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二章 原子结构 测试卷
原子结构(A卷)
一、选择题
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 B.电子的发现
C.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现 D.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2.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
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l eV
3.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有( )A.它彻底否定了经典的电磁理论
B.它很好地解释了所有原子的光谱C.它完全继承了经典的电磁理论
D.它引入了普朗克的量子观念
4.如图为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示意图,α粒子打到荧光屏上都会引起闪烁,若将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分别放在图中A、B、C、D四处位置。则这四处位置在相等时间内统计的闪烁次数可能符合事实的是( )
A.1 305、25、7、1 B.202、405、625、825
C.1 202、1 010、723、203 D.1 202、1 305、723、203
5.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En=E1(n=1,2,3,…),其中基态能量E1=-13.6eV,能级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由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光子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1,则n和可能发出的频率最小的光子能量分别为( )
A.n=5,0.54eV
B.n=5,0.3leV
C.n=4,0.85eⅤ
D.n=4,0.66eⅤ
6.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域内有四条谱线Hα、Hβ、Hγ和Hδ,都是氢原子中电子从量子数n>2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发出的光,它们在真空中的波长由长到短,可以判定( )
A.Hα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
B.同一介质对Hα的折射率最大
C.同一介质中Hδ的传播速度最大
D.用Hγ照射某一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Hβ也一定能
二、计算题
7.红宝石激光器的工作物质红宝石含有铬离子的三氧化二铝晶体,利用其中的铬离子产生激光.铬离子的能级如图所示,E1是基态,E2是亚稳态,E3是激发态,若以脉冲氙灯发出波长为λ1的绿光照射晶体,处于基态的铬离子受激发跃迁到E3,然后自发跃迁到E2,释放波长为λ2的光子,处于亚稳态E2的离子跃迁到基态时辐射出的光就是激光,试求这种激光的波长λ。
8.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能量E1=-13.6 eV,普朗克常量取h=6.6×10-34J·s.
(1)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至少要吸收多大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
(2)今有一群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最多可以辐射几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最小的频率是多少?(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原子结构(B卷)
1.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结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力是原子核内任意相邻两个核子间的引力
B.卢瑟福用镭放射出的α粒子轰击氮的原子核,证实了原子核内存在质子和中子
C.玻尔用实验成功证明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规律
D.原子核有复杂结构的科学依据来源于天然放射现象
2.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
A.12.75 eV B.13.06 eV
C.13.6 eV D.0.85 eV
3.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能量减少 B.原子的能量不变 ??????????????????????
C.核外电子受力变小??????? ? ?D.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4.如图所示,氢原子在下列各能级间跃迁:(1)从n=2到n=1;(2)从n=5到n=3;(3)从n=4到n=2.在跃迁过程中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分别用λ1、λ2、λ3表示.波长λ1、λ2、λ3大小的顺序是 。
5.如图是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已知锌的逸出功为3.3 eV,一群处于n = 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辐射出不同频率的光,其中能使锌发生光电效应的有( )
A.2种 B.3种 C.5种 D.6种
6.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 ,(填“吸收”或“辐射”)波长为 的光子。
7.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产生了如下核反应:,α代表α粒子,p为质子,由反应式可知X的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α的原子核符号写作 。(答案均填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8.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能量E1= -13.6 eV,已知电子电量e =1.6×10-19 C,电子质量m=0.91×10-30 kg,氢的核外电子的第一条可能轨道的半径为r1=0.53×10-10 m.(1)若要使处于n=2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频率多大的电磁波照射氢原子?(2)氢原子核外电子的绕核运动可等效为一环形电流,则氢原子处于n=2的激发态时,核外电子运动的等效电流多大?(3)若已知钠的极限频率为6.00×1014 Hz,今用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谱照射钠,试通过计算说明有几条谱线可使钠发生光电效应?
参考答案
原子结构(A卷)
1. A 2.A 3. D 4. A 5.B
6. A
【解析】Hα的波长最长,频率最低,由跃迁规律可知,它对应的前后能级之差最小,A项正确;由频率越低的光的折射率越小知,B项错误;由折射率n=c/v可知,在同一介质中,Hα的传播速度最大,C项错误;当入射光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因νHβ<νH?γ,所以Hβ不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现象,D项错误.
7.【解析】由=+,解得λ=,选项A正确.答案:
8.【答案】(1)3.4 eV (2)6种 1.6×1014Hz
【解析】(1)E2=E1=-3.4 eV
则处于n=2激发态的氢原子,至少要吸收3.4 eV能量的光子才能电离.
(2)根据C=6知,一群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最多能辐射出的光子种类为6种.
n=4→n=3时,光子频率最小为νmin,则E4-E3=hνmin,
代入数据,解得νmin=1.6×1014Hz.
原子结构(B卷)
1. D 2.B 3.A
4.λ1<λ3<λ2
【解析】设从n=2到n=1、从n=5到n=3和从n=4到n=2在跃迁过程中辐射光子的能量分别为E1、E2、E3,则E1=10.2 eV,E2=0.97 eV,E3=2.55 eV,即E1>E3>E2,由E=h可知λ1<λ3<λ2.
5.B 6.吸收_、 7. 8 , 9 ,
8.【解析】
(1)要使处于n=2的氢原子电离,照射光光子的能量应能使电子从第2能级跃迁到无限远处,最小频率的电磁波的光子能量应为: (2分)
得 Hz, (2分)
(2)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库伦力作向心力,有
① 其中 (2分)
根据电流强度的定义 ② (1分)
由①②得 ③ (1分)
将数据代入③得 A (1分)
(3)由于钠的极限频率为6.00×1014Hz,则使钠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的能量至少为
eV=2.486 eV
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子,要使钠发生光电效应,应使跃迁时两能级的差,所以在六条光谱线中有、、、四条谱线可使钠发生光电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