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目的要求
1、 学会用目测估计法来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2、了解土壤中小动物的分布的情况
3、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4、通过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方案设计
1、 提出问题:
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土壤中 、 、 的丰富度。
2、 猜想假设:
你的假设是土壤中 非常多, 较多, 少。
3、 设计实验:
采集动物----观察数量-----统计数量----------验证结论
实验过程
1、 材料用具:
取样器、花铲、塑料袋、瓷盆、解剖针、放大镜、镊子、吸虫器、显微镜、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纱布、硬质饮料罐、剪刀、笔、标签
2、 方法步骤及结果记录:
1、 制作取样器:
可选择直径为 cm的硬金属饮料罐,在高度为 cm处剪断,这样的取样器容积约100ml。
2、 取样:
将表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 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与地表 ,用花铲将罐内的土和罐子 挖出,并倒入塑料袋中。在塑料袋上标明取样的时间、地点和姓名。
3、 采集小动物:
将取到的土壤样品放在 内,用 拨找小动物,同时用 观察,发现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 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则可以用 采集。采集的小动物放入体积分数为 的酒精溶液中。
3、 观察的现象:
1、 观察和分类:
确定动物名称的同时进行分类
2、统计和分析:
动物名称
数量(只)
三、实验结论
动物类群
丰富度
误区警示
本探究的注意事项:
1 取样时应注意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心理作用,以避免结果偏差较大。
2 动物类群因所取地段不同,可能差异较大。
③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同时注意安全。
问题探究
1、 问题思考:
1、随着季节的不同,土壤中的小动物的丰富度还会相同吗?为什么?
2、动物的分布是否有一定的规律?
2、 探究创新:
1、本探究中只取一次样本,结论与实际是否有偏差?如有,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提高
实验的精确度?
2、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成,体表湿润,并且有很多粗糙的刚毛。蚯蚓靠肌肉和刚毛运动,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探究“蚯蚓在什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巩固练习
1、 一个阴湿性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 ( )
A.生物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物群体
1、 贸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大蒜、活的鸡、鱼,以及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真菌等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 (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
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种群的个体之间可相互交配繁殖 B一个种群有许多同种个体组成
C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 D种群内的个体间常因空间和食物发生竞争
4、 列生物种群能组成生物群落的是 ( )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 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动物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蘑菇等各种真菌 D 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等全部生物
5、 下列各项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
A一座山上的树
B校园操场边一排长势整齐的柳树
C一块草地上的草
D一片森林中所有的马尾松
6、 学者正在研究某种鸟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属于哪一水平 ( )
A个体 B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7、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
8、珠穆朗玛峰河谷森林中的鸟类,种类分布在不同的林层,说明原因。
答案:
方案设计
1、 提出问题:
蚂蚁、蚯蚓、鼠妇(可根据当地情况选择不同的小动物)
2、 猜想假设:蚂蚁、鼠妇、蚯蚓
实验过程
二、方法步骤及结果记录:
1、 制作取样器:5;5
2、 取样
来回旋转 ; 几乎齐平 ; 一起
3、 采集小动物
瓷盘 ; 解剖针 ; 放大镜 ;镊子 ;吸虫器 ;70%
3、 观察现象
2、 统计和分析
动物名称 蚂蚁 蚯蚓 鼠妇
数量(只) 50 5 20
三、实验结论
动物类群 蚂蚁 蚯蚓 鼠妇
丰富度 非常多 少 较多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1.不同,动物的分布要受温度等的影响。 2. 有
二、探究创新:
取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两条蚯蚓,分别在硬纸板、玻璃板上爬行,多次测量其爬行距离,取其平均值。
巩固练习
1、A 2、D 3、D 4、D 5、D 6、B
7、池塘中的“鱼类”包括所有鱼种,如:青鱼、鲤鱼、草鱼、鲢鱼等等,因此“鱼类”不是单指一种生物,但也不是指所有生物。所以“鱼类”既不是一个种群,也不是一个群落。
8、森林中鸟类的分层分布与食性有关。顶层的雀鸟以乔木种子为食,中层的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翁等鸟类以灌木种子为食,并在灌木层营巢,而底层的血雉和棕尾红雉等森林底层鸟类主要以地面的苔藓和昆虫为食。
PAGE
3探究: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目的要求:
1. 进一步学会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 学会用探究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3. 理解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也有许多要探索的问题。
4. 通过小组之间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方案设计:
一.提出问题: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促进 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
二.作出假设:
浓度的 可以使插条基部的薄壁组织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 。
三.设计实验:
选择生长素类似物——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制作插条——分组处理插条——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mg/ml(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
插条处理方法:浸泡法或沾蘸法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当地主要绿化树种或花卉(如:月季、杨、加拿大杨等)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或小组想要研究的其他植物的枝条。
蒸馏水、天平、量筒、容量瓶、滴管、试剂瓶、烧杯、玻璃棒、矿泉水瓶。
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α—萘乙酸(NAA)、2,4-D、IPA、IBA和生根粉等,可选其中的一种;所用药品包装说明上所列举的其他材料。
二.方法步骤:
1. 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生长素类似物母液分别配成浓度为 的溶液,分别放入矿泉水瓶中,深约 。再取一矿泉水瓶,加入等量的清水,作为 ,及时贴上相应标签。
2. 制作插条:将准备好的枝条剪成长约 的插条,插条的形态学上端为 面,下端要削成 面,这样在扦插后可 ;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条件应 。
3. 分组处理:将制作好的插条,分成 组(每组不少于3个枝条),分别将其基部浸泡在盛有清水和浓度为 溶液的矿泉水瓶中,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4. 进行实验:设置 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加入等量的完全营养液,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分别培养经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及清水处理过的插条,注意保持温度为 。
三.观察现象:
定期观察每组实验材料的生根状况,并记录结果。
(浓度:mg/ml;时间:天)
0.2 0.4 0.6 0.8 1 2 3 4 5 清水
第一天 1
2
3
平均
第二天 1
2
3
平均
第三天 1
2
3
平均
第四天 1
2
3
平均
第五天 1
2
3
平均
四.实验结论:
经过 天观察,用浓度为 处理过的插条生根最早,生根数最多,所以对于 植物来说,促进插条生根的这种生长素类似物 的最适浓度是 。
五.实验评价:
实验结果与你预期的结果一致吗?你做出的假设是否得到了确认?
误区警示:
1. 在本实验中,生长素类似物的功能与其促进根生长的功能是一回事吗?
2. 在本实验中,若在适宜浓度范围内不能生出不定根,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1. 你们小组提前做本探究活动的预实验了吗?预实验的作用有哪些?
2. 你们小组认为在施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二.探究创新:
1. 就此次探究活动,你们小组还能作进一步的探究吗?
2. 你有没有一些改进此探究活动的措施?
