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6、三国鼎立官渡之战农民起义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军阀混战背景:第16课 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农民起义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军阀混战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2)重用人才经济上:重视农业,垦荒屯田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第16课 三国鼎立十万人三四 万人曹 操袁 绍 公元200年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延津今河南中牟第16课 三国鼎立袁绍曹操曹操历史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00年官渡之战结束后的形势图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时 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 果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官渡之战第16课 三国鼎立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统一 北方?(1)政治上:
(2)经济上:
(3)军事:
(4)挟天子以令诸侯 实行屯田,重视农业战术得当曹操重视人才,袁绍不善于用人,骄傲轻敌第16课 三国鼎立官渡之战后形势图第16课 三国鼎立曹操
字:孟德刘备
字:玄德孙权
字:仲谋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第16课 三国鼎立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第16课 三国鼎立孙权周瑜第16课 三国鼎立曹刘孙刘联军孙赤壁
大战目的:曹操为了统一全国第16课 三国鼎立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公元208年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赤壁之战第16课 三国鼎立开动大脑 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事隔八年,为什么兵强马壮的曹操却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呢?第16课 三国鼎立提示: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曹操骄傲自满。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曹操骄傲自满。
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第16课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第16课 三国鼎立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史称曹魏,定都洛阳。魏蜀吴第16课 三国鼎立赤壁
之战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孙权---巩固江南刘备---巩固与发展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 如果你是三国鼎立时期的其中一国君主,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你会怎样做呢?
想一想:第16课 三国鼎立曹魏重视农耕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翻车三国的治理与开发屯田第16课 三国鼎立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蜀国的治理与开发蜀
锦第16课 三国鼎立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孙吴开发江南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第16课 三国鼎立卫温到达夷洲公元230年,孙权派大将卫温和诸葛直领兵一万去开发夷洲。经过充分准备,卫温和诸葛直组成了一支有三十余艘船的队伍,带着足够的食物和淡水,率兵士一万,扬帆出海,浩浩荡荡,开始去寻找夷洲。
经过日夜航行,数月之后,按照《禹贡》上的记载,他们终于到达夷洲。人马刚上岸,还没来得及欣赏岛上风景,岛上的高山族居民即击鼓聚集,纷纷拿着长矛、弓箭、本棍冲乐过来。卫温和诸葛直赶紧叫士兵迎击了高山族人并击退了他们的进攻。
卫温等人开始在夷洲住了下来,帮助高山族人耕种,并教给他们农业生产技术和铸造技术,和高山族人相处得非常友好。从此;夷洲和大陆的经济、文化往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吴国开发夷洲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台湾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16课 三国鼎立 图示小结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统一北方)刘备孙权努力发展联合攻曹赤壁之战(208年)魏蜀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2.三国时期开始于
A.219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练一练 C3.下列官渡之战的正确叙述是 ( )
A、发生在三国时期
B、 袁绍全军覆没
C、发生在公元前200年
D、曹操火烧袁绍全部粮草D快速抢答()5、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3、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战。这句话有没有错误?为什么? 4、221年蜀国的建立者是诸葛亮,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