见过受伤失血的情况?请同学们预习课本P64的有关内容。
生:预习。
[讲授新课]
师:受伤失血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失血情况?我们体内的血管是否都一样?
生:因为伤及了不同的血管受伤失血的情况才各不相同。说明体内的血管是不一样的。
师:有哪几种血管呢?现在我们做实验,先预习实验步骤。
生:预习实验步骤。
师:下面照书上的实验步骤用自带的小鱼做实验,注意分辨血管的种类和血流的情况。
生:分组实验。
师:巡回指导,并提问:怎样认识管径最小的血管?
生: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
师:这种血管叫什么?
生:毛细血管。
师:根据血流方向判断毛细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最终又汇入了什么血管?
生:认真观察,得出“由较粗的血管分支而来,又汇入较粗的血管”的结论。
师:播放课件(显示三种血管的不同特点)。
生:观看课件。
师:血管共有几种?
生:有三种即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师:什么是动脉?有什么特点?
学生甲: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的血管。其特点是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师:什么是静脉?有什么特点?
学生乙: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送回心脏的血管。其特点是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的内表面有静脉瓣。
师:什么是毛细血管?有什么特点?
学生丙: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与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其特点是管壁很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物质交换。
师:血液之所以能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并完成物质运输的任务,与这些血管是密不可分的,三位同学的回答非常正确。那么,血液循环的动力是什么,它为什么就能周而复始的循环呢?这将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巩固练习]
1.红细胞并排时,不能通过下列哪个管道( )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毛细淋巴管
答案:C
2.下图中所示的血管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较粗的一端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或静脉都有可能
答案:B
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循环的时候,小鱼头部向左(如下图)放在载物台上,
(1)在视野中,血液向左流动的血管是__________血管。
(2)你在显微镜下观察毛细血管的最好方法是寻找__________的血管。
A.血液从较大血管流向很小
B.血流速度很慢
C.血管壁很薄
D.红细胞只有单行通过
答案:(1)动脉 (2)D第 二 节 血 流 的 管 道——血 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 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2.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教学难点
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教学方法
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材料用具。
(2) 三种血管的课件
(3)每个实验组至少准备一条小鱼。
2.学生准备:网上查阅血管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对人体内物质运输有重要作用的血液的知识。那么,血液是如何流通全身的呢?体内的血管是否一样呢?你见没见过受伤失血的情况?请同学们预习课本P64的有关内容。 预习。
讲授新课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三种血管 受伤失血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失血情况?我们体内的血管是否都一样?有哪几种血管呢?现在我们做实验,先预习实验步骤。下面照书上的实验步骤用小鱼做实验,注意分辨血管的种类和血流的情况。巡回指导,并提问:怎样认识管径最小的血管?这种血管叫什么?据血流方向判断毛细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最终又汇入了什么血管?播放课件(显示三种血管的不同特点)。血管共有几种?1什么是动脉?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静脉?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毛细血管?有什么特点? 因为伤及了不同的血管受伤失血的情况才各不相同。说明体内的血管是不一样的预习实验步骤。分组实验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毛细血管认真观察,得出“由较粗的血管分支而来,又汇入较粗的血管”的结论。观看课件。有三种即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总结 血液之所以能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并完成物质运输的任务,与这些血管是密不可分的。那么,血液循环的动力是什么,它为什么就能周而复始的循环呢?这将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巩固练习]
1.红细胞并排时,不能通过下列哪个管道(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2.下图中所示的血管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较粗的一端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或静脉都有可能
3.人体手背上一条条“青筋”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4.静脉瓣的作用是( )
A保护静脉血管壁 B.防止血液倒流
C.加速血液的流动 D.减少血液对静脉壁的压力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1. 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2. 三种血管:
1. 动脉
2. 静脉
3. 毛细血管2
生物学《 初二上册》第四章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初二 新授课(学案)】 【学生: 】【班级: 】第 页
1
【课题】:生物学《 初二上册》第四章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2课时】 编写日期:2006年12月15日 使用日期:12月1 9日 第 页
【主备人:张贵宇】 【学生: 】 【班级: 】 【第十六周】【总第35、36课时】
血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运载血液离开心脏的动脉,运载血液流入心脏的静脉以及连接二者的毛细血管。
第二节要讲的是: 。
一、学习目标:
1、 能够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 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 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能够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 通过制作血管模型,提高动手实验的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1、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
2、能够在镜下分辨静脉和动脉血管。
课前检测:
三、同桌对话 自主先学 (在下文及课本中画出重要的语句)
甲:平日里,当我们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有时医生会让我们验血,必要时还需要输液治疗。是否注意到验血或输液时,针刺的部位一般在哪里?