巩固练习:
1.植物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 促进细胞分裂
B. 促进营养物质运输
C. 促进细胞伸长
D. 促进光合作用
2.下列哪一个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 ( )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加快生根
B.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
C.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育出无籽果实
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继续生长
3.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 ( )
1 生产无籽西瓜②生产无籽番茄③棉花摘心④培育多倍体⑤枝条扦插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③④
4.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顺利生根,,一技术员用几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一种人工合成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从试验结果(如下图)来看,为促进枝条生根,在下列各项浓度值中,最好选用( )
A.3mg·ml-1 B.6mg·ml-1 C.9mg·ml-1 D.4.5mg·ml-1
5. (多选)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浓度
B.b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最佳浓度
C.c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
D.d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
6.下图为葡萄扦插的实验,插条A、B、C、D的不同情况说明如下:
A.无侧芽,扦插后不产生不定根
B.有两个侧芽,扦插后长出少量不定根
C.有四个侧芽,扦插后长出许多不定根
D.无侧芽,用吲哚乙酸处理下部切口后也长出不定根
1.)D枝条容易生根,说明 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2.)B、C枝条也能生根,说明 可以产生 ,从而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3.)A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7.下图所示是水稻的根对生长素的反应情况,请根据图示反映出的生长素对水稻的根生长的作用,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以分别验证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水稻根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可抑制水稻根的生长。
1.)实验材料和用具:水稻幼苗若干,大小相同的装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玻璃瓶若干,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量尺等。
2.)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3.)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4.)结果及分析:
参 考 答 案:
方案设计:
一.NAA(或2、4-D等)、月季(或杨等)
二.适宜、NAA(或2、4-D等)、大量不定根
实验过程:
二.1.0.2、0.4、0.6、0.8、1、2、3、4、5mg/ml;3cm;对照
2.5~7cm;平;斜;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尽量相同。
3. 10;0.2、0.4、0.6、0.8、1、2、3、4、5mg/ml
4. 10; 25-300C
三.结果记录:(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记录)
四.实验结论:
5;0.8 mg/ml和1 mg/ml;月季(或杨等);NAA(或2、4-D等);0.9 mg/ml(注:在环境、材料等实验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取得的数据会有所不同,可按实际所得的实验数据作结论。)
五.实验评价:
提示:如果一致,则假设成立;如果不一致,则假设不成立。
误区警示:
1. 在本实验中,生长素类似物的功能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与其促进生长的功能不是一回事。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一端生出许多不定根,而不只是刺激不定根的生长。
2. 提示:可能是枝条质量和规格不好(如没有芽)、枝条倒插等。
问题探究:
1. 做了(或没做)。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2. 提示:温度要一致、所用的植物材料条件相同、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用浸泡法时,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等等。
二.探究创新:
1. 提示:能。如:可进一步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会不会因季节不同、枝条的老幼部位不同等而发生变化。
2. 略
巩固练习:
1.C 2.B 3.A 4.D 5.BD 6. 1.)吲哚乙酸 2.)芽;生长素3.)对照
7.(2)第一步:取五株长势相同的水稻幼苗,分别栽培在盛有相同营养液的A、B、C、D、E五只相同的培养瓶中;第二步:A、B、C、D、E瓶中分别添加等体积的浓度为10-12mol/L、10-10mol/L、10-8mol/L、10-6mol/L的生长素,E瓶中加入等量的水;第三步:将五株水稻幼苗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五株幼苗根的长度分别为MA、MB、MC、MD、ME
(3)实验记录表格:
MA MB MC MD ME
实验后根的长度(cm)
(4) MB>MA>ME>MC>MD,这表明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水稻根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水稻根的生长。
间
时
数
根
生
度
浓
1实验一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实验原理
本实验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
,用不同彩球的 ,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目的要求
1.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2.初步学会通过模拟实验来探讨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方法和技巧。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小塑料桶2个,分别标记甲、乙;2种色彩的小球各20个,一种彩球标记D,另一种彩球标记d;记录用的纸和笔。
二、方法步骤
1. 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 个。
2. 分别摇动两个小桶,使桶内彩球充分混合。
3. 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个彩球的字母组合(每抓一次,在不同的小球组合后用“正”字形式记录)。
4. 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 ,按步骤3重复50 ~ 100次(重复次数越多,模拟效果越好)。
5. 统计彩球组合为DD 、Dd和 dd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并记录下来。
6. 计算彩球组合为DD 、Dd和 dd的数量比值是多少,并记录下来。
三、结果记录
彩球组合 次数 总计 百分比
DD
Dd
dd
四、实验结论
分析实验结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出合理的结论(可将全班每一小组结果综合统计,进行对比):
五、实验评价
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期相吻合吗?如果与预期不同,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误区警示
本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1 在选购或自制小球时,小球的大小、质地应该相同,使抓摸时手感一样,以避免人为误差。
2 此模拟实验比较简单,实验操作时以两人一组为宜。实验中一人抓球,另一人做记录,并负责将小球放回原处及摇匀小球。整个模拟实验过程中,两人可以交换操作。抓球时应该双手同时进行,而且要闭眼,以避免人为误差。
3 每做完一次模拟实验,必须摇匀小球,然后再做下一次模拟实验。
4 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模拟实验的重复次数,重复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小组统计与全班综合统计相结合。每个小组的统计数据不同。有的可能接近理论值,有的可能与理论值有一定差距。对全班的数据进行综合统计,结果会更接近理论值。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将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结果相比较,你认为孟德尔的假说是否合理?
二、探究创新
为什么说模拟实验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
巩固练习
1.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四次抓取是DD的概率是 ( )
A.1/4 B.1/2 C.0 D.1
2.如果从两个小桶内重复抓取一次小球,在取出小球前,你估算是DD组合的机会是 ( )
A.0 B.1/4 C.1/2 D.1
3.若D代表高茎,d代表矮茎,当你统计了200次后,矮茎植物约占 ( )
A.1/4 B.1/2 C.1 D.0
4.每次抓后统计的小球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 ( )
A.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 B.避免小球的丢失
C.避免人为误差 D.小球可再次使用
5.代表各种雌、雄配子的小球大小、形状、质地、重量等方面应彼此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
6. 该实验中,统计次数应 ,因为次数越多,比率越接近 。
7.若D代表豌豆圆粒基因,d代表豌豆皱粒基因,某同学抓取100次后,统计小球组合数结果为:DD组合为0,Dd组合为100,dd组合为0,你如何解释此结果
答案
实验原理
雌雄配子 随机组合
实验过程
二、1. 10 4. 摇匀
三、
彩球组合 次数 总计 百分比
DD 正…… 12 24%
Dd 正…… 27 54%
dd 正…… 11 22%
四、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 :Dd : dd比值接近为1 :2 :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这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
五、吻合。如果与预期不同,可能的原因有小球的大小、质地不相同;每做完一次模拟实验,没有摇匀小球,就开始做下一次模拟实验;抓球时没有双手同时进行,且没有闭眼;模拟实验的次数不够多等等,以上因素都会造成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问题探究
一、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二、模拟实验是根据相似性原理通过模拟的方法制成研究对象的模型,用模型来代替被研究对象,模拟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实验研究,由于生物学中很多研究对象直接用来进行实验非常困难或者不可能,因而模拟实验成为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
巩固练习
1.A 2.B 3.A 4.A 5.相同 尽量减少人为误差 6.尽量多 理论值
7.一桶内全为D小球,另一桶内全为d小球。后代组合只有一种情况,说明亲本各只产生一种配子。
PAGE
4探究
实验11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目的要求]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3、通过小组间的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方案设计]
一、提出问题
培养一种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二、猜想假设
酵母菌种群的数量随时间呈____________型增长变化。
三、设计实验
①全班同学分成甲、乙、丙等若干实验组。②分别用等量培养液,在相同适宜环境中培养等量酵母菌。③每天用血球计数板,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并作记录,连续7天。④7天后,各组向全班汇报本小组7天的数据,算出每一天数据的全班平均值,根据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长。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探究所需要的菌种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0.1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二、方法步骤和记录
1、取相同试管若干支,分别加入5ml肉汤培养液,塞上棉塞。
2、用高压锅进行___________灭菌后冷却至室温,标记甲、乙、丙等。
3、将酵母菌母液分别加入试管各5ml,摇匀后用______________计数起始酵母液个数,做好记录。
4、将各试管送进恒温箱,_____________℃下培养7天。
三、现象观察
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
菌数 时间(2.5×104个) (天)组别 起始 1 2 3 4 5 6 7
甲
乙
丙
… … … … … … … … …
平均
四、实验结论
1、根据表格平均值作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7天中的变化曲线。
2、培养液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呈__________型增长变化。
五、实验评价
用你所在小组的记录数值所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与平均值作出的曲线相比相似程度怎样?试作出解释。
[误区警示]
1、操作过程中要建立“有菌”的观念,不能随意谈笑。
2、以防培养液带上杂菌与酵母菌形成__________关系,抑制酵母菌培养。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时,应将试管__________几次,以便使酵母菌均匀分布,提高计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3、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数____________两边上的菌体数,另两边不计数。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1、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
2、本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需要,请讨论说明怎样设计;如不需要,请说明理由。
二、探究创新
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作出推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在一普通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有关坐标图中不正确的是( )
