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鲁教版(五四)九年级下册化学 当堂巩固 1.3物质的溶解性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别空气、氧气和氮气 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 提纯含少量KNO3的NaCl 配成高温时的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
C 鉴别CuO粉末和碳粉 分别加稀硫酸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化
D 除去KCI溶液中少量CuCl2 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过滤
A.?A???????????????????????????????????????????B.?B???????????????????????????????????????????C.?C???????????????????????????????????????????D.?D
2.目前木糖醇口香糖正在取代蔗糖口香糖.请根据资料回答问题:①木糖醇甜度相当于蔗糖、易溶于水、是白色固体 ②人的口腔中唾液的pH为6.6~7.1,若酸性增强会形成龋齿.
①木糖醇具有的物理性质是易溶于水或白色固体
②图1中X曲线相似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③由图2可知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比蔗糖口香糖有利于牙齿健康,原因是咀嚼木糖醇分解产物比咀嚼蔗糖分解产物的酸性更弱,更利于保护牙齿.
④图1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70℃时,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或相等
⑤蔗糖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pH变小,酸性减弱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⑤?????????????????????????????????????B.?②④?????????????????????????????????????C.?①③?????????????????????????????????????D.?③④
3. 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丙
B.?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C.?t2℃时,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溶质析出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
4. 如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20℃时,100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4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
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5.甲、乙(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B.?t1℃乙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无晶体)升温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t2℃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t2℃将由50g甲配制成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能得到130g甲的饱和溶液
6.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 ????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向一定量的氯化镁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 ℃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 g??????????
D.?40 ℃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9.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甲、乙、丙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降温都会转化成饱和溶液
C.?t3℃时,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D.?若物质甲中含有少量的物质乙时,可用冷却结晶法获得较纯的物质甲
10.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升温可以将甲、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20℃时分别将甲、乙的溶液蒸发掉向等质量的水,析出甲、乙的质量相等
C.?10℃时,10g水中分别溶解甲、乙达到饱和,溶解较多的物质是乙
D.?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质量分数仍为10%
二、填空题
11. 如图所示为①硝酸钾②氯化钠③硼酸(H3BO3)的溶解度曲线图.由图可知:
(1)当温度为10℃时,硝酸钾、氯化钠和硼酸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请用序号作答).
(2)当温度为25℃时,上述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 (请用序号作答).
(3)要将P点处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入硝酸钾固体、________(任写一条)等.
12.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20℃时,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t2℃时,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__(填“>”、“<”或“=”)乙.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________?;
(3)分析t1℃时,将1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使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______?.
14.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这是指在O℃和压强为1.01×105Pa时,1 L水里最多能溶解氮气________.
三、解答题
15.20℃时32g NaCl固体能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则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2g.这句话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四、综合题
16.????????????????
(1)由下图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将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
(4)在t1℃时,将20 g A物质加入到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再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_。
17.夏天闷热时,慧慧发现爷爷会往鱼缸中撒一些过氧化钙固体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慧慧上网查阅资料得知:鱼缸中每升水的溶氧含量低于0.0032g时,鱼就会死亡;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化学增氧剂,其反应原理是2CaO2+2H2O═2Ca(OH)2+O2↑.请回答:
(1)夏天闷热,鱼缸水体中缺氧的原因是________.
(2)慧慧在向盛有200mL水的鱼缸中,最少加入多少克过氧化钙产生的氧气才能满足鱼生存的需要呢?请你通过计算分析,帮慧慧解决这一难题.(假设产生的氧气完全溶于水,其他氧气因素忽略不计)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C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 C
8.【答案】 D
9.【答案】D
10.【答案】D
二、填空题
11.【答案】③<①<② ;③<①=② ;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12.【答案】68;>
13.【答案】30g;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低于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高于t1℃时,乙的溶解度小于甲的溶解度;不饱和;升高温度,增加溶剂
14.【答案】 0.024L
三、解答题
15.【答案】不正确,没有指明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综合题
16.【答案】(1)减小
(2)A>B>C
(3)A
(4)2:5
17.【答案】(1)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2)设需要过氧化钙质量为x,
200mL水的鱼缸中至少需要氧气质量为:0.0032g/L×0.2L=于0.00064g,
2CaO2+2H2O═2Ca(OH)2+O2↑,
144???????????????? ? ? ? ? ? ? ? ? ? ? ? ? 32
?x???????????? ? ? ? ? ? ? ? ? ? ? ? ? ? ?? ? 0.00064g
x=0.00288g,
答:最少加入0.00288g过氧化钙产生的氧气才能满足鱼生存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