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2019年11月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肾小管细胞和胰岛B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2.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B.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C.正常人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仍能维持近中性
D.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不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3.冬泳运动因其独到的健身效果而备受关注。下列有关人在冬泳过程中的生理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A.产热量始终大于散热量
B.体温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C.胰岛素在此过程的血糖调节中起主要作用
D.寒冷刺激使下丘脑体温凋节中枢产生冷觉
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5.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
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
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 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
6.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定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侵染过程需要经过特异性识别 B.会降低细胞免疫但不影响体液免疫
C.不会降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D.可以在人体内环境中复制增殖
7.寒冷的冬天吃辣椒后,会使人出现全身发热、大量出汗的现象,与炎热环境下的身体特征相似,此时有关人体生理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时产热比散热多,体温将逐渐升高
B.此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体内新陈代谢,产热增加
C.此时人体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增加
D.此时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8.埃博拉病毒(EBV)是RNA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下列正确的是
A.EBV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产生免疫反应
B.EBV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C.在T细胞和EBV的共同刺激下,B细胞才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D.细胞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可识别并破坏被EBV侵染的细胞
9.有关动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长素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B.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减少
C.正常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D.正常情况下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10.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芽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植物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 浓度大于P
B.当生长素浓度高于P时,芽生长受到抑制, 表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相同的扦插枝条,促进生根效果可能相同
D.产生顶端优势的植物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M点浓度
11.某同学拟一个面积为100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12.棕榈蓟马是一种体型微小的害虫,在茄子叶片上集群分布,研究人员调查了茄子叶片上的棕榈蓟马的种群增长情况,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集群分布是棕榈蓟马种群的空间特征 B.棕榈蓟马种群呈“S”型增长
C.第8~15天棕榈蓟马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棕榈蓟马的种群密度
13.下列有关生命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后膜兴奋时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B.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减少排尿来减少散热
C.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
D.环孢霉素A等免疫抑制剂通过阻止T细胞增殖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14.某成年人从25℃环境来到lO℃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
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
C.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
D.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
15.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传导方向与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C.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
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16.下列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处理插条时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和方法也应不同
B.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C.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
1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脱落酸处理大蒜,可延长其休眠时间,有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芒果,可促其成熟
D.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可以得到多倍体西瓜
18.如下图所示,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 则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A.大于2m B.大于lm,小于2m
C.小于2m D.无法确定
19.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
B.处于稳态时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等
C.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21.关于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应属次生演替的实例
B.群落中各种群间不存在地理隔离,因而能进行基因交流
C.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种群分层分布提供了条件
D.“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可看作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典型实例
2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能使青色的香蕉快速转变成黄色香蕉
B.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可以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C.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高浓度都会导致“恶苗病”
D.用脱落酸处理植物种子,可延长其休眠时间
23.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1
2
3
4
实验处理
清水
浓度a
浓度b
浓度c
平均生根数
15
29
38
7
A.设置1组实验的目的是作为空白对照
B.根据实验结果无法比较a、b、c浓度的大小
C.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a和c之间
D.该生长素类似物对根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4.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 个计数室
B. 计数室的容积通常为1mm×1mm×0. 1mm
C. 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D. 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25.某地的一种金龟子专以大象的粪便为食,大象是初级消费者,假设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2.5×108kJ,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金龟子处于第三营养级②金龟子属于分解者
③流向金龟子的能量至少为2.5×106 kJ④金龟子从第二营养级获得能量为零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26.如图所示食物网中,E是生产者,共含有7.1×109 kJ的能量,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 kJ,从理论上计算A最多获得的能量是
A.2.84×108 kJ B.2.38×108 kJ
C.1.41×109 kJ D.3.05×108 kJ
27.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
B.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
C.年龄组成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
28.下列对不同生态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
C.“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竞争关系
D.“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可反映人类活动减少后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9.右图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则猫头鹰若要增加 20 g体重,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
A.80 g B.600 g C.800 g D.900 g
30.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山东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由农作物、家禽家畜、人和微生物共同组成