2、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是( )
A. 高压使细菌DNA变性 B. 高压使细菌蛋白质凝固变性
C. 高温汤死细菌 D. 高温使细菌DNA变性
3、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向发酵罐内通氧气,其结果是( )
A. 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 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
C. 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D. 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4、一种新的物种进入菜地后,其种群数量变化,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
B. 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
C. 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稳定
D. 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5、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
A. “S”型增长曲线表示个种群数量的食物的关系
B. 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 “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D. 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6、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
二、填空题
7、生态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反复实验,得出如图所示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
(1)大草履虫所处的实验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增长不可能按照__________曲线增长。
(2)在有限环境中,随着___________密度的上升,个体间对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的____________斗争加剧,这就会使大草履虫的出生率____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_,从而使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率_____________。
(3)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__________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
探究
实验11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答案
[方案设计]
二、猜想假设
S
[实验过程]
二、方法步骤和记录
2、高压蒸汽 3、血球计数板 4、25°
三、现象观察
(根据实际实险数据作答)
四、实验结论
1、(根据实际实验数据作出曲线) 2、S
五、实验评价
相似但不重合。各实验小组在用血球计数板抽样检测时,由于酵母菌不均匀分布在各小方格中,计数小方格的酵母菌密度与培养液中的密度不一致,而全班各组的平均值与培养液密度较接近,所以小组曲线不能与各组平均值曲线重合。
[误区警示]
2、竞争,振荡 3、同侧相邻
[问题探究]
1、摇匀试管取1ml酵母菌培养液稀释几倍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所得数值乘以“n×2.5×104”,即为1ml酵母菌原液中酵母菌个数。
2、不需要。本实验目的旨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数值,求得准确即可。
二、探究创新
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有影响
实验设计:
1、取两支相同试管分别加入5ml肉汤培养液,塞上棉塞。
2、用高压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冷却至室温,标记甲、乙。
3、将酵母菌母液分别加入试管各5ml,摇匀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起始酵母菌个数,做好记录。
4、将两试管分别送进4℃的冰箱冷藏箱和25℃的恒温箱,培养7天。
5、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试管,用血球计数板分别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B 2、B 3、D 4、A 5、B 6、B
二、填空题
7(1)“J”型 (2)种群;种内;降低;增高;下降
(3)375;“S”型
菌数(2.5×104)
8
6
4
2
时间(天)
1 2 3 4 5 6 7
酒精浓度 酵母菌溶液 葡萄糖溶液 溶液的PH值
0 时间 0 时间 0 时间 0 时间
A B C D
种
群
个
体
数
量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A B C D
种群数量(个)
400
300
200
100
t/d
PAGE探究
实验六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离变化的影响
[目的要求]
学会用数字化问题情境的方法探究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方案设计]
一、提出问题
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决定浅色性状)的频率为什么越来越低呢?
二、猜想假设
自然选择使桦尺蠖种群基因频率_______________向改变。
三、设计实验
1、创设数字化的问题情境
2、计算以后2—10年的基因频率完成图表
3、调高环境选择作用,使浅色个体每年减少的百分率提高,在此情况下重新计算,再完成图表
4、根据步骤“2、3”表中基因频率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计算器、记录本等
二、方法步骤和记录
1、创设数字化情况:1870年,桦尺蠖种群基因频率如下:
SS 10%、Ss 20%、ss 70%,S基因频率为_________%。在树干变黑的环境下,不利浅色桦尺蠖的生存,每年减少10%,黑桦尺蠖每年增加10%。
2、计算2—10年间,SS、Ss、ss三种基因型个体的相对数量变化
相对个体数 年份基因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SS 10 11 12.1 13.3
Ss 20 22 24.2 26.6
ss 70 63 56.7 51
3、计算SS、Ss、ss基因型频率及S、s基因频率
(1)基因型频率 = ×100%
(2)S基因频率 = ×100%
(3)s基因频率 = 1-S基因频率
三、现象观察
将计算结果记录到下表
频率 年份基因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基因型频率 SS 10% 11.5%
Ss 20% 22.9%
ss 70% 65.6%
基因频率 S 20% 23%
S 80% 77%
四、实验结论
自然选择使桦尺蠖种群中基因频率____________改变。
五、实验评价
计算结果,是否支持你作出的假设
[误区警示]
每年的种群个数总数是变化的,所以计算式的分母并非总是200,应当用个体相对数量表中的当年总数代入公式。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1、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吗?为什么?
2、在自然选择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为什么?
二、探究创新
探究使用农药对害虫抗药基因频率的影响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为AA的个体占24%,Aa的个体占72%,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
A. 36%、64% B. 57%、43% C. 24%、22% D.60%、40%
2、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
XBXB:XBXb :XbXb:XBY:XbY = 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
A. 13.2% B. 5% C. 14% D. 9.3%
3、根据哈代——温伯格定律:(p+q)2 = p2+2pq+q2 = 1,A在一个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中,有AA个体400只,Aa个体500只,aa个体100只,则三年后,该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和aa基因型个体各占( )
A. 40%和10% B. 65%和35% C. 42.25%和12.25% D. 40%和60%
4、在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0.7%(男:女 = 2:1);血友病携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中的Xb的频率是( )
A. 2.97% B. 0.7% C. 3.96% D. 3.2%
二、填空题
5、开始使用杂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抗药性,实验证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具抗药性的个体,这证明:
(1)害虫种群中个体抗药性的_____________体现了生物变异一般是__________的。
(2)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_____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的。
(3)害虫抗药性的增加,是通过害虫和杀虫剂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6、某植物种群中基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
(1)这个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是_____________,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_。
(2)这个种群自交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占_________%,基因A的频率_______;ac的基因型个体占______________%,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
(3)这一种群如果连续自交多代,它的进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从基因频率上看是_________________,而从基因型上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
实验六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答案
[方案设计]
一、猜想假设
定
[实验过程]
二、方法步骤和记录
相对个体数 年份基因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SS 10 11 12.1 13.3 14.6 16.1 17.7 19.5 21.4 23.6
Ss 20 22 24.2 26.6 29.3 32.2 35.4 40 42.9 47.2
ss 70 63 56.7 51 45.9 41.3 37.2 33.5 30.1 27.1
三、现象观察
频率 年份基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基因型频率 SS 10% 11.5% 13% 14.6% 16.2% 18% 19.6% 21% 22.7% 24.1%
Ss 20% 22.9% 26% 29.2% 32.4% 36% 39.2% 42% 45.4% 48.2%
ss 70% 65.6% 61% 56.1% 51.1% 46.1% 41.2% 37% 32% 27.7%
基因频率 S 20% 23% 26% 29.3% 32.6% 35.9% 39.2% 43% 45.4% 48.2%
S 80% 77% 74% 70.7% 67.4% 64% 61% 57% 55% 52%
四、实验结论
定向
五、实验评价
计算结果能支持假设。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1、不影响。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数在单位时间内产生新个体的数目取决于种群个体的繁殖能力与树干变黑无关。
2、表现型。表现型是基因型的外在表现与环境直接作用。
二、探究创新
1、创设数字化情况:农药使用前害虫种群基因频率如下:
AA 70%,Aa 20%, aa 10%(抗药),A频率80%,a频率20%。
农药毒杀显性害虫每年减少50%,抗药虫aa每年增加50%。
2、计算AA、Aa、aa三种基因型个体的相对数量变化,记入图表。
3、计算A、a在几年的基因频率,图表记录。
4、从表中数据观察抗药基因a的频率变化。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D 2、D 3、C 4、C
二、填空题
5(1)差异,不定向 (2)选择、定向
6(1)35%,65% (2)27.5%,35% 57,5% 165% (3)没有发生变化,没有改变,杂合体所占比例愈来愈小,纯合体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实验七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实验原理]
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 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目的要求]
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NaH2PO4等的溶液,在加入酸或碱后,能使PH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生物材料(肝匀浆、马铃薯匀浆、用水5:1稀释的鸡蛋清、黄瓜匀浆),PH=7的磷酸缓冲液,0.1mol/L HCl(盛于滴瓶中)、0.1mol/L NaOH(盛于滴瓶中)、4副防护手套、50ml烧杯1个、50ml量筒1个,彩色铅笔、PH计或万能PH试纸、镊子、自来水。
二、方法步骤和记录
1、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
2、用PH计成PH试纸测试 ,并作记录
3、一次加一滴0.1mol/L HCl,然后 ,加入5滴后再测PH,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了30滴为止。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
4、 ,并向其中倒入25ml自来水。测定并记录起始PH,再如步骤3,一滴一滴地加入0.1mol/L的NaOH,测定并记录PH。
5、充分冲洗烧杯,用 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至步骤4,记录结果
6、充分冲洗烧杯, 分别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至4记录结果。
三、现象观察
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记录表
加入0.1mol/L HCl 加入0.1mol/L NaO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0 5 10 15 20 25 30 0 5 10 15 20 25 30
自来水
缓冲液
生物材料1
生物材料2
四、实验结论
1、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画出自来水PH变化的曲线。以实线表示加入酸后PH的变化,虚线表示加入碱后PH的变化。再用其他颜色的线条分别表示生物材料、缓冲液PH的变化情况。
2、根据实验结果,说出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的特点。
五、实验评价
你的实验测得的不同情况下的PH值是否存在误差?分析误差存在的原因,如何降低误差?
