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呼吸(第一课时)
苏州市平江中学 刘平平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体验和自学,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分析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
3 在体验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了解胸廓的变化与人体完成呼吸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二 教学过程
Ⅰ导入新课
【体验憋气】:闭上嘴,用手捏紧鼻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何感觉?坚持不住时,把手松开。松开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体验呼吸】:深吸气 深呼气
提问:根据体验,你觉得气体进出你的身体要经过哪些器官?
Ⅱ人体的呼吸系统
1 自学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自学过程中,把认为重要的及有疑惑的地方用笔做好标记
2 观看幻灯片,一起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
3 学生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自由提问;学生自己讨论解决部分疑问
4 教师联系生活补充设疑,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5 简单介绍肺及胸廓的有关知识(关于肺具体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放在第二课时研究)
Ⅲ 呼吸运动
1【体验】:手按在胸部两侧肋骨处,深吸气,再深呼气,感受到肋骨怎样运动?
观看幻灯片 提问:肋骨向上向外运动的同时,膈肌位置下降,胸廓的容积发生什么变化?
肋骨向下向内运动的同时,膈肌位置上升,胸廓的容积又发生什么变化?
胸廓容积大小的变化与吸气和呼气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呢?
★2【针筒实验】:推拉针筒的活塞,针筒的气体有何变化?
↓
得出结论:针筒容积增大导致吸气
针筒容积减小导致出气
↓(why)
活塞拉到3ml刻度线处, 用一手指堵住针筒口,另一只手向里推活塞,有什么现象?
↓
结论: 气体是有压力的
针筒容积减小时气体压力增大,大于外界气体压力,气体被压出
↓
活塞拉到3ml刻度线处,用一只手堵住针筒口,另一只手向外拉活塞,有什么现象?
↓
结论:针筒容积增大时气体压力减小,小于外界气体压力,气体被吸入
★3【探究实验】四人一组,每组一个模型,用手向上顶橡皮膜,再放松,观察气球的变化,思考:气体为什么会进出气球?(提示:气球是有弹性的)
小组内实验并讨论,完成老师发下去的表格
得出结论:钟罩体积减小→气球随之缩小→气体被压出气球
钟罩体积增大→气球随之扩张→气体被吸入气球
★ 思考:如果把气球想象成肺,那么模型中其他的结构分别表示人体的什么结构?
根据钟罩实验的结论,完成人体呼吸运动的表格
总结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
4知识拓展:
冬天,盖的被子太厚重会影响我们的呼吸,为什么?
战争年代,一位战士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破了胸腔,虽然没有伤到肺和心脏等重要器官,但还是很快失去了生命,为什么?
三 板书设计
人体的呼吸
胸廓容积增大 → 肺随之增大 → 气体被吸入肺 :吸气
胸廓容积减小 → 肺随之缩小 → 气体被压出肺 :呼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