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一章 第二单元 动量守恒、能量守恒 测试卷
动量守恒、能量守恒A卷
1. A球的质量是m,B球的质量是2m,它们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动量运动。B在前,A在后,发生正碰后,A球仍朝原方向运动,但其速率是原来的一半,碰后两球的速率比vA′∶vB′为( )
A.1∶2 B.1∶3 C.2∶1 D.2∶3
2.如图,一个木箱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上放着一个小木块。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一定的质量。现使木箱获得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则( )
A.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都将静止
B.小木块在木箱内壁将始终来回往复碰撞,而木箱一直向右运动
C.小木块可能与木箱内壁发生多次碰撞,最后与木箱一起向右匀减速运动
D.如果小木块与木箱的左壁碰撞后相对木箱静止,则二者将一起向右运动
3.(多选)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球A、B(可视为质点)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A球质量为1 kg,B球质量大于A球质量。如果两球间距离小于L时,两球之间会产生大小恒定的斥力,大于L时作用力消失,两球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80m,B球质量为2 kg
B.两球之间的斥力大小为0. 15 N
C. t=30 s时,两球发生弹性碰撞
D.最终B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4.(多选)如图,A、B的质量分别为m、2m,物体B置于水平面上,B物体上部半圆形槽的半径为R。将小球A从半圆槽右侧顶端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则( )
A.A能到达半圆槽的左侧最高点
B.A运动到半圆槽的最低点时A的速率为
C.A运动到半圆槽的最低点时B的速率为
D.B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5. (多选)如图,质量m=60 kg的人,站在质量M=300 kg的车的一端,车长L=3 m,相对于地面静止。当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时,人由车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的过程中( )
A.人走车走,人停车停
B.人向右加速,车向左加速
C.人从左端走到车的右端过程中,车后退了0.5m
D.车匀速后退
6. (多选)如图,三辆完全相同的平板小车a、b、c成一直线排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c车上有一小孩跳到b车上,接着又立即从b车跳到a车上.小孩跳离c车和b车时对地水平速度相同,他跳到a车上相对a车保持静止.此后( )
A.c、b两车运动速率相等
B.b、c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C.三辆车的速率关系vc>va>vb
D.a车和小孩的动量大小与c车动量大小相等
7在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不够,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定乘客质量为60 kg,汽车车速为108 km/h,从开始刹车到车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 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约为
N。
8.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分别以速度v1、v2同向运动并发生对心碰撞,碰后m2被右侧的墙原速弹回,又与m1相碰,碰后两球都静止。则两球第一次碰后m1球的速度大小为 。
9.如图,质量为M=2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AB部分为半径R=0.3 m的光滑1/4圆孤,BC部分水平粗糙,BC长为L=0.6 m。一可看做质点的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滑到C点刚好相对小车停止。已知小物块质量m=1kg,取g =10 m/s2。求:
(1)小物块与小车BC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
(2)小物块从A滑到C的过程中,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
10.如图,一小车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小车质量m0=3 kg,AO部分粗糙且长L=2 m,物块与AO部分间动摩擦因数μ=0.3,OB部分光滑。水平轻质弹簧右端固定,左端拴接物块b,另一小物块a,放在小车的最左端,和小车一起以v0=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小车撞到固定竖直挡板后瞬间速度变为零,但不与挡板粘连。已知车OB部分的长度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a、b两物块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1 kg,碰撞时间极短且不粘连,碰后以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g取10 m/s2)求:.