[误区警示]
1、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次的“充分冲洗烧杯”请你分析目的是什么?
解析:第一次“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避免酸性物质HCl与碱性物质NaOH发生中和发应,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减少误差。
第二次和第三次“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防止不同的生物材料混合,影响实验效果。
2、实验过程中腐蚀性物质使用注意事项及解决措施。
解析:HCl和NaOH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它与皮肤和眼睛接触,也不要入口。若有洒落或溅出,要立即用水冲洗15min,并告诉老师。
3、生物材料最好是一种植物材料,一种动物材料。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1、就实验加入HCl 或NaOH后的PH的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是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
2、分析缓冲液的PH变化情况为什么与自来水的不同。
3、尝试对生物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制进行解释。
二、探究创新
1、通过“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的实验探讨,你认为生物体内环境中其它环境(如血糖、温度、H2O、无机盐等)是否也可以维持稳态?
2、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失调?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失调?
[巩固练习]
1、加入酸碱物质后,要
2、维持血液PH恒定的缓冲物质是( )
A. 强酸和相应的强碱盐 B. 强酸和相应的弱碱盐
C. 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 D. 弱酸和相应的弱碱盐
3、剧烈运动时会产生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液的PH并没有明显下降,为什么?
4、正常人的血液PH通常在 之间而且相对稳定,原因是因为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起, 的物质——
如:
5、能够缓冲乳酸的物质是( )
A. H2CO3 B.NaHCO3 C.NaH2PO4 D.Na2HP04
6、人体剧烈运动以后,血液的PH值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
A. 血浆中乳酸增多 B. 血浆中磷酸肌酸的增多
C. 血浆中碳酸增多 D. 血浆中丙酮酸的增多
7、若选用动物肝脏做实验材料,在提取之前,最好增加 程序,使组织更易分离。
实验七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答案
实验原理:缓冲物质
方法步骤:起始PH,轻轻摇动,充分冲烧杯,缓冲液,选两种生物材料
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记录表(提示:加入0.1mol/L HCl后,自来水PH逐渐偏小,缓冲液、生物材料PH几乎不变;加入0.1mol/L NaOH相同)
四、实验结论
2、自来水中加入酸碱物质后,PH逐渐偏小或偏大,而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中加入酸碱后PH几乎不变或变化不大。
五、实验评价
有误差。原因:1、烧杯清洗不干净。2、加入酸、碱后不摇动或摇动不均匀、不彻底。3、加入酸、碱后不待其稳定就立即测PH值等。
问题探究
1、更像缓冲液
2、提示: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04/Na2HPO4,其中NaH2P04/溶液显酸性,当加少量NaOH,可以中和OH-;Na2HPO4呈碱性,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中和H+,水溶液而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明显。
3、提示: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0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此外,机体还可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
探究创新
1、可以
2、会失调;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巩固练习
1、充分摇动 2、C
3、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缓冲物质
4、7.35—7.45 缓冲作用 缓冲物质 H2CO3/NaHCO3、NaH2P04/ Na2HP04
5、B 6、A 7、剪碎 研磨
PH
加酸
10.5 水 加碱
7 缓冲液或生物材料
缓冲液或生物材料
3.5 水
0 5 10 15 20 25 30 加入酸碱滴数实验三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 ,而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同源染色体配对——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 ;同源染色体 ,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染色体不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 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目的要求
1. 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
2. 学会制作简单的生物模型,提高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橡皮泥(黄色和红色两种)、彩笔、几张白纸
二、活动准备
1.用橡皮泥做出4条黄色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其中2条黄色的染色单体长3-4cm , 2条长6-8cm;2条红色的染色单体长3-4cm , 2条长6-8cm。
2.把颜色、长度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成对并排放置。用同种颜色的小块橡皮泥代表着丝点,
在两条染色单体中部用小块橡皮泥粘起来,代表减数分裂开始时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
3.在白纸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能够容纳所做的4条染色体。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
三、方法步骤
活动一: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
1.把做好的染色体放在画好的细胞内,让 的2条染色体配对,使着丝点靠近。红色代表来自母方的染色体,黄色代表来自父方的染色体。
2.将两对染色体 在纺锤体中部赤道板处,红色染色体放在赤道板的一侧,黄色染色体放在另一侧。
3.双手分别抓住并移动染色体的 ,使红色和黄色的染色体 ,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4.在另一张纸上再画两个 的轮廓,并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将已经移到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放到这两个新细胞中。
5.把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横向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平均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小块橡皮泥。抓住粘有小块橡皮泥的部位,把染色体分别拉向细胞的两极。尽量一次移动所有的染色体,像在活细胞中发生的那样。然后,在两极有染色体的部分画出细胞轮廓,代表新细胞生成。
活动二: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1.同活动一的方法步骤1。
2. 将两对染色体横向排列在赤道板处,注意,这次要在赤道板的每一侧放两条 的染色体。
3.继续活动一的3、4、5步骤,完成减数分裂全过程。
四、结果记录
与其他小组交流建构模型的过程和结果,画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的简图:
五、实验评价
该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你成功了吗?
误区警示
本实验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用橡皮泥做染色体时,要保证2条配对的染色体长度相同、颜色不同。
(2)本活动可由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在模拟过程中,两人要互相配合,移动染色体时要动作一致,尽量一次移动所有的染色体,像在活细胞中发生的那样。
(3)用较大的白纸画出细胞的轮廓,并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要清晰)。
(4)活动二中要注意,放在赤道板的每一侧的染色体是两条不同颜色的染色体,跟活动一不同。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1.让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两条染色体配对代表什么?
2.活动一中,你模拟了减数分裂中哪些染色体行为?
3.由两次活动可知,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几种配子?
二、探究创新
如果用3对染色体进行模拟,将产生多少种类型的配子?
