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从“南橘北枳”说起
根据《晏子春秋》记载,齐国的晏婴出使楚国,楚王
想要羞辱晏婴,便在宴会上故意让人带着一个盗窃犯来到
面前,说这是齐国人。楚王问晏婴,是否齐国人生来喜欢
偷盗。晏婴回答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长相相似,其实味道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是因为水土不一样而已。此人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楚国
便偷东西,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
南橘北枳的由来:
橘
枳
水果名称 主要产地 水果名称 主要产地
苹果 桃子
香蕉 哈密瓜
葡萄 火龙果
我国水果产地调查表
……
山东
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
吉林、黑龙江、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
我国北部各省(除黑龙江外)
新疆
海南、广西、广东
香蕉、芒果、火龙果
北部地区
南部地区
苹果、哈蜜瓜、鸭梨
你能说说原因吗?
有没有来自南方的苹果和北方的香蕉?
结论:植物的生存有地域性的,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南方,而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北方。
“择地而居”的植物
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但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在同一片树林里,高大的树木能照射到更多的阳光;灌木则适于荫;苔藓等植物则更适于潮湿阴暗的环境。同样,在不同的地区,香蕉等南方植物更适宜在温暖多雨的地方生活,而北方的针叶松不怕寒冷……
植物的这些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同时,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决定了它们一般只能在具备这些环境因素的地方生存。各地区的特定环境也决定了该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种类分布。
环境造就了具有特殊习性的植物,
环境也决定了植物种类的区域性分布。
“择地而居”的植物
热带雨林:在热带雨林中,植物的叶子面积大,多数呈圆形、椭圆形或盾形,而且叶子表面光滑。这种叶子既可增强水分的蒸发、减低叶面温度,而且又因叶面光滑,可以反射强烈的阳光。
沙漠植物:沙漠里的植物的叶子表面增生了许多表皮毛或白色蜡质,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加强对阳光的反射。
仙人掌的叶子变成刺状
光棍树的叶子退化成鳞片状
沙枣的叶子面积尽量缩小,甚至退化
寒带针叶林:冬季漫长严寒,降水少,气温低,蒸发弱,湿度高,适合生长耐寒植物。针叶林的叶子变成针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防止高山大风吹袭。
湿地植物:气温适中,降水多,湿度大,水分充足,所以适合生长耐水性的植物。湿地的植物叶子面积很大,能接受更多空气和阳光的方向变化。
推测:它们来自哪里?
植物名称 我推测它来自…… 我推测的理由
芦苇
湿地 生长在河边,耐水性强
石榴:原产伊朗、阿富汗等中亚地区,我国主要有陕西、云南、四川、广东等地种植。
铁树:原产热带,在我国福建、广东、台湾等地有大量种植。
动物和植物一样,它们的生存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那么,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
肥厚的脂肪层和密集的体毛帮助北极地区的动物们抵御严寒。
纺锤形体形、鳍、背部颜色深和腹部颜色浅都是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强劲的四肢,有利于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捕食和逃跑。
可以自由关闭的鼻孔,储存脂肪的驼峰,粗大而且可以开叉的脚趾……这些都是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秘密武器”。
动物们还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为什么大雁南飞要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型?
由于头雁扇动翅膀的作用,带动气流,若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飞行,后面的大雁飞起来会很轻松,就不必休息很多次,可以省力。
为什么大多数青蛙的背部都是绿色的呢?
青蛙背部的颜色通常由它所处的环境决定,为了躲避天敌,她的背部颜色几乎和他所处的环境一样。
为什么兔子的后腿和耳朵长且能转动呢?
后腿长是为了奔跑的需要,耳朵长且能转动是为了能及时发现周围的异常相适应的。
了解鸟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鸵鸟
了解鸟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企鹅
了解鸟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鹤
了解鸟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鹫
鸟类的生活环境
名称 鸟类特点 适应生存的环境
鸵鸟
企鹅
鹤
鹫
颈长,头小,脖子长裸,腿长,脚有力,善于行走和奔跑。
前肢鳍状,皮下脂肪发达。
嘴长、颈长、腿长。
头顶和脖颈裸露无羽或少羽,有锋利的钩嘴。
大草原
寒冷的南极
开阔平原、沼泽、湖泊、海滩及近水滩边。
平原、丘陵地带的高山裸岩和草地。
练习题
环境类别 动植物
沙漠
草原
沼泽
海洋
为下列动植物找到所对应的生活环境(只填序号)
①骆驼 ②鸵鸟 ③胡杨 ④斑马
⑤丹顶鹤 ⑥芦苇 ⑦鲨鱼 ⑧马尾藻
①③
⑤⑥
②④
⑦⑧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植物适应环境的谚语吗?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燕子低飞要下雨,蚂蚁堵洞将下雨。
蚂蚁爬高,快下雨;月围圈儿,快刮风。
山青水秀出才子,穷山恶水出刁民。
山林多栽树,如同修水库,雨多它能吞,天旱它就吐。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