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性“长跑”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跑向北京”的象征性长跑的活动方案,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设计活动方案的过程,提高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与处理数据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长跑比较热情,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本节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跑,而是通过设计活动方案,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本次课堂活动呢?教师要从教法上多下功夫,将枯燥乏味的教法变为灵活多样的趣味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自我组织互帮互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重点难点
1、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课前老师想和大家交流一个轻松的话题,一位名家曾经说过:“运动是孩子们的天性,”你们都喜欢玩什么,说说理由。
? 这节课,老师领你们进行“数学好玩”活动。
活动2【讲授】二、探究活动
师:为了让你们快乐、健康成长,学校准备组织五年级学生开展“跑向北京”的象征性长跑活动,为了确保本次活动能够如期举行,学校还将向你们征集活动方案。因此,我们本节课的的活动任务是:设计一个从学校“跑向北京” 的象征性长跑活动活动方案。
活动3【讲授】三、解决问题
1、向大家征集活动主题,确定一个最受欢迎的。
2、要设计长跑方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1)调查学校所在城市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有多少千米?
(2)调查学校所在城市到北京途经的主要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路程。
3、解决这两个问题,要采取什么办法 ?(学生网上收集数据)
板书:查阅法(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紧密融合)
学生汇报查阅数据,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活动4【活动】四、动手实践
1、师:由于第一次设计活动方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数据记录表,将收集的数据整理记录下来,分组进行。(锻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
1、怎样设计记录表?收集的数据怎样填在记录表中?
2、小组内如何分工?说说每个人的分工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动手记录。
3、学生汇报。
4、师生讨论:好的方案符合哪些条件?
5、师小结:刚才各组在设计方案时,免不了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这其实就是讨论法;解决问题时,分工合作,就用到了合作法,这两种方法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实际中!
师简单介绍列表法和画图法
板书:讨论法? 合作法? 列表法? 画图法
活动5【作业】总结与布置课后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评价表,评出优胜小组。
2、这节课我们设计了一个象征性长跑方案,你们真了不起!
活动6【活动】教学反思
1.在设计方案中,一般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2.我们收集和记录了哪些数据?是用什么方法得到这
?? 些数据的?
3.在活动中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我们对这些
?? 知识和方法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4.整个活动中,我们得到了什么有益的启示?遇到了
?? 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