巩固练习
1.下列哪一过程发生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 )
A.染色体复制
B.同源染色体联会
C.着丝点分裂
D.同源染色体分离
2. 同源染色体是指 ( )
A.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
C.形态特征大致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3..下列四个细胞图,属于二倍体生物精子细胞的是 ( )
4.下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1)此细胞处于_________分裂时期,此时有四分体_________个。
(2)可以和1号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是_________染色体。
(3)此细胞全部染色体中有DNA分子_________个。
(4)在此细胞分裂后的一个子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__对。子细胞染色体的组合为___________。
答案
实验原理
一次 两次 一半 联会 交叉互换 分离 着丝点
实验过程
三、活动一:1、长度相同、颜色不同2、横向排列3、着丝点 分离4、次级精母细胞
活动二:2、不同颜色
四、略(根据自己实验的实际情况绘制简图)
五、该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主要有3点:①模拟之前,一定要掌握减数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变化的特点。②用橡皮泥做染色体时,不要急于求成,要保证所做的同源染色体符合实验要求。③两人移动染色体时动作要缓慢一致,要有合作的精神。(只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规范操作,实验就会成功)
问题探究
一、1.代表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同源染色体联会
2.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双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两极;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3. 4种
二、8种
巩固练习
1. C 2. D 3.D
4.(1)减数第一次 2 (2)3号或4号 (3)8
(4)0 1、3,2、4或2、3,1、4
PAGE
4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目的要求
1.设计和进行对照实验,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
2.分析土壤微生物分解淀粉的情况。
3.学会检测淀粉和还原糖的方法,并根据现象作出合理判断和解释。
方案设计
一、提出问题
1.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 , ,这些生物的数量是极其繁多的,那么它们对有机物是否具有分解作用?
2.如果往淀粉溶液中加入土壤浸出液,淀粉会被分解吗?如何去检测?
二、猜想假设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将淀粉 为 。
三、设计实验
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加土壤浸出液,对照组加蒸馏水 比较分析结果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新鲜土壤、蒸馏水、淀粉糊、碘液、斐林试剂。
大烧杯、厚纱布、玻棒、滴管、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
二、方法步骤及结果记录
1.将取自农田、林地或花盆等处的土壤放人里面垫有厚纱布的烧杯中,加水搅拌,然后将纱布连同土壤一起取出。将留在烧杯中的 静置一段时间备用。
2.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放人等量 。在A烧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
3.在室温(20℃左右)下放置7天后,分别取A、B烧杯中的溶液20mL,各放人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1、A2,B1、B2。
4.在A1、B1中加入 ,在A2、B2中加入 。
5.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三、结果记录
项目 A1试管 A2试管 B1试管 B2试管
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论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将淀粉 为 。
五、实验评价
实验结果与你预期的结果一致吗?你作出的假设是否得到了确认?
误区警示
1. 试简述此实验中需要过滤土壤,而不直接加土壤颗粒的理由。
解析:过滤土壤是为了排除过多的土壤杂质,以得到富含微生物的土壤浸出液,如果直接加土壤颗粒会加大对照组实验的难度,使实验的结果难以分析。
2. 实验中需要加入碘液和斐林试剂,操作时应该注意什么?
解析:要用两支滴管分别来吸取碘液和斐林试剂,不要混用;每滴一滴试剂都要震荡试管,斐林试剂加入后需要用酒精灯加热,要注意试管与酒精灯火焰的距离,要让试管受热均匀。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注意控制变量,让实验组和对照组除自变量以外的条件一致?
二、探究创新
有关分解者作用的探究,最好是在实验室进行,还是室外进行?
巩固练习
1.下列那种试剂可以检测淀粉的存在 ( )
A.碘液 B. 斐林试剂
C. 双缩脲试剂 D. 苏丹Ⅲ
2.下列那种试剂可以检测还原糖的存在 ( )
A.碘液 B. 苏丹Ⅲ
C. 双缩脲试剂 D.斐林试剂
3.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不可缺少是因为 ( )
A.食物链中重要一环
B.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
C.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
D.与生产者、消费者都有关系
4.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被分解者分解 ( )
A.只有物质循环过程
B.只有能量利用过程
C.既有物质循环又有能量利用过程
D.无法确定
5.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请据图回答问题:
C为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若缺少了这一环节,则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
6.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吗 请简单设计一下该探究实验。
答案
方案设计
一、1. 细菌 ,真菌和放线菌,
二、 分解 还原糖 。
实验过程
二、1.土壤浸出液 2.淀粉糊 4.碘液 斐林试剂。
三、结果记录
项目 A1试管 A2试管 B1试管 B2试管
实验结果 不变蓝 出现砖红色 变蓝 不出现砖红色
四、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将淀粉分解,产生还原糖。
五、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一致,假设成立。如果不一致,则假设不成立,要总结一下经验,找到造成与预期的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出在哪里。
问题探究
一、因为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这个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土壤微生物,实验组是加土壤浸出液,对照组是加蒸馏水,其它条件要一致,这样就能保证此实验的结果是由这一变量造成的,而与其它条件无关。
二、自然界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它们可能影响你的判断。因此,有关分解者作用的探究,最好在实验室进行,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实验变量。
巩固练习
1.A 2.D 3.B 4.C
5.分解者 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生态系统崩溃
6.以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采用对照实验的办法,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处理,以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例如,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恒温箱中1h灭菌)。
PAGE
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目的要求
1.初步学会设计并制作生态缸。
2.初步学会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方法,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各种因素。
方案设计
一、提出问题
1.你设计的生态缸是生态系统的哪种类型?
2.动物的大小和数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
3.植物种类及数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
4.设计的生态缸的稳定性有条件吗?
二、猜想假设
生态缸中的生物能稳定生活 天。
三、设计实验
制作生态缸——观察生态缸稳定性——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蚯蚓8~10条,蜗牛5~7个,小乌龟2~3只。
浮萍、水草、蕨类植物和一些低矮杂草,仙人掌或仙人球2~3株。
玻璃板4~5m2,粘胶足量;沙土8~10kg,含腐殖质较多的花土40~50kg,自来水足量。
二、方法步骤
1.按100cm*70cm*50cm的标准制作生态缸框架。
2.在生态缸底部铺垫沙土和花土, 在下,一边高,一边低; 在上, 层厚5~10cm。
3.在缸内低处倒进水。
4.将收集或购买的动物和植物放在 中,其中浮萍、水草与小乌龟放在 ,仙人掌或仙人球移植到 上,蕨类植物和杂草移植到 上,蚯蚓与蜗牛也放置在 上。
5.封上生态缸盖。将生态缸放置于 、 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三、现象观察
观察植物、动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由颜色变化进行判别),基质变化。
四、实验结论
人工制作的生态缸,其生态系统可以 。
五、实验评价
此设计实验成功的关键之处是什么?
