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那些我们铭记的瞬间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
每个人都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
说课过程
选题缘由
1
板书设计
4
教材分析
2
预设效果
5
教学过程
3
选
题
缘
由
为 什 么 选 择 这 一 课
1.1 礼献祖国70周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1.2 致敬伟人
“港人治港要有个界限和标准,就是说必须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
——邓小平
诞辰115周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1.3 澳门回归20周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1.4 2019年微博热搜
工作回顾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热搜
1.5 回归课堂(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
知识现状
身心水平
具备基本历史素养
好奇心重
求知欲强
掌握不全面
感性 > 理性
初二年级学生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62%
38%
教
材
分
析
《 中 国 历 史 》 八 年 级 下 册
2.1 在教材中的地位
工作回顾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八年级下册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香港和澳门回归是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本单元主题是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香港和澳门回归是祖国统一的核心内容。
部编教材集中体现了新时代的国家意志
2.2 课程标准
1、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
2、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2.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goal
知道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过程;
通过梳理知识点,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通过分析多种材料提高学生史料阅读与分析能力,提高史证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通过三个人物铭记的瞬间,感知个人与国家命运同在的家国情怀;
通过呈现统一路上国家的坚持与努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goal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2.4 教学重难点
hard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及其意义
重
教
学
点
教
学
难
点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基本史实
引导学生感知个人与国家命运同在的家国情怀
体会统一路上国家的坚持与努力,增强民族自信心
教法:
情境创设法 问题探究法
史料分析法
学法:
情境感知法 合作探究法
史论结合法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教
学
过
程
课 堂 呈 现
3.1 教学过程
我们经历的瞬间
(约2分钟)
我们铭记的瞬间
兴邦之土,点滴必争
治国之策,虽艰必行
复兴之路,风雨同行
(约35分钟)
我们期待的瞬间
(约3分钟)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3.2 我们经历的瞬间——导入新课
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钱穆《国史大纲》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2019年国庆大阅兵
2019年女排夺冠
2001年申奥成功
1997年
香港回归
1981年
女排首次夺冠
2001年加入WTO
1971年
重返联合国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1949年至2019年国家发展的“那些瞬间”,呼应本课主旨“每个人都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突破教学难点。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壹 兴邦之土,点滴必争
贰 治国之策,虽艰必行
叁 复兴之路,风雨同行
回归前艰辛
回归时坚持
回归后坚守
每个人都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
课魂:
家国同在,携手并进
个人瞬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那十年(1963年—1973年)里面,我在湾仔要饭……在这个过程里面常常会问,我又不是白皮肤,我是黄皮肤,可是我没能告诉人家,我是中国人。
——惠英红
十年里,为什么她没能告诉人家,我是中国人?
一、兴邦之土,点滴必争
香港、澳门、台湾
问题的由来
学生参与回顾
设计意图:通过事例感知家国情怀,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回顾历史,明确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二、治国之策,虽艰必行
“一国两制”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历史根源明确解决之道“一国两制”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一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资本主义制度
前提
补充
自主学习:什么“一国两制”?
