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第二章 第3节 欧姆定律 学案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第二章 第3节 欧姆定律 学案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1-02 09:0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欧姆定律
1.理解电阻的定义式及电阻意义。
2.理解欧姆定律。
3.理解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一、欧姆定律
1.电阻
(1)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叫做电阻,即R=。
(2)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3)单位:欧姆(Ω)、千欧(kΩ)、兆欧(MΩ)。
1 kΩ=103 Ω;1 MΩ=106 Ω。
2.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2)公式:I=。
(3)适用条件: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质溶液。对气态导体和半导体元件不适用。
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概念:用纵坐标表示电流I,横坐标表示电压U的 I-U 图象。
2.形状:过原点的直线,对应元件叫线性元件;过原点的曲线,对应元件叫非线性元件。
3.意义: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导体电阻的变化规律。
(1)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电阻越大。(  )
(2)导体的电阻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
(3)欧姆定律适用于金属导体,不适用于日光灯管。(  )
(4)凡导电的物体,伏安特性曲线一定是直线。(  )
(5)若伏安特性曲线为曲线,说明该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电压变化而变化。(  )
提示:(1)× (2)× (3)√ (4)× (5)√
课堂任务 欧姆定律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认真参与“师生互动”。
  U/V
I/A  
0
2.0
4.0
6.0
8.0
导体A
0
0.20
0.42
0.60
0.78
导体B
0
0.13
0.28
0.40
0.54
活动1:在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电压U、用横轴表示电流I,分别将导体A和导体B的数据在下图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U-I图线。
提示:U-I图线如图所示
活动2:导体A或导体B中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如何?试写出其关系式。
提示:对导体A或导体B,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导体A或导体B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个定值,即R=,但两者的比值不相等。
活动3:由上述活动结论知,存在一个只跟导体本身有关,与外加电压、电流无关的物理量,它有什么物理意义?
提示:由R=知,电压U相同时,R越大,电流越小,说明R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活动4:讨论、交流、展示,得出结论。
(1)电阻:由上述活动知,可定义一个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电阻R。公式R=是电阻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阻的计算,公式给出了量度电阻大小的一种方法。而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外加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大小无关。
(2)欧姆定律:根据R=,可以把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写成I=,称为欧姆定律。它给出了导体中的电流大小由哪些量决定,以及如何决定。
(3)欧姆定律的两性
①同体性:表达式I=中的三个物理量U、I、R对应于同一段电路或导体。
②同时性:三个物理量U、I、R对应于同一时刻。
(4)三个电流表达式的比较
续表
例1 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是多大?
(1)I=表明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
提示:成正比。
(2)公式R=说明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吗?
提示:可以用公式R=计算电阻,但导体的电阻不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规范解答] 由欧姆定律得:R=,电压变化后有:R=,解得I0=1.0 A。电压加倍后同理可得R==,所以I2=2I0=2.0 A。
[完美答案] 2.0 A
公式I=和R=的比较
比较项目
I=
R=
意义
欧姆定律的表达形式
电阻的定义式
前后物理
量的关系
I与U成正比,与R成反比
R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不随U、I的改变而改变
适用条件
适用于金属导体、电解液等
适用于纯电阻元件
 (多选)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关系式U=IR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U由通过它的电流I和它的电阻R共同决定
B.由关系式R=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由关系式I=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由关系式R=可知,对一个确定的导体来说,所加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一定值
答案 CD
解析 U=IR和I=的意义不同,可以说I由U和R共同决定,但不能说U由I和R共同决定,因为(导体中)电流产生的条件是导体两端存在电势差,A错误,C正确;可以利用R=计算导体的电阻,但R与U和I无关,B错误,D正确。
课堂任务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认真参与“师生互动”。
活动1:如图甲所示,Ⅰ、Ⅱ直线为两个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象),哪个导体的电阻大?乙图所示中,哪个导体的电阻大?
提示:甲图中斜率表示导体电阻的倒数,所以RⅠRⅡ。
活动2:图丙和图甲、图乙中的I-U图象有什么不同?
提示:图丙中的为曲线,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图甲、乙中的为直线,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活动3:根据图丙中的I-U图象如何计算电阻?
提示:根据R=,可以用图线上某点的横坐标值和纵坐标值来计算该点对应的电阻。
活动4:讨论、交流、展示,得出结论。
(1)伏安特性曲线
①伏安特性曲线的概念:用纵坐标表示电流I,用横坐标表示电压U,这样画出的导体的I-U图象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②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欧姆定律适用的元件,如金属导体、电解液导体。
③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曲线;欧姆定律不适用的元件,如气态导体(如日光灯管、霓虹灯管中的气体)和半导体元件。
④注意:像电动机一样,不能用R=计算电阻的元件,称为非纯电阻元件。电流通过这类元件时,除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外,还转化为机械能、光能、化学能等。日光灯、霓虹灯既是非纯电阻元件,也是非线性元件。非线性元件也可能是纯电阻元件。比如白炽灯是非线性元件,但是是纯电阻元件。线性、非线性元件与纯电阻、非纯电阻元件分类方式不同,没有必然关联。
(2)U-I图象与I-U图象
①坐标轴意义不同:I-U图线为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表示电流I随电压U的变化规律,横轴表示U为自变量,纵轴表示I为因变量;U-I图线的横轴表示电流I,纵轴表示电压U。
②图象上任意一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的意义不同:如图甲中,R1>R2;而在图乙中R2>R1。
(3)非线性元件电阻的确定
如图所示,非线性元件的I-U图线是曲线,导体电阻Rn=,即电阻等于图线上点(Un,In)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而不等于该点切线斜率的倒数。
例2 如图所示为一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电压U和电流I。图线上点A的坐标为(U1,I1),过点A的切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I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1时,电阻等于(  )
A. B.
C. D.
I-U伏安特性曲线上某点的电阻是该点斜率的倒数吗?
提示:不一定,对于线性元件是,对于非线性元件就不是。
[规范解答] 伏安特性曲线是非线性元件,图象中某点的电阻等于图线上点(Un,In)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故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1时,电阻等于,B正确,A、C、D错误。
[完美答案] B
(1)小灯泡是纯电阻元件,电阻的定义式R=是可以用的。但是注意它是非线性元件,R≠。
(2)若伏安特性曲线为曲线,则I-U曲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无意义。
 (多选)某同学做三种导电元件的导电性实验,他根据所测数据,分别绘制了三种元件的I-U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乙图象是正确的
B.甲、丙图象是曲线,肯定误差太大
C.甲、丙为非线性元件,乙为线性元件
D.甲、乙、丙三个图象都可能是正确的,并不一定有较大误差
答案 CD
解析 由于三种导电元件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的,故其I-U图象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故C、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