误区警示
本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1.制作完成的生态缸中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封闭的,不能添加食物和气体,唯一可进入系统的只有光线,整个系统也是靠光线作能量推动的。
2.生态缸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生态缸必须是透明的,既让里面的植物见光,又便于进行观察。
4.生态缸中投放的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投放的动物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
5.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
6.生态缸制作完毕后,应该贴上标签,写上制作者的姓名与日期,然后将生态缸放在有较强散射光的地方。要注意不能将生态缸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否则会导致水温过高,而使水草死亡。另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生态缸的位置。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1.本组制作的生态缸中哪种生物最先死亡?分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生态缸中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分析如何改进实验装置以延长生态缸中生态系统的持续时间。
二、探究创新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确定生态缸中的蚯蚓的作用。
巩固练习
1.下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最强 ( )
A.呼伦贝尔大草原 B.人工蔬菜大棚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D. 青海湖
2.关于维持生物圈稳态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提供正常运转的动力
B.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圈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
C.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D.人类活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稳态
3.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单位:102Kj/m2/年)。对该生态系统营养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同化固定的能量 体内贮存的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甲 15.9 2.8 13.1
乙 870.7 369.4 501.3
丙 0.9 0.3 0.6
丁 141.0 61.9 79.1
戊 211.5 20.1 191.4
A.丁为肉食性动物 B.甲随丙的增加而增加
C.乙是能量的起点 D.戊是丁的前一营养级
4.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
B.流入丁的CO2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
C.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
5.右图能正确反映某池塘生态系统中,草食性鱼的
密度上升时,每条鱼寻找食物时的能量消耗的变
化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写出下列生物最适合生活在那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
水稻和花生:
鲫鱼和鲤鱼:
眼镜蛇和长臂猿:
野兔和狼:
裙带菜和海带:
答案:
方案设计
二、7-10
实验过程
二、2.花土 沙土 沙土层 4.生态缸 水中 沙土 花土 花土
5.室内通风 光线良好
三、略(可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列表表示各种生物的生活情况,水质颜色变化等)。
四、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
五、此设计实验成功的关键之处:①生态缸中放置的生物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活力,放置生物的数量要合适。②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③定期观察,同时做好观察记录。④如果发现生态缸中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说明此时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被破坏,记录下发现的时间。
问题探究
一、1.蜗牛可能先死亡。在生态缸中,蜗牛属于消费者,消耗氧气较多。
2.提示: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不可忽视,可适当增加生态缸中分解者的数量。
二、提示:设计另一对照的生态缸,其中不放入蚯蚓,观察生态缸的稳定性。
巩固练习
1.B 2.D 3.C 4.C 5.D
6.(1)农田生态系统 (2)淡水生态系统 (3)森林生态系统
(4)草原生态系统 (5)海洋生态系统
EMBED PBrush
PAGE
1实验二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固定装片
实验原理
处于繁殖期的雄蝗虫,精巢里的 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在它的精巢管内可以找到处于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细胞—— 、 、 。通过观察处于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细胞,可以了解减数分裂的大致过程。
目的要求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二、方法步骤和记录
1. 把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好。
2.调好显微镜,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3.先用 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 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 。
4.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左眼观察右眼绘图)。
绘图:
三、实验结论
根据观察结果,描述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的特点是:
四、实验评价
你觉得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成功或不足的体验?
误区警示
1. 此观察实验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
解析: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掌握镜下区别两次分裂时期细胞的方法;注意事项:尽量挑选质量好的片子;观察顺序必须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2.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或看不清染色体,试简述其原因。
解析:主要原因有:没有调焦距;物象没有移向视野的中央;装片放反;高倍镜头损坏等。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当你的目光聚焦在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时,你是怎么判断它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还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
二、探究创新
1.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应该选择植物哪个部位细胞?
2.你是通过比较同一时刻同一种生物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来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的。这一做法能够成立的逻辑前提是什么?
巩固练习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 ( )
A.复制→分离→联会→着丝点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着丝点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着丝点分裂
D.复制→联会→分离→着丝点分裂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你认为此细胞处于 ( )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但不含成对的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 (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减数分裂的间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4.请回答下列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
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________,四分体的出现发生在________,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在________进行的,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________,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________时。
5.下面是同一种生物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
(1)图A属________的________时期。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图B处于________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叫做________,含________条染色体。
(3)图C处于________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它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为________。
(4)A、C两图中染色体数之比为________;DNA数量之比为________
答案
实验原理
精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和精子
实验过程
二、3. 低倍镜 高倍镜 形态、位置和数目
4. 略(根据自己实验的实际情况绘制镜下物像)
三、间期:看不到染色体;前期Ⅰ:出现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中期Ⅰ: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 中期Ⅱ: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赤道板位置;后期Ⅱ:着丝点分裂;末期Ⅱ:染色体逐渐消失。
四、可能的成功之处:严谨认真的态度,充分理解了实验的原理、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规范操作,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细致入微。可能的不足之处:急躁、不够专心、操作不规范、对实验步骤不熟悉等。
问题探究
一、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二、1. 选用植物花粉母细胞 2. 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的过程相同;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多个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推测出一个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巩固练习
1.D 2.D 3.B
4.间期 减Ⅰ前期 减Ⅰ后期 减Ⅱ后期 减Ⅰ结束后
5.(1)减数分裂 四分体 4 8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2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次级卵母细胞 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4)1∶1 2∶1
PAGE
4实验
实验5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实验原理]
进行正常有丝分裂的值物分出组织细胞,在有丝分裂 期,染色体的_________分裂,子染色体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分别移向两极,最终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_________形成,以至影响__________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目的要求]
1、学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
2、理解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作用机制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洋葱或大葱、蒜均为二倍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_,培养皿、滤纸、纱布、烧杯、镊子、剪刀、___________,载玻片、盖玻片、__________,卡诺氏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体积分数为_________的盐酸溶液,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的酒精溶液。
二、方法步骤
1、将洋葱或大葱、大蒜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的底部接触水面,待洋葱长出约_________左右的不定根时,将整个装置放入___________的__________内(_______℃)诱导培养__________小时。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__________cm,放入___________中浸泡__________小时,以固定细胞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的酒精冲洗2次。
3、制作装片,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4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与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相同。
三、现象观察
先用___________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相。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确认某个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后,再用__________观察。
四、实验结论
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能抑制__________期形成__________从而产生染色体加倍且无纺锤体的细胞了吗?如没有分析可能原因。
五、实验评价
你看到染色体加倍且无纺锤体的细胞了吗?如没有分析可能原因。
[误区警示]
1、低温处理必须在培养出1cm左右不定根之后。如若生根前就送进冰箱,低温抑制新陈代谢也就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的形成,不会发生根尖分生区的有丝分裂受低温影响的过程。
2、剪取根尖时间一般在中午10点左右,此时分裂旺盛,受低温影响较大,实验效果明显。
3、染色时间要严格控制,不足时染色体看不清,染色过度,染色体一团糟,无法分辨。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二、探究创新