两制
社会主义制度
主体
不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设计意图:落实教材知识,突出教学重点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合作探究
全班分组学习,领取资料卡,根据材料卡讨论:
治国之策在制定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治国之策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课堂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制定过程之艰难
实践过程之艰难
1955年 毛泽东提出“和平解放台湾”
1963年 周恩来总结“一纲四目”
1979年 全国人大常委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81年 叶剑英“叶九条”
1983年 邓小平说:台湾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
1984年 人大通过“一国两制”的政策
费时长
耗人力
关于和平统一:
美国希望国共继续内战并一直支持台独势力
局势紧
挫折多
点滴必争:
三次失败
1982年谈判对象:
“铁娘子”
对手强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过程:
谈判22轮(历时两年)
小插曲:安文彬为两秒同英国人谈判16轮
时间长
过程难
资料一
资料二
设计意图:
通过研读历史材料,锻炼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能力;
通过呈现“一国两制”制定、实践之艰难,感知国家在统一路上的努力,增强制度自信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谈判焦点
主权问题
中国:国防外交必须由中央直接管辖掌握,中央一定要在香港驻军
撒切尔:“三个条约有效论”
邓小平:主权问题不容谈判
英国:不要派解放军驻守香港
英国提出“以主权换治权”
中国:制度问题一国两制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统一路上国家的坚持,增强民族自信心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1982年9月
1984年12月
1997年7月1日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设计意图:梳理时间线,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铭记瞬间
视频(1分05秒)
设计意图:情感升华,突破教学难点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回顾中国近现代史,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
材料一: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 …….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中英双方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
材料二: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撒切尔夫人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研读历史材料能力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国际地位提高
“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指导
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设计意图:总结答案,呼应本课主旨中的“国家发展”;突出教学重点“一国两制”
根本原因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签署《中葡联合声明》
1987年4月
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
设计意图:梳理时间线,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设计意图:落实教材知识点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回来吧,就差你一个!》
历史意义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三、复兴之路,风雨同行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2006年起
香港超越东京、伦敦
成为全球第三大融资中心
香港自1995年起
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1997年—2016年
香港本地生产值1.37万亿增至2.49万亿
年均增长3.2%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
英文名: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全长:55公里
设计寿命:120年
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
开工时间:2009年12月15日
通车时间:2018年10月24日
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海底隧道
艰难沉管瞬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我其实早就感觉是不仅是一座桥了,我们这个团队,在这投入,有些都十多年了,有从30多岁到40多岁,有的从20多岁到30多岁,我觉得应该是和他的人生,和我们的人生分不开的一个事业。
——林鸣
设计意图:通过事例感知家国情怀,突破教学难点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设计意图:
展示70年风雨同行,点明课魂:家国同在,携手并进。
70年风雨同行
视频(1分47秒)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然而……这条同行之路……坎坎坷坷……
2003年~
2004年~
2011年~
2014年~
“反对基本法”
“占中”
“港独”
设计意图:升华情感,烘托主题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8月
四处滋扰
暴力升级
将香港推入危险边缘
7月
制造事端
公然辱国
触碰“一国两制”底线
6月
包围警总
冲击立法会
肆意挑战管治权威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你不喜欢做香港人,你可以走!你不喜欢做中国人,你可以走!中国是我的国家,没有国哪有家?”
——香港市民
“在过去95天内,有110场暴力抗议,平民百姓成为严重的受害者,我呼吁停止暴力行为,暴力极端主义只会给香港留下无法弥补的伤痕。”
—香港妇女联合协进会主席何超琼
今年上半年香港经济表现已呈现自2009年以来的最差状态。持续不断的暴力事件严重影响香港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
——央视新闻
“中央为什不动手平息事态?”
“中央为什么不直接出手干预香港经济?”
——内地网友
试一试运用今天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畅所欲言,时政回归历史课堂
3.3 我们铭记的瞬间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林郑月娥指出,面对近数月的社会纷争,香港更加应该坚守“一国两制”的原则。
2019年9月25日
3.4 我们期待的瞬间——课堂结尾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岂容暴力乱港,众盼止暴制乱!
设计意图:升华情感,烘托主题
一个更加美好的香港
我们期待的瞬间
我们期待的瞬间
一个更加繁荣的澳门
我们期待的瞬间
一个统一团结的祖国
一个强大繁荣的国家
谨以此课
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画一画
小要求:
简笔画版图
标出港澳台
写祝福语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培养爱国情怀
板
书
设
计
黑 板 留 痕
4.1 板书设计
工作回顾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兴邦之土,点滴必争
香港、澳门、台湾
二、治国之策,虽艰必行
一国两制
1、艰难:制定、实践
2、回归:1997.7.1
1999.12.20
三、复兴之路,风雨同行
预设效果
预
设
效
果
我 的 期 待
5.1 预设效果
工作回顾
选题缘由
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预设效果
预设效果
知识获取
能力锻炼
情感升华
一国两制的内涵
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过程
结合历史知识理性分析时政
强化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感知个人与国家命运同在
相信祖国、祝福祖国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