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
第1课时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教程第47~4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根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重点难点】?
重、难点: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正确地判断出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用多媒体课件放映《盲人摸象》的故事。
2.根据故事,提出问题。?
提出疑问:同一头大象,为什么在这些盲人叔叔的描述中都不一样呢??
(因为他们都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
引入: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在看事物的时候不仅要看到部分,还要看到整体,不要把部分当成整体。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方法一起来观察身边的物体。(板书课题)
?
二、探究新知?
1.课堂活动:观察书包。?
(1)活动准备:每4人小组准备一个书包。?
(2)活动过程:将书包放在桌子的中央,4人小组的同学先分别从前、后、左、右四个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然后每个同学逐一说说你所观察到的书包的样子。说的时候要让其他三个同学站在你刚才观察的位置上,从而判断你的叙述是否正确。?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4)全班反馈。?
通过反馈,使学生明确: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得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
2.教学教材第47页的例1。?
通过交流,老师发现大家的观察能力还是很强的。刚才我们通过实物进行观察,现在老师把难度加大一些。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用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
(2)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中获取的信息。?
谁愿意来说一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桌上放着一个茶壶,4位同学从各自的方向进行观察。)?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就请大家来当裁判,判断这些茶壶图分别是由哪位同学看到的。判断好后,请将结果写在教材第47页的例1中。?
①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②全班反馈。?
同学们都完成好了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大家的结论吧。同学们在反馈时,不但要说出哪幅图是哪位同学看到的,还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学生的反馈大致如下:?
第一幅图是赵亮看到的。他观察的位置在茶壶的前面,因此可以看到壶把、壶嘴和壶身上花纹的全貌。?
第二幅图是王丽看到的。她观察的位置在茶壶的左面,因此可以看到壶把和壶身上的部分花纹。?
第三幅图是江铃看到的。她观察的位置在茶壶的后面,因此可以看到壶把、壶嘴和壶身,但看不到壶身上的花纹。?
第四幅图是丁一看到的。他观察的位置在茶壶的右面,因此可以看到壶嘴和壶身上的部分花纹。?
(学生在叙述理由的时候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4)用课件验证学生的结果,并小结。?
教师小结:通过课件演示,我们直观地验证了同学们判断的结果。刚才的那四位同学分别从前、后、左、右这四个不同的方向来观察茶壶。这里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在观察物体时,如果从左或从右这两个方向来观察物体,我们可以统一说成是从侧面来观察物体。
3.教学教材第47页的例2。?
过渡:同学们表现得不错,那就让我们再接再厉,一起来看看老师给你们的第二个挑战吧。?
(1)用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
(2)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中获取的信息。?
谁愿意来说一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三个小画家正在给一位女同学画头像。)?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现在请大家来判断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哪个小画家画的??
(4)让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按照情境中的位置坐一坐,验证自己的判断结果。?
小组派代表说明理由:?
第一幅图是小红画的。她观察的位置在女同学的前面,因此可以完整地画出女同学的整张脸和两条小辫子。?
第二幅图是小明画的。他观察的位置在女同学的右侧,因此可以画出女同学的半张脸和一条小辫子,以及头上的发夹。?
第三幅图是小军画的。他观察的位置在女同学的左侧,因此可以画出女同学的半张脸和一条小辫子。?
(学生在叙述理由的时候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
4.教学教材第48页的例3。?
引入:这个问题也没难倒大家,没办法老师只好出杀手锏了,也就是更高难度的挑战。大家有信心解决吗?那就赶快“心动不如行动吧”。
(1)课件出示例3的情境图。?
(2)学生观察情境图,明确题意。?
教师说明: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玲玲一家星期天去郊游的情境。玲玲的爸爸是个摄影爱好者,当天他给玲玲和妈妈拍了不少照片。现在玲玲想考考大家,我们一起来天天她的问题吧。?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①让学生读出玲玲的问题:下面这些照片分别是爸爸站在我们的哪个方向拍的??
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问题。先交流讨论,再将结果填写在教材第48页的例3中。?
③全班反馈。?
我们一起来听听大家的结论吧。?
各小组说出爸爸是站在哪个方向拍的,并说明判断的理由。大致如下:
第一张照片是爸爸站在玲玲和妈妈的前面拍的,因此可以拍到两个人的脸。?
第二张照片是爸爸站在玲玲和妈妈的后面拍的,因此只能拍到两个人的后脑勺。?
第三张照片是爸爸站在玲玲和妈妈的左面拍的,因此可以拍到三棵树。?
第四张照片是爸爸站在玲玲和妈妈的右边拍的,因此可以拍到房子和一棵树。?
(4)用课件验证学生的结果。
?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完成教材第48页“课堂活动”的第1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小组合作观察,并连线。全班反馈时,让学生说清判断的依据。
?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挑战,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收获??
如: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时,看到物体的哪一面,就是站在物体的那一面观察到的。
找准北观察物体的特征,能帮助我们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
(学生的想法不唯一,只要合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五、作业设计?
板书笔记
观察物体?
例1:赵亮 王丽 江铃 丁一?
例2:小红 小明 小军?
例3:前面 后面 左面 右面 ?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观察物体,它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联系本节课的教学特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诠释:一、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盲人摸象》的故事作为新课的引入,让学生通过听故事、解决故事中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准备;二、在玩中学,在学中悟。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玩中学,学中悟”的既定目标。?
当然本节课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学生在判断观察者是处在被观察物体的左面还是右面位置时,会遇到不小的阻碍。虽然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采用“坐一坐”的体验活动及课件的直观演示,帮助他们建立从各个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物体表象。但对于空间想象能力不强的学生,这方面的训练还是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