(1)物块a与b碰后的速度大小;
(2)当物块a相对小车静止时小车右端B到挡板的距离;
(3)当物块a相对小车静止时在小车上的位置到O点的距离。
动量、能量守恒练习B 卷
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A与另一个静止的质量为2m的物块B发生正碰,碰后物块B刚好能落入正前方的沙坑中。假如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已知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与沙坑的距离为0.5 m,g取10 m/s2,A、B均可视为质点。则A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 )
A.0.5 m/s B.1.0 m/s
C.1.5 m/s D.2.0 m/s
2.如图,B、C、D、E、F 5个小球并排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C、D、E 4个小球质量相等,而F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A的质量等于F的质量。A以速度v0向右运动,所发生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则碰撞之后( )
A.3个小球静止,3个小球运动
B.4个小球静止,2个小球运动
C.5个小球静止,1个小球运动
D.6个小球都运动
3. A、B两球之间压缩一根轻弹簧,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已知A、B两球质量分别为3m和m.当用板挡住A球而只释放B球时,B球被弹出落于距桌面距离为S的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问当用同样的程度压缩弹簧,取走A左边的挡板,将A、B同时释放,B球的落地点距桌面距离为( )
A B.S C. S D.S
4.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并使其轨道平面与地面垂直,物体m1、m2同时由轨道左、右最高点释放,二者碰后粘在一起向左运动,最高能上升到轨道M点,如图所示,已知OM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1:m2为( )
A.(+1):(-1) B.(-1):(+1)
C. :1 D. 1:
5. (多选)如图,质量为M的楔形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斜面光滑且足够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沿斜面向上开始运动。当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距地面高度为h,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mv0=(m+M)v B.mv0cos θ=(m+M)v
C.mgh=m(v0sin θ)2 D.mgh+(m+M)v2=mv02
6. 如图,方盒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内有一个小滑块B,盒的质量是滑块质量的2倍,滑块与盒内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以速度v开始向左运动,与盒的左右壁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滑块在盒中来回运动多次,最终相对盒静止,则此时盒的速度大小为 ;滑块相对盒运动的路程 。
7.某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装置固定在水平面上,圆弧形轨道末端切线水平,两球半径相同,两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实验时,先测出A、B两球的质量mA、mB,让球A多次从圆弧形轨道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记下其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的平均值x0,然后把球B静置于轨道末端水平部分,并将球A从轨道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并与球B相碰,重复多次。
(1)为确保实验中球A不反向运动,则mA、mB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
(2)写出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写出动量守恒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mA=2mB,x0=1 m,且A、B两球间为弹性碰撞,则球B滑行的距离为________。
8.两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质量均为2 kg,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A、B两物块都以v=6 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质量4 kg的物块C静止在前方,如图所示。B与C碰撞后二者会粘在一起运动。求在以后的运动中:
(1)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块A的速度为多大?
(2)系统中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多少?
9.如图,甲、乙两名宇航员正在离空间站一定距离的地方执行太空维修任务。某时刻甲、乙都以大小为v0=2 m/s的速度相向运动,甲、乙和空间站在同一直线上且可视为质点。甲和他的装备总质量为M1=90 kg,乙和他的装备总质量为M2=135 kg,为了避免直接相撞,乙从自己的装备中取出一质量为m=45 kg的物体A推向甲,甲迅速接住A后即不再松开,此后甲、乙两宇航员在空间站外做相对距离不变的同向运动,且安全“飘”向空间站(设甲、乙距离空间站足够远,速度均指相对空间站的速度)。
(1)求乙要以多大的速度v(相对于空间站)将A推出;
(2)设甲与A作用时间为t=0.5 s,求甲与A的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
10.如图,甲车质量m1=m,在车上有质量M=2m的人,甲车(连同车上的人)从足够长的斜坡上高h处由静止滑下,到水平地面上后继续向前滑动,此时质量m2=2m的乙车正以速度v0迎面滑来,已知h=,为了使两车不发生碰撞,当两车相距适当距离时,人从甲车跳上乙车,求人跳离甲车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应满足什么条件(不计地面和斜坡的摩擦,车和人均可视为质点)?