蚕豆体细胞含12条染色体,能否用蚕豆芽的根尖代替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如若替代,实验效果怎样,为什么?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找到生长点后,看不到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原因是( )
A. 观察时间短 B. 细胞分裂缓慢 C. 细胞已被杀死 D. 观察的部位不对
2、为了观察到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制作洋葱根尖细胞分裂临时装片的制作程序是( )
A. 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 选材→解离→固定→漂洗→染色→制片
C. 选材→解离→漂洗→固定→染色→制片
D. 选材→固定→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3、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二倍体水稻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B. 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 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3个染色体组
D. 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4、基因型为Aa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长成的植株,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是( )
A. AA:aa = 1:1 B. AA:Aa:aa = 1:2:1
C. Aa:Aa = 1:1 D. AA:Aa:aa = 1:4:1
5、用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花粉粒,分别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这些幼苗成熟后的自交后代( )
A. 全部为纯合体 B. 全部为杂合体
C. 4 /16为纯合体 D. 1 /16为纯合体
6、普通小麦有6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小麦体细胞中应含有同源染色体( )
A. 42对 B. 21对 C. 7对 D. 6对
二、填空题
7、低温作用于植物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_________期,而使染色体数目在________期发生变化。
8、亲体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水稻杂交,取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长成植株,试问:
(1)这些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倍体植株。
(2)这样培育出来的植株与杂交育种后代不同的是,它们都是______________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育种方式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假设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杆(T)对矮杆(t)为显性。现有纯合的抗病高杆水稻和感病矮杆水稻,可采取以下步骤:
(1)、将纯合的抗病高杆水稻和感病矮杆水稻杂交,得到杂交种子。播种这种种子,长出的植株可产生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花粉。
(2)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单倍体幼苗。
(3)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加倍。
(4)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鉴定出其中的抗病植株。
(5)从中选择表现抗病的矮杆植株,其基因型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五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答案
[实验原理]
后,着丝点,纺锤体,纺锤体,染色体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16,显微镜,冰箱,15%,95%
二、方法步骤
1、1cm,冰箱,低温室,4,36
2、0.5—1,卡诺氏液,0.5—1,95%
3、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三、现象观察
低倍镜,高倍镜
四、实验结论
前,纺锤体
五、实验评价
造成看不到染色体数加倍且无仿锤体的细胞原因较多,常见原因有:
1、没有培养出分生区或没有剪取到分生区
2、低温诱导时间不足
3、解离不充分或漂洗不干净造成染色不足
4、染色时间控制不当,看不清染色体
5、没有低倍镜寻找过程
(根据你的实验结果,作出相应回答)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两者都在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形成,但不影响后期着丝点分裂,以至加倍后的染色体仍在细胞中央,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细胞染色体加倍。
二、探究创新
能,因为蚕豆染色体数少于洋葱,更加便于观察染色体数的变化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C, 2、A 3、D 4、D 5、A 6、B 7
二、填空题
7、前,后
8、(1)AABB,Aabb,aaBB,aabb 二
(2)纯合,性状分离,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限
9、(1)RT,Rr,Rt,rt (2)花药离体培养 (3)秋水仙素
(4)病原体感染 (5)RRtt实验四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实验原理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由 脱氧多核苷酸链组成。双螺旋结构外侧的每条长链,是由脱氧核糖与磷酸交互连接形成的,两条长链以反向平行方式向右盘绕成双螺旋,螺旋直径为2nm,螺距为3.4 nm;两条长链上对应碱基以 连接成对,对应碱基的互补关系为: ,碱基对位于双螺旋结构内侧,每个螺距有10对碱基,两个相邻碱基对平面的垂直距离为0.34 nm。
目的要求
通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深入理解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硬塑方框2个(长约10cm),细铁丝2根(长约0.5m),球形塑料片(代表磷酸),双层五边形塑料片(代表脱氧核糖),四种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塑料片(代表四种不同碱基),粗铁丝2根(长约10cm),代替氢键的连接物(如订书钉)。
二、方法步骤
1.取一个硬塑方框,在硬塑方框一侧的两端各拴上一条长0.5m的铁丝。
2.将一个剪好的球形塑料片(代表 )和一个长方形塑料片(四种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塑料片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 ),分别用订书钉连接在一个剪好的五边形塑料片(代表 )上,制成一个个含有不同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模型。
3.将12个制成的脱氧核苷酸模型,按碱基(从上到下)GAAAGCCAGTAT的顺序依次穿在一条长细铁丝上。按同样方法制作好DNA的另一条链(注意碱基的顺序及脱氧核苷酸的方向),用订书钉将两条链之间的 连接好。
4.将两条铁丝的末端分别拴到另一个硬塑方框一侧的两端,并在所制模型的背侧用两根较粗的铁丝加固。双手分别提起硬塑方框,拉直双链,旋转一下,即可得到一个DNA分子的 模型。
三、结果记录
由每小组选一个代表介绍本小组的作品并说明DNA分子结构特点, 老师与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记录,并评选出最优秀的制作小组。
四、实验结论
DNA分子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这一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1)
(2)
(3)
五、实验评价
所制作的模型与你的预期相吻合吗?如果不吻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误区警示
本实验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按照每个脱氧核苷酸的结构组成,挑选模型零件,组装成若干个脱氧核苷酸。
(2)制作“多核苷酸长链模型”:按照一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将若干个脱氧核苷酸依次穿起来,组成—条多核苷酸长链。在组装另一条多核苷酸长链时,方法相同,但要注意两点:—是两条长链的单核苷酸数目必须相同;二是两条长链并排时,必须保证碱基之间能够相互配对,不能随意组装。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所在。
(3)制作DNA分子平面结构模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将两条多核苷酸长链互相连接起来。
(4)制作DNA分子的立体结构(双螺旋结构):把DNA分子平面结构旋转一下,即可得到一个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1.作为遗传物质,应该储存有大量的遗传信息。DNA只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它是怎样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的?
2.作为遗传物质,应该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设想一下,DNA分子是如何复制自己的?
二、探究创新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材料很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那么就请你替一所农村中学设计一套制作方案。
巩固练习
1.决定DNA分子具有特异性的因素是 ( )
A.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与磷酸的交替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B. 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
D. 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2.从DNA的组成成分的分析表明下列的碱基相关比值中,可变的是 ( )
A.A/T B.G/C C.(A+T)/(G+C) D.(A+G)/(T+C)
3.从各种DNA分子的结构来看,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点是 ( )
A.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互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与长链相联系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也是稳定不变的
B.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互排列的顺序以及与长链相联系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都是千变万化的
C.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互排列的顺序是千变万化的,与长链相联系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D.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互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与长链相联系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4.下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 ] ,这是由[ ] 、[ ] 和[ ] 所组成,其中[ ] 共四种,其中[ ] 是DNA所特有的。
(2)DNA分子长链的基本骨架是由[ ] 和[ ] 组成,位于外侧,两条链之间有许多横档,每个横档是两个[ ] 通过 连接起来形成[ ] 。
答案
实验原理
两条 氢键 A—T、C—G(T—A、G—C)
实验过程
二、2. 磷酸 碱基 脱氧核糖 3. 互补碱基 4. 双螺旋结构
三、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有四种(A、T、G、C)。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两两配对,并且以氢键连接。
(根据DNA分子结构特点,评选出最优秀的制作小组)
四、(1)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互补配对原则两两配对,并且以氢键连接。
五、吻合。如果不吻合,可能的原因有:①组装的脱氧核苷酸,结构出现错误,但没有及时发现。②没有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将两条多核苷酸长链互相连接,而是随意连接。③制作模型时不认真,对实验步骤不熟悉,等等。
问题探究
一、1.DNA虽然只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但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碱基对千变万化的排列顺序使DNA储存了大量的遗传信息
2.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然后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这样,复制结束后,一个DNA分子就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二、就农村中学而言,只要取麦秆、细高粱秆、薏米、细绳、牙签即可。将麦秆剪成等长,染上4种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4种不同的碱基。高粱秆去皮留芯,剪成小块,代表脱氧核糖。薏米代表磷酸。用两条等长的细绳将高粱秆芯和薏米交替穿上,再用牙签穿好上色的麦秆(代表互补配对的碱基),将牙签的两端分别插入两条细绳穿起的相应高粱秆芯中,就形成代表DNA分子的双链结构。最后,双手拉直两条细绳,旋转一下,就得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了。
巩固练习
1.D 2.C 3.D
4.(1)[4]脱氧核苷酸 [1]磷酸 [2]脱氧核糖 [3]含氮碱基 [3]含氮碱基
T(胸腺嘧啶)
(2)[1]磷酸 [2]脱氧核糖 [3]含氮碱基 氢键 [5]碱基对
PAGE
4探究: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目的要求
1、 初步学会用样方法探究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方法。
2、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3、 通过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方案设计
1、 提出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要探究的问题是校园草坪 植物的种群密度。
2、 猜想假设
你的假设是校园草坪中 植物的种群密度 。
3、 设计实验
将校园草坪分成 个样方并记录你所探究的种群个体数量--------计算种群密度--------得出结论
实验过程
1、 材料用具
皮尺(或卷尺),尼龙绳,木橛子,钢笔(或圆珠笔),计录本等。
2、 方法步骤及结果记录
1.确定调查对象
本探究所调查的种群是 。
2.选取样方(等距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是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采用的方法,是在长方形地段上,先将调查总体分为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后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例如:长方形总体为400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40个样方,那么抽取的比率为 ,抽样距离为 ,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m的前1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3.样方的大小为 ;样方数量为 个。
三、观察现象
1、计数
各样方内该种群的数量分别是:
样方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种群数量(株)
2、 计算种群密度
各样方种群数量的平均值是 。
四、实验结论
校园草坪中 种群密度 。
五、实验评价
讨论以下问题:
1、 为什么各小组的调查结果有差异?