B.人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的能量利用率
D.该生态系统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31.运动对某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的血糖浓度的影响如图,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B.进食且运动后,血糖浓度更低,说明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
C.进食但不运动后,血糖浓度较低,说明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
D.细胞无法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
32.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反馈调节的是
A.害虫数量增加会引起食虫鸟类数量增多,进而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
B.池塘污染后,水蚤死亡进一步加剧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C.血液中CO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CO2大量排出,以维持CO2含量正常
D.寒冷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33.右图中神经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脑啡肽,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下列相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A.a神经元的递质释放受a、c两个神经元控制
B.图中乙酰胆碱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C.脑啡肽的释放会引起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D.a、c神经元均通过胞吐方式释放递质
34.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 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曲线增长
B.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C.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35.下图表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通过垂体影响性腺的生长发育
B.当细胞外液渗透压过高时,图中激素X的含量增加
C.图中表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D.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拮抗作用
36.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会使Na+通道堵塞,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1-内流,使突触后膜电位差增加
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一致,均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D.γ-氨基丁酸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突触前膜
37.调查某林场松鼠的各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B.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 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
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D.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接近呈“J”型曲线增长
38.下图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对某植物幼苗乙烯生成和茎切段长度的影响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生长素含量分别为 10-8mol/L和10-4mol/L时,对茎切段促进生长作用效果相同
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 的生成
C.两种激素的合成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D.图中生长素对茎切段伸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39.某课题小组对当地喜鹊数量变化进行了连续10年的跟踪调查,其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喜鹊在某时间范围内的出生率(I)和死亡率(Ⅱ)的关系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第0~6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第7~10年间种群数量先升高后保持不变
B.图乙中c点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该喜鹊种群在图甲的第1年和图乙的b点时的年龄组成都为增长型
D.图甲的第3~9年间种群数量的变化对应图乙的c~d段的数量变化
40.右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B.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处于不同营养级
C.此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第II卷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41.(10分)研究表明雌激素能增强免疫力,但会加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其生理过程如下圈。请回答相关问题:
(1)结构x是 ,其中的Ach(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穿过 层膜。氧气从外界进入细胞线粒体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 层膜。
(2) Ach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 ,Ach酯酶缺失会导致 。
(3)T细胞分泌 作用于细胞Y可增加抗体浓度,雌激素作用于细胞Y上的 ,也能起到相同作用。
(4)细胞z是 。分析此图可知重症肌无力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
(5)综上所述,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 调节网络。
42.(10分)下图表示尿液的形成及排尿的调控过程。图中内括约肌平时处于收缩状态,使尿道闭合;外括约肌平时处于舒张状态,使尿道口张开。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尿量的产生受抗利尿激素的影响,该激素是由_______________释放的,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尿意的部位是__________。
(2)该图体现了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_调节,若图中的①受损,排尿反射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
(3)人为刺激图中的③处, ②处________(填“有”或“无”)电位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成年人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婴儿经常尿床,其原因是成年人???? 。大脑一方面可以通过④控制逼尿肌,请据图写出成年人“憋尿”的其它控制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10分)下图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示意图,请回答: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中文名),生长素与细胞膜上的 结合后经一系列反应,产生图中所示的IP3等信息分子。研究表明,在植物体幼嫩的芽、叶等部位的__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研究表明生长素促进细胞生长的机理是能活化细胞膜上的某种载体蛋白,将细胞内的 H+以_________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壁中,使细胞壁变得松弛,束缚力减弱。少量的H+就可使幼嫩细胞的细胞壁变得松弛,与老细胞相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更为___________。激素调节只是生长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生长的根本原因是 ,同时受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3)2,4—D是人工合成的。为了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根据图示推测最适相对浓度的大致范围在__________间。从图中_______ (能/不能)得出2,4—D具有两重性的结论,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2,4—D处理扦插的枝条,在溶液浓度较高时采用______________ 法。
44. (12分)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调查陆地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常用 法。
(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 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______点;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_______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_____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3)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湿地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数字方程式中的参数 ,该参数的意义是 ,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__。
2019高二期中考试生物参考答案
01-05DDBBA 06-10AADBB 11-15CDBDC 16-20CDCBD
21-25BCCBB 26-30BCADC 31-35BDBAD 36-40CCDCA
41. (1)突触小泡; 0; 11
(2)由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 肌肉持续收缩
(3)淋巴因子; 受体
(4)浆细胞; 自身免疫病
(5)神经-体液-免疫
42.(1)垂体;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大脑皮层
(2)分级; 不能
(3)无;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只能由②传向③
(4)大脑发育成熟,大脑高级中枢可以控制脊髓低级中枢的排尿反射;
通过⑤控制内括约肌; 通过⑥控制外括约肌
(1)吲哚乙酸; 受体;??? 色氨酸 (2)主动运输???敏感; 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 (3)①2~6; 不能 因为2,4-D浓度在相对浓度为2~12时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 度)都大于对照组??????
②沾蘸
44.(1)水平; 取样器取样
(2)B; F; 甲
(3)演替(或初生演替); 偏高
(4)λ; 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该种群数量的倍数; 5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