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检测题(RJ)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 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2.(内江中考)一个质量为60 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宇航员的体积是 m3。
3.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玉镯的质量是____g。用量杯测得玉镯的体积是20 cm3,则玉镯的密度是____kg/m3。
4.小李购买了一捆长100 m的铜丝,铭牌上标注铜丝横截面积为2 mm2。小李测得每米该导线质量为17.8 g,则这捆铜丝的质量为___ kg;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 kg/m3,通过计算,可判断出标注的横截面积是否弄虚作假: (选填“是”或“否”)。
5.小可为测量图中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则酸奶的密度为 kg/m3,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计算出酸奶的体积为 mL。
6.如图所示为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由图象可以获得信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 __;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ρA____(选填“>”“<”或“=”)ρB。
7.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 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__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 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 __cm3。(ρ冰=0.9×103kg/m3)
8.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 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 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 __g,石块的密度为 __g/cm3。(ρ水=1.0×103kg/m3)
9.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液体密度为 __,容器质量为 __。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cm3 5.8 7.9 16.7 35.1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 10.7 12.8 21.6 41.0
10. 我国北方的冬天,若水管保护不好,往往会发生水结冰而冻裂水管的现象,原因是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房间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是依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 。(均选填“大”或“小”)
二、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11.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 m/s
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 t
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 m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45 g
12.(枣庄中考)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13.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此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
B.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C.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D.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
14.如图所示,放在天平上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它们是由不同物质制成的,图中天平平衡,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3∶5 B.5∶3 C.1∶3 D.3∶1
15.如图,是荣获金奖的扬州玉器“八角素瓶”,玉器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形状
16.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一块质量为0.79 kg,边长为1 dm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 )
A.1% B.10% C.90% D.99%
17.一个瓶子恰好能装下1kg的水,那么用这个瓶子一定能装下1 kg的下列哪种物质( )
A.酒精 B.汽油 C.水银 D.食用油
18.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 ℃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 ℃时液体的体积比5 ℃时的大
D.由1 ℃升高到8 ℃,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8分,第19小题5分,第
20小题6分,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9分)
19.民谚俗语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例如“火场之旁,必有风生”,请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20.一巨石体积50 m3,敲下一样品,称其质量为84 g,体积30 cm3, 求巨石的质量。
21.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 cm2、高为10 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00 g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g/cm3?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液体的质量是多少?
(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沉入容器底,待液体溢尽,擦干容器壁,测得总质量为660 g;则小球的密度为多少?
22.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 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 cm3。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kg/m3,钢的密度为7.9×103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23.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下面的实验仪器:
(1)图甲中测得物体的长度是 __cm。
(2)图乙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 __g。
(3)图丙中家用寒暑表的示数是 __℃,其分度值为1℃。
24.学习了天平的使用后,小云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为妈妈测量手镯的质量。
(1)图甲是小云称量过程中的部分操作,请找出图中的3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小云调节天平平衡,正确进行了测量,测量中使用了3个砝码:1个50 g、1个10 g、1个5 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妈妈手镯的质量是 g,向天平盘中添加这3个砝码的合理顺序是 。
25.(遂宁中考)悠悠涪江水孕育了涪江两岸儿女,爱动脑筋的小红想知道涪江水的密度究竟有多大,于是她取了一些涪江水,在学校实验室找了下列器材:天平及砝码,量筒(刻度清晰但没有数字),烧杯,铜块(已知它的密度为ρ1),细线,利用这些器材按下列步骤测出了涪江水的密度,请你帮小红完善实验探究过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铜块的质量m1。
(3)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涪江水,用细线拴住铜块,将它缓慢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并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线A,然后取出铜块。
(4)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涪江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5) ________ 。(请你写出这一步的操作方法)
(6)用天平测出烧杯内剩余涪江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则m3= g。
(7)计算涪江水的密度,则涪江水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小红测出的涪江水密度比真实值 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26.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 ,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写字母)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图3所示,由此可以算出小矿石的密度为ρ= g/cm3。
(4)量筒不小心被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还能测量出陈醋的密度。某组同学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 _______ 为m2;
④根据测得的物理量求出了该陈醋的密度ρ。
(5)针对(4)中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讨论后,同学发现该实验设计存在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
(6)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 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答案:
1.不变 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 kg
2.不变 0.06
3.60.4 3.02×103
4.1.78 否
5.1.15×103 200
正比 >
2.5 50
30 3
1g/cm3 4.9g
小 小
D
D
A
D
C
C
C
C
答: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周围密度较大的冷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20.解:巨石的密度为:ρ===2.8 g/cm3
巨石的质量为:m=ρV=2.8×103 kg/m3×50 m3
=1.4×105 kg=140 t
21.解:(1)由乙图可知,容器的质量为m容器=100 g,液体体积为V液=200 cm3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300 g,则液体的质量m液=m总-m容器=300 g-100 g=200 g,液体的密度为ρ===1 g/cm3。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时,液体的体积:V液′=V=Sh=50 cm2×10 cm=500 cm3,则液体的质量m液′=ρV液′=1 g/cm3×500 cm3=500 g。
(3)根据题意可知,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m溢=m容器+m液+m球-m总=100 g+500 g+100 g-660 g=40 g,则小球的体积V球=V溢===40 cm3,则小球的密度ρ球===2.5 g/cm3。
22.解:(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ρ===3.74g/cm3=3.74×103kg/m3;
(2)设铝的质量为m铝,钢的质量为m钢,则m铝+m钢=374g ①
由ρ=可得V=,且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则+=100cm3,即+=100cm3 ②
联立①②式,解得m铝=216g,则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100%≈57.8%。
答:(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为3.74×103kg/m3;
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57.8%。
2.10 63.0 25
(1)游码不在零刻线;处左盘放砝码,右盘放手镯;用手拿砝码
(2)66.6 50 g、10 g、5 g
(1)右
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的标记A处
47.4
ρ=·ρ1 偏大
C.移动游码(1)BCA(2)左(3)2.6(4)③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
在操作过程中,烧杯装满液体,易洒出,不方便操作
仍然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