参考答案
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练习A卷
1. D 2. D 3. BC 4. AD
【解析】选AD 运动过程不计一切摩擦,由能量守恒可得,两物体机械能守恒,且A、B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合外力为零,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A可以到达半圆槽的左侧最高点,且A在半圆槽的左侧最高点时,A、B的速度都为零,故A正确;A、B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所以mvA-2mvB=0,即vA=2vB,A的水平速度向左,B的水平速度向右,A在水平方向的最大位移和B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位移之和为2R,故B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R,故D正确;对A运动到半圆槽的最低点的运动过程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R=mvA2+·2mvB2=3mvB2,所以A运动到半圆槽的最低点时B的速率为vB= ,A的速率为vA=2vB=,故B、C错误。
5. ABC 6. CD
7.答案: 360 N。
【解析】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F=ma=m=60× N = 360 N
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也为360 N。
8.答案: 。
【解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2分)
解得: (2分)
9. 【解析】(1)m滑到C点的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有
所以滑到C点时m和M速度都为0
由能量守恒得
解得
(2)小物块滑到B位置时速度最大,设为v1,此时小车获得的速度也最大,设为v2。
由动量守恒得
由能量守恒得 联立解得 v2=1m/s
10.【解析】
(1)对物块a,由动能定理得-μmgL=mv12-mv02
代入数据解得a与b碰前a的速度v1=2 m/s;
a、b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2mv2
代入数据解得v2=1 m/s。
(2)当弹簧恢复到原长时两物块分离,物块a以v2=1 m/s的速度在小车上向左滑动,当与小车同速时,以向左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2=(m0+m)v3,
代入数据解得v3=0.25 m/s。
对小车,由动能定理得μmgs=m0v32
代入数据解得,同速时小车B端到挡板的距离s= m。
(3)由能量守恒得μmgx=mv22-(m0+m)v32
解得物块a与车相对静止时与O点的距离:x=0.125 m。
动量、能量守恒练习B 卷
1.C 2.A 3.B 4.B
5. BD
【解析】小物块上升到最高点时,小物块相对楔形物体静止,所以小物块与楔形物体的速度都为v,二者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全过程机械能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在小物块上升过程中,由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得mv0cos θ=(m+M)v,故A错误,B正确;系统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M)v2=mv02,故C错误,D正确。
6.【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设滑块质量为m,则盒子的质量为2m;对整个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3mv共 解得v共=
由能量关系可知: 解得: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7.【解析】(1)为防止两球碰撞后入射球反弹,入射球(球A)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球B)的质量,即:mA>mB。
(2)碰撞后两球做减速运动,设碰撞后的速度为vA、vB,由动能定理得:-μmAgx0=0-mAv02,解得:v0=,-μmAgxA=0-mAvA2,解得:vA=,-μmBgxB=0-mBvB2,解得:vB=,如果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mAv0=mAvA+mBvB,即:mA=mA+mB,整理得:mA=mA+mB,还需要测量碰撞后A、B两球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xA、xB。
(3)由(2)可知,若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则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mA=mA+mB。
(4)如果碰撞过程是弹性碰撞,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mA+mB,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A()2=mA()2+mB()2,已知:mA=2mB,x0=1 m,解得:xB= m。
8.【解析】(1)当A、B、C三者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由A、B、C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解得
(2)B、C碰撞时B、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碰后瞬间B、C两者速度为,则
mBv=(mB+mC) ==2 m/s?
设物ABC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Ep,
根据能量守恒Ep=(mB+m?C) +mAv2-(mA+mB+mC)
=×(2+4)×22+×2×62-×(2+2+4)×32=12 J
9.【解析】
(1)以甲、乙、A三者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动量守恒,以乙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
则有M2v0-M1v0=(M1+M2)v1
以乙和A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2v0=(M2-m)v1+mv
解得v1=0.4 m/s,v=5.2 m/s。
(2)以甲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定理得
Ft=M1v1-(-M1v0),
解得F=432 N。
10.【解析】
设向左为正方向,甲车(包括人)滑下斜坡后速度为v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1+M)v12=(m1+M)gh
解得v1==2v0
设人跳离甲车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为v,在人跳离甲车过程中,人和甲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在人跳上乙车过程中人和乙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人跳离甲车和跳上乙车后,两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人跳离甲车时
(M+m1)v1=Mv+m1v1′
人跳上乙车时Mv-m2v0=(M+m2)v2′
解得v1′=6v0-2v,v2′=v-v0
两车不发生碰撞的临界条件是v1′=±v2′
当v1′=v2′时,解得v=v0
当v1′=-v2′时,解得v=v0
故v的取值范围为v0≤v≤v0。
v1
v2
m1
m2
A
B
S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