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数学五下《6.2确定位置(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下《6.2确定位置(二)》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01 10:4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确定位置(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理解方向、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掌握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从现实空间中学会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用方向与位置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
? ? ?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以及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也掌握了简单的路线知识。学生积累了根据方向和距离决定位置的生活经验,这些知识和经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本课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作用。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根据方向与位置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根据不同的观察点来判断方向。
四、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课,黄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
(播放视频:古船“南海一号”沉没到大海里的动画。)
师:这么珍贵的宝物埋在海里多可惜啊,它到底埋在什么位置呢?(播放视频)
师:考古学家怎样确定古船位置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激趣是新课导入的抓手。“打捞南海一号”是贯穿本节课的主线,既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一种生活情境,也是我为学生安排的一个充满探究性的研究素材。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让学生带着探究的心理开始学习,符合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具有悬念的心理特点。
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掌握方法
? ? ? ?师:(课件出示航海日志信息)原来考古学家是在一本航海日志中发现了这样一些信息,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些信息像考古学家一样尝试着去确定沉船的位置呢?
? ? ? ?生:(能)
? ? ? ?师:看!(手指屏幕)这艘古船就是从这个港口出发的,请大家拿出我们课前发下去的地图和准备的学习用具,在地图上确定沉船的位置,大家动手试试吧!
? ?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利用学习工具(直尺、量角器等),动手操作实践,大胆尝试。少部分学生能根据旧知和生活经验,确定出沉船的位置, 获得成功的体验。大部分学生可能不能一下确定出沉船的位置,但他们能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活动3【活动】活动一: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 ? ? ?1.学生探究,师贴地图。
???????2.交流遇到的困难。
???????师:你们确定出沉船的位置了吗?(生:有或者没有)
???????师:有没有遇到了什么困难?
???????(指名学生说,师相机在课件上出示问题)
???????(问题预设:南偏东30度是什么意思?起点在哪里?18海里在图中怎么表示?)
???????3.师生共同解决:18海里在图中怎么表示?
????????师:用图中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三海里,18海里在图中用几厘米表示呢?(6厘米)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探究后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通过同学的解答,解决简单的问题。同时也能让成功的同学得到展示自己探究成果和成功经验的机会。
活动4【活动】活动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 ? ? ?师:剩下的问题,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起解决。
? ? ? ?学生交流讨论
? ? ? ?师:你们是怎样理解南偏东30度的,谁来说说?
? ? ?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 ? ? ?师:问题解决了,你们现在能确定沉船的位置吗?(能)请小组合作,让每个同学都能找到沉船的位置。(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 ? ? ?师:大家都确定了沉船的位置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 ? ? ?(汇报:投影展示学生的地图)
? ? ? ?师:有的同学这样表示南偏东30度对吗?(实际上是东偏南30度),说说理由
? ? ? ?(让学生分辨出南偏东30度和东偏南30度是不同的)
? ? ? ?师:请同学上在黑板的贴图上演示南偏东30度的正确画法。
? ? ? ?师:也许有的同学还没看清楚,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动画演示)
? ? ? ?(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操作、观察、学习等多种手段理解像南偏东30度这样的方向的意义和画法。)
? ? ? ?师: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描述方法也能表示出这个方向?(还可以说东偏南60度)
? ? ?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90度-30度=60度)
? ? ? ?师:对呀,除了南偏东30度,我们还可以用东偏南60度。来描述这个方向,这两种描述都可以。
? ? ? ?师:通过探究,我们得到了古船航行的方向,现在可以确定出沉没的位置吗?
? ? ? ?师:对了,我们还要加距离。
? ? ? ?师:这就是南海一号沉没的地点。看来刚才几位同学都画对了。
? ? ?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理解像南偏东30度这样的方向的含义,并学会其画法,让学生通过实践,解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5【活动】活动三:讨论交流,总结方法
? ? ? ?师:同学确定了沉船的位置,真了不起。大家想一想,我们刚刚是掌握了哪些条件才能确定沉船的位置,请大家交流一下。
? ? ? ?(交流、汇报)
? ? ? ?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起点、方向、距离
? ? ? ?【设计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和语言诠释、总结所学习的知识,做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活动6【活动】活动四:逆向思考,感受成功
? ? ? ?师:“南海一号”出水啦,我们该按怎样的路线把它送回港口呢?你能说说回去的路线吗?请同学们交流。
? ? ? ?学生汇报返航路线。(课件演示:返航路线。)
? ? ? ?师:我们确定了返航的路线,就马上出发吧!(播放视频:打捞船返航。)
? ? ? ?师:同学们,考古学家在打捞南海一号的过程中,就运用了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你们知道打捞这艘沉船有什么价值吗?
? ? ? ?(播放视频:打捞“南海一号”的价值。)
? ? ?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逆向思考,让学生对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巩固,同时,结合情境,让学生通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7【练习】三、练习运用,巩固方法
1.勇夺宝箱
师:(出示练习题)谁能把宝箱夺下来?(指名说)你是怎么确定它们的位置的呢?



【设计意图】主要考察学生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2.雷达探测
师:你们能根据位置说说三艘船的方向、距离吗?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根据位置,描述方向和距离。

3.明辨方向



第一小题:说出西偏南20度得另外一种表述方法。
第二小题:小丽看小芳在什么方向上?
(有的学生可能会选B也有的选C。)
师:我们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答案,究竟哪个正确呢?请大家讨论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就解决了问题,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这次,老师要增加点难度,你们敢挑战吗?
【设计意图】突破重难点:
第一小题:同一个方向有两种表述方式;
第二小题:观察点不同,方向不同。

4.描述路线
师:小月从四小出发到紫荆中学找哥哥,你们能根据地图和相关信息,说说小月从四小到紫荆中学的路线吗? 大家先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确定位置的方法的能力。(如:量角度、确定方向、表述路线)
活动8【讲授】四、拓展延伸,生活运用
? ? ? ? ?同学们挑战成功,说明你们已经掌握了今天的知识,同学们,你们知道根据起点、方向、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运用吗?
? ? ? ?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课件:根据起点、方向、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 ? ? ?【设计意图】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活动9【作业】五、分享收获,课堂总结
? ? ? ? 师:(根据板书)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确定位置)你们有什么收获呢?(指名说)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 ? ? ?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确定位置的一种方法,根据起点、方向、距离来确定位置,它在生活中有广发运用,只要大家多留心,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 ? ? 【设计意图】解决疑问,交流收获,总结全课,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