乙:我化验过血,是在手指尖上取血,好象是无名指。输液是在手背上扎针。
乙:我见过在耳垂上取血化验的。有的小孩子输液扎针是在脚上或头上。
甲:想过为什么要在这些部位取血或输液吗?
乙:疑惑
甲:你不妨抬起手,看看手背以及手臂内侧的“青筋”,这些被人们称为“青筋”的结构是什么?
乙:这是血管。
甲:对,这是我们人体内的血管——血液流动的管道,本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认识它。
(血流的管道——血管)
甲:刚才提到化验取血和输液,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部位?这与我们人体内的血管有没有关系?
乙:身体内的血管粗细不同:手指尖和耳垂里面的血管比较细,手臂上的血管比较粗。
甲:好,结合下面的事例作进一步推测,我们人体内的血管类型及其特点:中医诊脉时不是把手指放在“青筋”这样的血管,而是放在手腕处(示意位置),这里用肉眼看并没有清晰的血管;输液或抽血时用橡皮筋扎紧针刺部位上方,管内有回血立即松开橡皮筋,并且输液时针总是朝向上臂等等。
乙:血管的搏动情况不一样,有动脉、静脉之分。
乙:血管里面的血液流动有方向性,手背上隐约能看见的这些血管(称为“青筋”的)里的血液是从手向肩膀方向流动的。
乙:、、、、、、
甲:你根据提供的事例和各自的经验,对人体内血管的情况进行了推测,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
甲:乙:实验操作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结合进行小组讨论
甲:请介绍显微镜下看到的血管的情况,注意血管里面的血流情况。
乙:有许多细小的血管,有些比较粗。特别细小的是毛细血管,里面的血流速度很慢。
甲:你是怎样区别毛细血管与周围其它血管的?试着总结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
(播放微观摄影拍摄的人体内各类血管及血流情况录象)
乙:可以看到红细胞单个通过,就象它的名称细如毛发。
乙:小鱼尾鳍毛细血管比较多。毛细血管的血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细胞。
乙:毛细血管具有:管细、壁薄、量多的特点。
甲:同学观察的很细致,而且归纳的也很好。毛细血管的特点可以再加一点:面广——毛细血管在身体内分布广泛,除指甲、毛发等处外,毛细血管几乎无处不在。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有什么意义?
乙:毛细血管周围就是人体组织细胞,这样有利于血液与周围的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血液里运输着营养物质,同时可以把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带走。
甲乙:画出课本P75‘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注意准确表达图的含义)
甲:与毛细血管两端连接的较为粗大一些的血管分别是什么血管?判断依据是什么?(小组简短交流。如课本P74图Ⅳ-35)
乙:与毛细血管相连的一端是动脉,一端是静脉。来血的一端是动脉,因为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输送过来的血管,另一端是静脉。
乙:(手持自制的血管模型)还可以根据血管壁的厚薄来区分:我们用报纸卷的纸筒来说明,两个纸筒外观直径一样,其中一个纸筒的层数较多——管壁厚,代表动脉,弹性大;另一个纸筒纸的层数比较少——管壁薄,代表静脉,弹性小。另外我们还用一层纸卷粘合,代表毛细血管。
甲:这个创意很好,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血管的结构特点。出示动脉、静脉的横切面图(如课本P72)
(另有其他类似制作,用厚度不同的塑料管及口服液的吸管分别代表动、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也有用橡皮泥搓的厚度不同的管代表的各种血管的等等。)
甲:还有没有其它的区分方法?
