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及特点;
2、说出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类型;
3、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关系;
4、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展示,指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通过学生观察,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搜集、分析资料,交流、讨论、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与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态系统内各种成分之间和各生态系统之间密切相连的关系,树立生物与环境不可分割的观念。
重点及难点
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学设计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这里有几幅图片,请大家认真观察一下,说出每一幅图片所示的环境名称,以及各种环境里通常有哪些生物生存。
多媒体展示——森林、湿地、草原、农田、海洋、城市等生态系统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导出课题——这些生物以及它们生存的环境就构成了一个个生态系统,如:森林这块区域,森林里的各种生物以及森林这个环境就构成了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多媒体展示——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图片。
(板书课题: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二、教学内容:
提出问题——什么是生态系统?
(板书: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多媒体展示——常见的几种生态系统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师:我们了解了生态系统的概念,那么,生态系统都由哪些成分组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我们以大家比较熟悉的“池塘生态系统”为例来进行研究。
(板书: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生物成分的作用)
多媒体展示——“观察池塘生态系统”图片和讨论题1。
讨论1、池塘生态系统由哪些成分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
生物成分——植物有菖蒲、莲、水草、浮游植物等;动物有鱼、虾、蝌蚪、浮游动物等;微生物有真菌、细菌等。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师:根据观察,填写教材中的“池塘生态系统”表格。
讨论2、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各有什么作用?
多媒体展示——讨论题2。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小学自然知识分析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植物能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为动物提供必要的食物,并释放出氧气,被我们称为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释放二氧化碳,被我们称为消费者;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以及排泄物,成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被我们称为分解者。
师:生态系统类型多种多样,但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种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和“池塘生态系统”是基本一致的。根据以上讨论结果,大家总结归纳一下,生态系统由哪些成分组成,各种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多媒体展示——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生物成分的作用。
(板书:
植物——生产者<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
生物成分 动物——消费者<消费植物,释放二氧化碳>
生态系统 (作用) 微生物——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及排泄物>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师:根据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我们来简单讨论一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讨论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有什么样的关系?
多媒体展示——讨论题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并归纳出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就失去了食物的来源;没有分解者,动物、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的废物就无法得到分解。
(板书:三、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关系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
师: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常见的生态系统除了前边讲的池塘生态系统以外,还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等。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我们还可以把常见的生态系统分为不同的类型。
讨论4、生态系统分为哪些类型?
多媒体展示——讨论题4。
(板书:四、生态系统的分类
1、按所处环境分类
2、按人类的影响分类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生态系统的分类:
根据所处环境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两大类。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都属于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都属于水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
根据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如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都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都属于自然生态系统。
师: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各有各的特点,也有共同之处。下面,我们就以常见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和比较。
讨论题5、各种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有什么共同之处?各有什么特点?
多媒体展示——讨论题5。
(板书:五、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
教师引导学生课堂交流:
讨论分析常见的几种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归纳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态系统的分布、物种的多少、主要动物和主要植物等四方面,对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比较,总结归纳。
多媒体展示——森林、草原、海洋、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比较表。
师:地球上常见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有一个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还有一个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它们分别是什么生态系统呢?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那么,是哪三个生态系统呢?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信息库”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这是因为湿地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有独特的功能;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它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森林、海洋、湿地被称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
师: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讨论6、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板书:六、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提出的问题:
各种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板书:不是孤立的,是密切联系的。)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特点,分析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的作用和彼此的关系,对常见的几种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了比较,懂得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的道理。
附:板书设计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第一课时)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生物成分的作用
植物——生产者<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
生物成分 动物——消费者<消费植物,释放二氧化碳>
生态系统 (作用) 微生物——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及排泄物>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三、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关系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四、生态系统的分类
1、按所处环境分类
2、按人类的影响分类
五、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
六、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不是孤立的,是密切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