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名校模拟】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课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真题+名校模拟】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课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02 17:0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2019·孝感·真)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2.(2019·湘西·真)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描述的
A.赵州桥 B.长城 C.丝绸之路 D.大运河
3.(2019·南京·真)唐太宗、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材料陈述的是( )
A.诸子百家争鸣 B.大运河的开通 C.中外交流频繁 D.都市生活繁华
4.(2019·苏州·真)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5.(2019·德州·真)当你看到“及第”“进土”“状元”“连中三元”这些词语时,你会想到以下哪种制度?( )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6.(2019·菏泽·真)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的人工水道(右图)。这一伟大工程( )
A.中心是①——长安
B.最南端到达②——今天的扬州
C.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
D.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7.(2019·内江·真)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是(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8.(2019·临沂·真)下列哪一史实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
A.隋文帝灭掉陈朝 B.隋朝创立科举制 C.隋朝统一度量衡 D.隋朝开通大运河
9.(2019·南通·真)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材料主要体现出科举制的特点是( )
A.注重门第家世 B.取士方式多样 C.关注道德品质 D.公开公平竞争
10.(2019·南通·模拟)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 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
11.(2019·贺州·模拟)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 )
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便利人们游玩江南
C.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加快了隋朝的灭亡
12. (2019·东明·模拟).隋与秦的统治相似之处有( )
①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统一 ②都创立或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 ③都兴建了重大工程,影响深远 ④严刑酷法重役,导致农民起义而被推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3.(2019·唐山·模拟).公元618年,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今扬州)自觉大势已去,揽镜自照,无奈哀叹:“好头颅,不知谁当斩之!”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得的正确结论是( )
A.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B.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实现了统一
C.隋朝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联系 D.隋炀帝酷虐残暴,隋朝行将灭亡
14.(2019·西安·模拟).下列各项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是( )
A.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全国统一 B.繁荣而短暂
C.统治者下分残暴 D.开凿了大运河
15.(2019·兖州·模拟).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16.(2019·菏泽·模拟).历史事件的考证需要多角度,这样才能准确地认识历史全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1)请正确填写示意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
A: ;
B: ;
C: 。
(2)观察示意图,其中通济渠连接的两大水系是 和 。
材料二:阅读下列评论隋朝大运河的几首古诗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首诗对大运河的评价比较客观?说一说你的理由。
材料三: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Grand Canal)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水系,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材料四:隋朝时,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
(4)阅读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说说大运河申遗的理由。(至少两条)

17.(2019·新疆·模拟).“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倡导仁爱和谐,契合了现代中国人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更符合世界人民和平共处的永恒理想。以下一些资料是新华中学的同学们收集到的,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西晋灭亡后,中国发生了大分裂,形成了“东晋十六国”的局面……隋文帝杨坚也因其锐意改革、为君勤俭而创建了一个政治稳固、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
——《三鉴斋——隋朝的统一与开皇之治》
请回答:
(1)隋文帝采取的哪些措施促使“开皇之治”局面的形成?


(2)“开皇之治”是历史上著名的盛世,表现在哪些方面?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3)概括隋炀帝的哪些行为激化了国内矛盾,激起了农民起义,最终导致隋朝成为短命的王朝。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4)上述探究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有哪些借鉴作用?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5 CDCCC 6-10 DBADC 11-15AADBC
16.(1)A:涿郡;B:洛阳;C:余杭。
(2)黄河与淮河。
(3)第三首诗更客观。因为前两首诗只是强调了大运河导致隋朝的灭亡,而第三首诗既写了大运河让隋亡,又强调了大运河的重要作用,比较客观。
(4)理由: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大运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7.(1)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2)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隋文帝统治二十多年间,人口有大幅度增长。隋朝在长安、洛阳一带修建了许多大仓库,储积粮食、布匹,据史书记载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3)隋炀帝依靠隋文帝的积累,自恃国家富强,便骄奢淫逸,不恤民力,大肆兴役,如开运河,修长城,筑宫室,乐巡游,接二连三地发动战争,而且操之过急,多项工程同时进行,从而激化了国内矛盾,激起了农民起义。
(4)要注重经济的发展,要加大改革的力度,要注重减轻百姓的负担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