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九年级下册化学 当堂巩固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九年级下册化学 当堂巩固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1-02 10:2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鲁教版(五四)九年级下册化学 当堂巩固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 “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产AlCl3和H2 , 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产FeCl3和H2
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2.关于酸和碱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机?????B.?生石灰与熟石灰都属于碱
C.?酸就是有酸味的物质???????????????????????????????????????????????D.?碱就是有腐蚀性的物质
3.“XX洁厕精”产品特性或使用注意事项如下:①轻松去除锈迹 ②勿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③不适用于大理石地面,其中与洁厕精含有盐酸有关的是(??? )
A.?只有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4. 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A.?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NaCl溶液(NaOH):加入过量的H2SO4溶液
C.?C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5.下列除去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FeSO4溶液(H2SO4) 加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O2(CO) 通入足量的氧气后点燃
C H2(HCl) 先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D KCl(KClO3) 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A.?A???????????????????????????????????????????B.?B???????????????????????????????????????????C.?C???????????????????????????????????????????D.?D
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碱式碳酸铜在稀盐酸中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洗涤剂名称 洁厕灵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HCl NaClO

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C.?“84消毒液”中NaClO属于盐,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D.?“洁厕灵”遇酚酞变为红色
8.氢氧化钴[Co(OH)2]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①为置换反应?????????????????????????????????????????????????????B.?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C.?②为复分解反应??????????????????????????????????????????????????D.?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
9.由下列实验及现象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白纸上 白纸变黑甚至穿孔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 将未打磨的铝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没有明显现象 铝的活动性比银弱
C 将一氧化碳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铁粉末 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D 往装有某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 产生大量气泡 该固体是Na2CO3

A.?A??????????????????????????????????????????B.?B??????????????????????????????????????????C.?C ??????????????????????????????????????????D.?D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是最常用是消毒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杀菌能力最强
B.?亚硝酸钠(NaNO2)外观极像食盐,且具有与食盐一样的咸味,但被误作食盐食用,会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C.?为了防止大脖子病,食用的是加入碘化钾的食盐
D.?市售食醋中含乙酸约为30%﹣50%
二、填空题
11. 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有着较广泛的用途.
(1)酸与碱之间能发生________ 反应,写出一个上述四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氢氧化钙可以用来调节土壤的________?性,它的水溶液常用来检验________气体的存在.
(3)将一定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可推断该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要准确测定该溶液的pH,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12.?实验小组的同学研讨初中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中的每一步均有明显现象,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溶液一定呈________?性(填“酸”或“中”或“碱”)。
(2)气体D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步骤②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4)E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
(5)B溶液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④中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实验后将盛有C固体烧杯中的上清液取出少量,继续加入E溶液,仍有C固体析出,已知A与E中的阳离子相同,则实验后所得溶液含有的溶质为 ________?。
13.小刚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长期存放的氢氧化钙固体.对此他提出一个问题:这瓶氢氧化钙固体是否变质?
小刚认为氢氧化钙可能变质所依据的化学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猜想:①该固体未变质;②该固体部分变质;③该固体完全变质.
设计实验: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①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证明该固体已经发生变质
②另取少量瓶中的白色粉未加入水中后,再取少许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________ 证明该固体未完全变质

结论:通过现象分析,小刚确定猜想②成立.
14.现有失去标签的相同体积的两瓶液体,一瓶是98%的浓硫酸,另一瓶是10%的稀硫酸,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例举几种方法来鉴别它们:
________
三、解答题
15.放学回家,小明想起了老师要大家检验家中的各种水溶液,如:矿泉水、汽水、肥皂水、柠檬汁、牛奶、洗洁精等,看看它们到底是酸性还是碱性的,但是怎么检验呢?家里又没有红蓝石蕊试纸,又不能都用喝的办法,该如何是好呢?
四、综合题
16.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甲实验过程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来测量溶液的温度时,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你认为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看到有气泡出现,最终废液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指示剂、水和________.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提示:碳酸钠水溶液PH>7);小亮认为:只有氢氧化钠.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
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亮和你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
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________的猜想正确.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________的猜想正确.
③________ 你的猜想正确.

(4)在甲实验中,如果消耗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20.0g时,此时溶液的颜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试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提示: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g/ml)
17.走进“化学村”,“化学村”的布局如图:

(1)认识“居民”:???????????????????
①10户“居民”中,俗称“苏打”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往其水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
②“居民”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盐酸有5户相邻的“居民”:Fe2O3、CO、Na2CO3、NaOH、CaCO3 , 不能与它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
(2)认识“村中的路”,只有相邻且能相互反应的“居民”间才是通路,请你在图中找出一条从“CO2家”到达任意出入口的路,用序号表示出来: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2.【答案】 A
3.【答案】D
4.【答案】 B
5.【答案】B
6.【答案】 D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 C
10.【答案】B
二、填空题
11.【答案】中和;H2SO4+2NaOH=Na2SO4+2H2O或HCl+NaOH=NaCl+H2O或Ca(OH)2+2HCl═CaCl2+2H2O或H2SO4+Ca(OH)2=CaSO4+2H2O;酸;二氧化碳;>;pH计
12.【答案】碱 ;CO2 ;红色液体变为无色 ;Na2CO3 ;Na2CO3+ 2HCl = 2NaCl+ H2O + CO2↑ ;NaCl 、CaCl2、酚酞
13.【答案】Ca(OH)2+CO2═CaCO3↓+H2O;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稀盐酸;酚酞(溶液)变红
14.【答案】①观察呈油状粘稠的为浓硫酸 ②用玻璃棒蘸取在纸上写字,字迹变黑的为浓硫酸 ③称其质量,质量大的为浓硫酸 等
三、解答题
15.【答案】解:根据提供的水溶液,有的显酸性,有的显中性,有的显碱性,酸碱指示剂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所以可利用身边的物质制得.
答:自制指示剂,用紫葡萄皮、美人蕉花浸泡液等测试
四、综合题
16.【答案】(1)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NaOH+HCl=NaCl+H2O
(2)瘪气球胀大;2NaOH+CO2=Na2CO3+H2O
(3)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小亮;小兰
(4)解:设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NaOH+ HCl=NaCl+H2O
40 36.5
x×10g 7.3%×20g

40:36.5═(x×10g):(7.3%×20g)
x=16%
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17.【答案】(1)Na2CO3 ;溶液变为蓝色 ;3CO+Fe2O32Fe+3CO2 ;CO
(2)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