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二12《我有一个梦想》授课课件(共7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12《我有一个梦想》授课课件(共7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1-01 22:4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3张PPT)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金
你认为我们是否生活在一个自由、平等、没有种族界限的世界?
你认为我们是否生活在一个自由、平等、没有种族界限的世界?
种族歧视
过去与现在
种族歧视
过去与现在
演讲现场视频
纠正字音
理解词义
找出文章要点
字音
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
文章结构
逐段精读
思考问题
品味语言
阅读第1自然段
伟大的美国人指谁?
什么是《解放黑奴宣言》?
宣言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伟大的美国人”
林肯.A(Abraham Lincoln. 1809~1865),美国总统(1861~1865),共和党人,曾任律师,1848~1849年当选为众议员,主张维护联邦统一,逐步废除奴隶制度。当选为总统后,南方各州相继宣布脱离联邦,内战爆发。战争初期,曾竭力设法与南方诸州托西,遭拒绝;在群众运动高涨和军事失利的情况下,1862年开始采取革命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内战结束时,被北南方奴隶主指使 的暴徒刺杀。
《解放黑奴宣言》
美国南北内战期间,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的宣言,它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成为自由人,但没有明确废除奴隶制,也没有规定给黑人以土地。宣言当时受到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支持,
并使战争形势转向有利于北方。1865年的宪法修正案的第十三条废除了奴隶制,但战争后的黑人依然受到歧视。
解放黑奴宣言的意义和作用
给黑人带来了希望,
结束了漫漫长夜
阅读第2自然段
一百年后,
美国黑人现状怎样?
第二段是作者揭示黑人现今的生活,又是演讲的开始,读时要充满激情,又要沉痛有力。本段中前边三个“今天”,读时要一气呵成,又需要每一次的语调比前面有所抬升;需要重读的词语:“必须正视”、“隔离”、“歧视”、“穷困”、“萎缩”、“自己”、“故土家园”。
16世纪起,欧洲白人就把非洲黑人掳掠到美洲为奴
黑人作为商品来买卖一直延续到19世纪,1861年解放黑奴宣言,让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呢?
几个白人警察在公众场肆无忌惮地殴打一美国黑人。
一百年后,美国黑人现状怎样?
种族隔离、歧视、贫困、
萎缩角落、流亡者。
阅读第3、4自然段
美国政府曾许下什么诺言?
兑现了吗?
第三段在读时整体词语可略和缓一点,但重点词语一定要注意:“每一个美国人”、“所有的人”、“生存、自由”、“追求幸福”、“权利”
美国政府曾许下什么诺言?
兑现了吗?
阅读第5、6自然段
不兑现诺言的后果?
经过3、4 两个自然段的平缓之后,第五段作者的情感再次抬升。为了满足这种情感的张扬,作者一口气连用了四个排比句“现在是……的时候”,一方面这是作者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极强地突出了实现为自由、平等而战的重要性。
不兑现诺言的后果?
提醒美国,致命伤,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 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阅读第7、8自然段
黑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力?
7、8自然段因为讲的是斗争的策略,所以语调是平和的、是理智的、是语重心长的
黑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力?
举止得体、纪律严明、非暴力、信任联合所有白人。
阅读第9-16自然段
黑人此次集会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作者认为能实现这个目标吗?
这一段可以说是一段答辞。针对“热心人”的质问,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挑衅,“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这里边有潜台词:“你们贪得无厌”、“你们根本就不应该提这样的要求”等)面对黑人的现状,面对这样的质问,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排比句,如出膛之弹、喷井之油,似江海汹涌、狂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是一段誓言正义逼人、豪气冲天,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不失理智,这一点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放纵决不是无限制的,因为作者在讲述的过程中是按了一定的顺序的,即由生存到政治权利。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是从少数民族聚居的小贫民区转移到大贫民区,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不!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
黑人此次集会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作者认为能实现这个目标吗?
不受迫害歧视、物质富裕、选举权、正义和公正;能够也必将改变。
阅读第17-26自然段
作者有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这几段快要接近演讲的尾部,从内容上讲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描绘,与前段相比应舒缓些。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作者有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梦想
让黑人享有政治平等权
黑人和白人能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拥有正义和自由
消除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
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
政治上:
希望美国的有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权。
文化上:
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有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
经济上:
希望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
阅读第27-33自然段
作者满腔热血反复传达一个什么心声?
让自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落基山脉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加利福尼亚婀娜多姿的山峰上响起来! 但不仅如此,还让自由之声从乔治亚州的石峰上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田纳西州的观景峰响起来!
让自由之声从密西西比州的每一道山丘响起来!在每一道山坡上,让自由之声响起来! 当我们让自由之声响彻之时,当我们让它从每一座村庄,从每一个州和每一座城市响起时,我们将能加速这一天的到来,那时,所有上帝的孩子们,黑人和白人,犹太人和异教徒们,基督徒和天主教徒们,将能手挽手,以那古老的黑人圣歌的歌词高唱; “终于自由了!终于自由了!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了!”
作者满腔热血反复传达一个什么心声?
文章结构
语言特点
本文响彻寰宇的原因
演讲词的特点
内容上: 1、针对性
    2、逻辑性
    3、思想性
语言上:1、多用整句
    2、多用短句
    3、多用修辞
1、四个相连的“一百年后的今天”有什么作用?
思考与讨论

2、“空头支票”指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3、第五段中的五个“现在是”的修辞手法和表达作用?
?5、第26段中的 “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课堂小结
结语:
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战争、贫穷、疾病是目前人类无法回避的现实,我们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努力,世界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