乙:可以根据动、静脉血管的血液流动速度区分:动脉血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里血流速度慢,和消防水管有些相似,管内水流速度快时,管壁比较硬,管内水流速度慢时,管壁按上去比较软。
甲:血管内血液流速不同,血管壁受到的压力就不同,这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血压。由于心脏向血管供血是间断的,和消防水管略有区别,动脉表现的是搏动明显,相比较静脉搏动较弱,根据搏动情况不同可以区分动脉和静脉血管。
乙:明白了,难怪中医诊脉要在手腕位置,这里的血管是动脉血管,搏动比较明显。我们手背和手臂上的这些血管,搏动较弱,都是静脉血管。
乙:一些粗大的动脉血管一般在身体比较深的位置,分布较浅的多是静脉。
乙:在人体四肢,还可以根据血管中是否有静脉瓣区分动脉和静脉血管,静脉血管里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动脉则没有。
甲:很好,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认识比较了人体内的各种血管,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类型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各不相同。请你试着设计表格对三种血管的结构、功能总结归纳。
甲:在人体内,血液循环需要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那么,三种类型血管以及与心脏是怎样的通连关系?
乙:(上黑板图示)
甲:那么,能否解释输液或抽血时,为什么要在针刺位置的上方用胶皮管捆扎起来?
乙:输液或输血时选择的是静脉血管,在针刺位置上方用胶皮管捆扎可以阻碍管内血液回流,使血管胀粗,容易辨认。
乙:选择静脉血管还与这种血管分布较浅、管壁薄、血流速度慢有关。
甲:通过图示,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心脏和全身各类血管的连通,形成了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所以管道系统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物质的运输。有没有管道阻塞或流通不畅的情况呢?
乙:有些人血管硬化,对血液循环会有影响。
乙:看到有些人,一般老年人多见,小腿部位出现静脉曲张,影响下肢血液回流。
乙:、、、、、、
甲:对于各种由于血管管道不畅引起的各种病变,请你设想,如果治疗需要用人造血管替换局部血管时,用作替换材料的人造血管应满足哪些要求,才能用于临床?
四、回顾学习目标:对照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归纳本节知识内容。
五、当堂检测(如课上不能完成,则作为作业课下独立完成)
㈠、选择题:(1—4小题考查动脉血管的结构和功能,5—7小题考查静脉的结构和功能)。
1、下列不是动脉特点的是()。
A、管内血流速度快;B、弹性大;C、管内具有动脉瓣;D、管壁厚。
2、下列关于动脉和静脉的比较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动 脉 静 脉
A 管壁厚 管壁薄
B 弹性大 弹性小
C 血流快 血流慢
D 流动脉血 流静脉血
3、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小刚被刺伤了血管,人们说刺伤动脉比刺伤静脉要危险得多。这是因为()。
A、动脉血管中的血液里含更多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B、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具有更大的压力;
C、动脉血管中的血液营养丰富;
D、动脉血管中的血液里含有更多的氧气。
4、下列有关动脉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B、在体表的个别部位也能摸到动脉,如桡动脉;
C、动脉血管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D、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就是动脉。
5、当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皮管扎紧上臂,这时会发现被扎处的静脉会积血膨大,开始突起。这种现象说明()。
A、静脉内血液是从远端流向近心端;B、静脉的管腔很大,管壁的弹性大;
C、静脉的分布隆位置都十分浅;D、静脉血管内具有瓣膜。
6、某人大腿受外伤,伤口出血,血色暗红,血流速度较缓慢,这时止血的正确方法应是()。
A、在伤口的上方止血;B、用消毒纱布包扎;C、在伤口的下方止血;D、让血液自然凝固。
7、下列血管的管腔中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的是()。
A、毛细血管;B、动脉血管;C、动脉和静脉血管;D、静脉血管。
8、在人体中,哪种血管最细最多()。
A、动脉血管;B、毛细血管;C、静脉血管;D、前三者都是。
9、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A、动脉血管;B、毛细血管;C、静脉血管;D、心脏。
10、血液在血管内流速由快到慢的正确顺序是()。
1毛细血管;2静脉;3动脉。
A、123;B、231;C、321;D、312。
㈡、填空题:(以下各题均考查血管的分布、结构特点和作用)。
1、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队各部分输送回心脏的血管叫 ;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的 和 之间的血管。
2、中医常在手腕下桡骨端的内侧摸脉,这是 在搏动;成年男子手臂上可看到一条条“青筋”,这是 。
