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 6.1浏阳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上 6.1浏阳河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1-01 20:2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浏阳河》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花城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课《多彩乡音》中的歌曲。《浏阳河》是一首已经传唱了几十年的湖南民歌,这首歌之所以得以传承,不仅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个性,更是表达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限怀念和赞美。
二、学情分析
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具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合作能力和创造力。因此,我准备让学生运用各种演唱形式去感受旋律之优美、节奏之明快和内容之丰富。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三点: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体现作品中爱国思乡的情怀,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不同版本的歌曲,了解不同地区的风格特点;
能力目标:引导启发学生运用各种演唱形式到学唱当中;
本课的教学重点: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掌握(x
X
x)我解决的方法是通过击打节奏的方式为突破口,在游戏中掌握知识最终解决难点。
四、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所倡导的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展开想象,大胆创新。我采用了感受铺垫法、启发引导法、比较法、发现法、激趣法、讨论法等各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运用引—激—唱—拓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互动,共同发展。
五、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我拟定了以下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充满生活气息的孩子们,他们在生活中接触的都是流行音乐,触摸的都是西方乐器,对于民族音乐,打击乐器会比较陌生。要让他们直接走进民乐,青睐民乐是有困难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新课标明确规定教师不能单纯地传授方法,要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途径,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那么怎样在教材中,实施中,体现新课标?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反复思索,整堂课的教学我从视听入手。首先我让学生欣赏古筝独奏《浏阳河》,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大家听听它像在描写什么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乐器?”在学生欣赏完后,引导学生回答交流,教师总结。
然后,请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湖南民歌《浏阳河》,然后说说:“这段旋律给你怎样的感受?”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浏阳河》的古筝独奏和演唱版本,让学生对这首民歌曲有初步的了解并喜欢上这首歌曲。
第二环节,学唱歌曲——创造表现
根据音乐新课改的理念要引导学生完整而充分地多次聆听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感受欣赏中不自觉的就能学会歌曲。因此我播放书上的音乐欣赏,要求学生看着歌谱,边听边思考:“这首浏阳河的两段歌词有什么关系?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怎样在演唱中使出其展现出来呢?在学生听完后,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进行交流,然后派代表在班上汇报,教师总结归纳,并板书:两段歌词(一问一答),表现了人们对毛主席的崇敬和爱戴。
然后,我将这首曲子的主要节奏旋律板书在黑板上,用“LA”来哼唱歌曲,并跟随着了老师击打拍子,感受旋律线的高低起伏。
接着,老师用钢琴弹一乐句,学生听唱一句,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强弱和长气息的保持。
完成整首歌曲的教授后,我采用师唱生和、男女分组对唱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表现,引导学生注意歌唱的情绪。
通过这一环节,让全部学生都能参与到音乐实践中,让学生们能够自信地唱,大胆地编,尽情地演,感受音乐带给我们无比的快乐,通过师生的互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得于充分体现。
新课标指出,教育不仅限于课堂收获,还让学生有终生发展的可能。针对学生的的演唱,我让孩子们共同讨论或小组讨论,通过合作探究,不但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同时是对学生演唱技巧的初步提高,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第三环节,拓展欣赏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我让孩子们欣赏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老师演唱的《浏阳河》版本,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歌跟我们演唱的版本有何不同?”学生听完歌曲后,让个别学生举手回答,教师总结归纳:它用了地方方言,让我们感觉更加亲切,更具有地方特色。引导全班同学一起模仿湖南的方言,合唱《浏阳河》。
通过这个环节的拓展欣赏,加深了学生对这首民歌的认识,同时新颖的方言歌唱形式,又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第四环节,拓展体验
为了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我再播放奥运歌曲《永远的朋友》中,引导学生找到歌曲中引用的《浏阳河》曲子旋律部分,并且跟随着节奏轻声哼唱。
通过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这首民歌的旋律,拓展了学生的音乐思维,明确每一首歌曲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新气息,具有时代的味道。
第五环节,课堂总结
我让学生自由说说在这节课上的收获和体会,然后激励学生:《浏阳河》的旋律六十年前传遍了大江南北,今天的它依旧流行在我们的心中,如今它更是伴随奥运唱响了世界,希望大家永远记住浏阳河的声音,让这旋律伴我们成长。
最后,布置作业
在作业布置上我一改传统的作业模式,让学生发现身边的音乐,运用所学知识去欣赏一首自己从小到大印象最深刻的民族歌曲,下节课课前表演。这样,进一步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
板书,我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在设计上力求突出重点,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便于学生掌握与记忆。
浏阳河
难点:x
X
x
一问一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