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狂欢节---引子与狮王进行曲》教案
教学内容
《动物狂欢节—引子与狮王进行曲》是花城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8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欣赏《引子与狮王进行曲》,拍击和熟练引子的前八后十六节奏型.
2、背唱主题音乐。
3、感受音的强弱及乐曲的情绪和狮王的形象。
教学重点
背唱主题旋律,听辨乐曲中力度和音高的变化。
教学难点
完整运用动作和打击乐器来表现音乐的形象,了解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塑造的作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大鼓、小鼓、头饰。
教学时间: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故事导入。
1、老师以
“我们来到了一片大森林”为故事主线,“带领”学生们到森林里去找动物,听声音。
学生想象自己来到一片森林,并想听听其他动物的声音。
告诉同学们来到森林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们有兴趣“找”动物,聆听动物的声音。
二、欣赏乐曲《引子与狮王进行曲》
1.提问:感受到哪只动物出场?2.引导学生猜狮子3.点名课题并请学生介绍作者,老师补充乐曲的来源。
1、学生聆听音乐,发挥丰富的想象力。2、了解乐曲的作者
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乐曲的情绪,并请学生读作者简介,使其了解、欣赏作品和认识作者。也丰富学生对乐曲本身的理解,为学生赏析、理解乐曲打下基础。
三、欣赏引子片段(迎接狮王)
1、播放引子片段
2、提问出场节奏联想到什么森林气氛?并说明是进行曲节奏3、老师教学生拍击前八后十六节奏型,并用小鼓示范出现几次,请学生用手打拍子。
1、倾听“引子”旋律,并想像画面2、能听出来出场的节奏,让学生感受狮王出场前严肃庄严的气氛。3、听节奏型出现几次,并熟练拍击。
学生倾听引子的旋律,能想像到森林的画面,并感受到狮王出场前一个严肃庄严的气氛。同时熟练出场前的节奏型,了解进行曲节奏,并让学生用手拍击。
四、欣赏A段(狮王出场)
播放狮王出场的音频,并解说这是乐曲的主题音乐,是狮王和动物的对唱。老师弹奏主题音乐,并填上歌词教学生们熟唱。3、请几位同学模仿狮王威风的形象,后面争夺狮王。
1、学生聆听主题音乐并想像狮王出场时的威风形象并与其他动物唱歌的情形。2、学生熟唱主题旋律并跟歌词演唱。3、几位学生模仿狮王走路,感受狮王出场的情景。
学生能在熟悉旋律的情况下,加上歌词更能感受狮王出场的气势,同时模仿狮王的动作和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欣赏B段(狮王吼叫)
1、播放B段(狮王吼叫)并设置问题:这段音乐出现了几次线条似的旋律?听听看狮王在做什么?
2、老师用大鼓示范“由强到弱”的音乐性,并请学生来敲击大鼓感受音的强弱。3、请学生模仿狮王吼叫。
1、学生聆听“狮王吼叫”,请同学们数一数吼叫次数。2、学生听老师敲击大鼓,感受音的强弱。3、学生模仿狮王吼叫,与音乐融合。
让学生找出几次吼叫声检测他们的专注程度。同时与学生互动让他们亲身感受音的强弱,并用想象力模仿狮王吼叫,与音乐结合。
六、欣赏A1段(主题再现)
播放狮王主题再现段,提问和哪一段旋律相似?再播放之前的旋律,对比之间又有何不同?
学生听辨两次主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用对比法区分两次主题的音区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和分辨音高的能力。
七、观看乐器演奏视频
播放此乐曲的乐器演奏视频
学生观看乐曲演奏视频,了解不同的管弦乐器和不同的音色表达出的音乐效果。
拓展管弦乐器知识,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大此乐曲由何种乐器演奏以及不同的音色表达的音乐形象。
八、完整表演乐曲
播放完整全曲,并分组请同学们表演音乐形象。
女同学负责拍击引子的节奏型,男同学负责模仿狮王吼叫,所有同学演唱狮王出场主题,个别学生表演狮王和其他动物。
让不同学生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表现音乐情景。
八、完整表演乐曲
1、播放完整全曲,分组PK表演音乐形象。2、女同学负责拍击引子的进行曲节奏,男同学模仿狮王吼叫,所有同学演唱狮王出场主题,一位学生表演狮王出场,几位学生表演其他小动物。
1、女同学负责拍击引子的节奏型2、男同学负责模仿狮王吼叫,3、所有同学演唱狮王出场主题,4、一位学生表演狮王,几位学生表演其他动物。
让不同学生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大家相互配合,倾力表现音乐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