3、某人创伤旨起出血,根据受伤后血流和血液情况,判断受伤血管:
受伤后血流和血液情况 受 伤 的 血 管
1血液少量渗出,不久即自行凝固
2血液喷射而出,颜色鲜红
3血液产断缓慢流出,血液暗红色
4、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 通过,它的管壁薄,只由一层 构成;其管内血流速度 。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 。
5、静脉中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 心脏的血管,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㈢、识图题:(考查血管的结构特点)。
下图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模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1)判断A、B、C分别是哪种血管,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血 管 判 断 依 据
A
B
C
(2)三种血管中,管腔内有瓣膜的是 。
(3)血流速度最快的是 ,最慢的是 。
㈣、综合题。
1、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
(1)用湿棉花包住鱼头部的目的是保持鱼 的湿润,维持鱼
作用的进行。
(2)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的一总分血管的分支情况和血流情况。根据图回答:
1图中A代表 ;2图中B代表 ,判断的依据是 ;
3图中C代表 。
2、在输液或抽血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脏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你知道这时针刺入的是什么血管?为什么要这样做?
五:布置作业:同步训练P56-58
附【阅读材料】1: 2动脉壁的弹性与血压的关系
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心输出量、动脉外周阻力和动脉壁的弹性等。下面重点介绍动脉壁的弹性与血压的关系。
当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主动脉时,血液的流动就会受到动脉外周的阻力(例如,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管腔小,血液与血管内壁磨擦以及血液自身的磨擦而产生的阻力十分明显),使得血液不能全部流过,致使部分血液暂时滞留在动脉中。这样,由于血液压迫动脉壁而使得动脉血压升高,同时迫使动脉壁的弹性纤维拉长,管腔扩张,缓冲了心缩期的血压,使之不致过高。当心室舒张停止射血时,主动脉血压虽然下降,但仍能维持一定高度。这是由于动脉壁的弹性回缩作用,才使心舒期的血压维持在一定的高度而不致过低。由此可见,动脉管壁具有弹性的生理意义在于:(1)对动脉血压有缓冲作用,使收缩压不致过高,舒张压不致过低,维持血压相对恒定;(2)心脏节律性地舒缩,断续地把血射入动脉,而动脉壁的弹性作用,能促使血液在血管内连续不断地流动。
三、参考答案 课本P73-77
实验1.可以观察到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三种血管。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流动的速度不同:在小动脉中流动快,在小静脉中流动慢,在毛细血管中流动最慢。
2.一般可以区别出三种血管(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
练习1.
血管名称 结 构 功 能
管壁特点 管内血流情况
动脉 较厚、弹性大 速度快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静脉 较薄、弹性小 速度慢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 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十分细小 最慢 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
2.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流动。血管由于血液比较多而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针刺入的是静脉。多数静脉分布得比较浅、管壁比较薄、弹性较强,这些都有利于针的刺入。静脉中血液向心流动,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
脂肪在人体中的作用
(1)脂肪是人体含热量最高的能源物质,人体进行长时间运动或劳动,会消耗一定量的脂肪,故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应适当多吃些脂肪。
(2)脂肪是脏器的支撑和保护者。缺少脂肪,肾脏、肝脏会下垂,严重时会发生游走肾;脂肪在体内可减少脏器之间的摩擦和震动。臀部和足部有脂肪组织形成的脂肪垫,非常柔软,且富有弹性,可起到缓冲和减震作用。 (3)皮下脂肪有保温作用,可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对保持人体温度尤为重要。
(4)皮下脂肪可以增强人体的线条美感,并可减轻外部刺激对皮肤的磨损。
(5)脂肪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的吸收,膳食中缺乏脂肪,可使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下降,从而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