2、 哪个小组的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更接近?
误区警示
本探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1 调查时,要选熟悉的,又容易计数的植物。这样不容易认错植物,计数才是准确的。
2 调查时应注意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心理作用,以免造成结果偏差较大
3 等距取样法是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采用的方法,是在长方形地段上,先将调查总体分为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后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例如:长方形总体为400m长,如果要等距抽取40个样方,那么抽取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m的前1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4 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偏差。
5 计数时,若有正好在边界上的,只计样方左上方相邻两条边上的个体。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各小组计数都要如实,不能多报或少报。
6 选取样方的个数要依总面积的大小而定,总面积大的选取的样方应多些。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在实际调查中,不同调查小组对同一个种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往往有差异,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二、探究创新
假如让你来调查动物种群密度,你该如何来进行?
巩固练习
1、 下面是对某中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操作步骤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确定调查对象②选取样方③计数④计算种群密度⑤丈量
A①②③④B①⑤④C①④D①③②④
2、 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 )
A同种生物的幼体和成体个数的总和 B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C同种生物成体个数的总和 D同种生物未成熟个体的总和
3、 下列哪些因素对种群的大小有影响 ( )
①捕食②资源③竞争④污染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时,我们选取样方的大小是 ( )
A长宽各10m B长宽各5m C长宽各1m D长宽各0.1m
5、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以及其他生物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C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
6、从理论上分析,海洋捕捞的最佳时期应在“S”型增长曲线的 ( )
A.s型曲线即将增长的水平 B.1/2K的水平
C.K值水平 D.1/4的水平
7、种群密度是指 。在一般情况下,调查种群密度常采用 法,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中,常采用 法。
8、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调查面积(cm×cm)草原类型 10×10 20×20 40×40 80×80 90×90 100×100 110×110 120×120 130×130 140×140
A 3 5 8 14 16 17 15 20 20 ……
B 3 5 6 9 12 13 13 13 13 ……
C 2 3 5 8 8 8 8 8 8 ……
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选取40cm×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答案:
方案设计
1、 蒲公英
2、 蒲公英 较少
3、 10
实验过程
二、1. 蒲公英 2.. 1/10 10m 3.1m2的正方形 10
三、1、 计数
样方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种群数量(株) 6.0 5.5 6.5 7.2 4.0 4.6 5.0 4.0 5.5 4.2 5.2
2、5.2(株/m2)
4、 蒲公英 较少
五、1、(1)植物分布不均匀(2)非生物因素(3)生物因素(4)不是调查同一个种群等
2、 第三小组
问题探究:
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调查对象认识不准,导致统计时有偏差。(2)选取样方时,样方的数目、样方的大小不统一。(3)选取的地段差别较大,有的分布均匀,有的分布不均匀。
(4)在计数时,对各生长期的个体统计不全。:
(5)种群密度因时间、场所等因素的不同差异较大。
二、探究创新
在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多采用标志重捕法(捉放法)。就是在一个有比较明确界限的区域内,捕捉一定数量的动物个体进行标志,然后放回,经过一个适当时期(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重新充分混合分布)后,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样本中标志者的比例,估计该区域的种群总数,可计算出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的前提是,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在标志重捕法中,标志技术极为重要,在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对于寿命和行为的伤害。2.标志不能过分醒目。3.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
标志重捕法的应用比较广泛,适用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
巩固练习:
1、A 2、A 3、D 4、C 5、D 6、B
7、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取样调查法 样方法
8、 ①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100cm×100cm。
②取样方法不对。应在B草原中随机取样。
③对种群密度值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PAGE
2实验八 模型建构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实验原理]
胰岛素和胰高糖素的生理功能分别是:胰岛素能 组织细胞的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 ,并促进 ,从而使 。生物体中依靠这种 作用的激素共同维持血糖的平衡。
[目的要求]
让学生通过模拟活动充分掌握和理解在不同情况下,两种激素应如何起作用共同控制血糖的平衡。增强学生交流和判断思考能力。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15张“糖卡”,正面写上“每1L血液中的0.1g葡萄糖”,背面写上“糖元”,2张胰岛素卡,2张胰高血糖素。
二、方法步骤
1、模拟吃饭后的反应
甲将2张“糖卡”放到桌子上,使血糖浓度 ,此时由 拿出 张
卡使甲的2张“糖卡”由 背翻到 面,血糖浓度维持平衡。
2、模拟运动时的反应
甲从桌子上拿走了1张正面朝下的“糖卡”,使血糖浓度 ,此时由________拿出 张 卡,使 的1张“糖卡”由 面翻到 面,血糖浓度维持平衡。
三、实验结论
当生物体内血糖浓度升高时, 能 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下降时, 能
血糖浓度。因此,生物体中血糖浓度能 。
四、实验评价
与其他小组交流构建模型的过程和结果,相互借鉴,并就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误区警示]
1、应选用不同颜色的纸做“糖卡”,胰岛素卡和胰高血糖素卡。
2、卡上字应醒目,方便活动操作。
3、各组应对此活动进行交流。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是怎样反应的?反应的结果怎样?当血糖水平降低时呢?
二、探究创新
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巩固练习]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正常情况下,血糖含量在 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2、血糖平衡的调节
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
①胰岛素
分泌部分:
作用机理: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 等组织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合成
、 或转变为 ;另一方面又能抑制 的分解和 转化为葡萄糖。
②胰高血糖素
分泌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机理:主要作用于 ,它能强烈地 肝糖元的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③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间的相互作用为 作用。
3、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机体内的血糖含量是怎样保持相对稳定的?
4、画出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模型。
5、人体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仅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几分钟的需要。那么,在一定时间内,能使血糖基本维持在80—120mg/dl的器官是( )
A. 大肠 B. 胃 C. 肝脏 D. 骨骼肌
6、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
A. 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 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 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 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7、血糖平衡的主要意义是( )
A. 合成肝糖元,为肝脏活动提供能量 B. 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C. 转变为脂肪储存能量 D. 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
8、糖尿病患者患病原理:
9、糖尿病患者,可通过下列哪种措施治疗( )
A. 口服胰岛素 B. 口服胰高血糖素 C. 注射胰岛素 D. 注射胰高血糖素
实验八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实验原理]
促进,血糖水平降低 糖原分解,一些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水平升高
[活动步骤]
1、升高,乙 ,2,胰岛素,正,背 2、降低,乙,1,胰高血糖素,丙,背,正
实验结论
胰岛素,降低,胰高血糖素,升高,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实验评价]
个别小组实验失败的原因:程序混乱,应依靠下图进行操作,充分理解两种激素对血糖的影响。
问题思考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血糖素减少;反应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素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
探究创新
提示: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血糖将会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
巩固练习
1、80—120mg/dL
2、①胰岛B细胞 肝脏、肌肉、脂肪 糖元、氧化分解 脂肪、肝糖元、非糖物质
②胰岛A细胞 肝脏 促进 促进 ③拮抗
3、运动员开始奔跑后,血糖因不断氧化分解供能而含量下降,这对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元分解,使血糖含量恢复正常,奔跑过程中,当肝糖元分解殆尽,脂肪等非糖类物质就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以保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
4、
5、C 6、D 7、D 8、 胰岛B细胞已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9、 C
.
5、C 6、D 7、D 8、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9、C
血糖升高
+ - +
胰岛素分泌增加 胰高血糖分泌增加
+
+ +
血糖降低
饭后
+ - +
胰岛素分泌增加 胰高血糖分泌增加
+
+ +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