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 含答案
满分7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对下列各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只麻雀的质量约3kg?
B.?成人正常行走的步长约50mm
C.?某中学生的质量约60kg?????????????????????????????? D.?人体的正常温度约为36℃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42℃?B.?我国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0g
C.?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7m??D.?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20s
3.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一块质量为0.79kg棱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 ( )
A.1% B.10% C.90% D.99%
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根据下表中一些气体密度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合理的是( )
一些气体的密度(0℃,标准大气压)
物质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
密度/(kg·m3) 1.25 1.43 1.98 0.09
A. 20 kg B. 200 kg C.1000kg D.2.0×105kg
5.关于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
B.潮湿的物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只在左盘垫一张纸即可
6.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
A.把纸撕成碎片 B.冰熔化成水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D.把铁丝烧红
7.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 ℃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 ℃时液体的体积比5 ℃时的大
D.由1 ℃升高到8 ℃,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8.下列情况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铁化成铁水 B、把石块放到太空中
C、把菜刀表面磨光滑 D、把铁丝拉长
9.水银温度计中密封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支温度计测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 D、水银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10.宇航员从月球上采集一块矿石,带回地球后,这块矿石一定不变的是( )
A.位置 B.状态 C.温度 D.质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1.一水桶内结满了冰,且冰面恰好与桶口相平,此时冰与桶的总质量为22kg,当冰完全熔化后,需要向桶内倒入2L的水,水面才正好与桶口相平,则桶的容积为_________m3,桶的质量为 _________kg(己知ρ冰=0.9×103kg/m3,ρ水=1.0×103kg/m3)
12.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实心球是 (填“A”或“B”)球,它的密度为_________ kg/m3.
13.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 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 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 g,石块的密度为 g/cm3。(ρ水=1.0×103kg/m3)
14.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液体密度为 g/cm3,容器质量为 g。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cm3 5.8 7.9 16.7 35.1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 10.7 12.8 21.6 41.0
15.我国北方的冬天,若水管保护不好,往往会发生水结冰而冻裂水管的现象,原因是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房间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是依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 。(均选填“大”或“小”)
16.一个质量为60 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宇航员的体积是 m3。
17.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玉镯的质量是 g。用量杯测得玉镯的体积是20 cm3,则玉镯的密度是____kg/m3。
三、实验探究题(每题6分,共18分)
18.小刚为了测量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__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侧调节,横梁平衡后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g;
(2)在量筒中注入15mL水,系上细线后将矿石放入量筒,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cm3;
(3)根据以上数据算得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kg/m3;
(4)假如细线的体积不能忽略,所测矿石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大”或“小”)。
19.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所用天平如图甲所示,配备的砝码有100 g、50 g、20 g、10 g、5 g等。
请填写下列空格:
(1)调节天平时应将_______移至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 (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 g左右。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 g、50 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 _______g砝码,试加上其他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4)图乙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_______。
20.小明测量南京雨花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__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端调,使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_______g。
(3)将雨花石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10cm3,则雨花石的密度是_____kg/m3。
(4)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丙中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雨花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ρA______(“>”、“=”、“<”)ρB
四、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21.目前国际上酒的度数表示法有三种,其中一种称为标准酒度,是指在温度为20 ℃的条件下,每100 mL酒液中所含酒精量的毫升数,我国也使用这种表示法,它是法国著名化学家盖·吕萨克制定的,又称盖·吕萨克酒度。蒸馏出来的酒液需要进行勾兑,勾兑一方面是为了保障酒的品质,另一方面可以调整酒的度数,若现有60度和30度的酒液各若干,酒液中的微量元素忽略不计。求:(已知ρ酒精=0.8×103 kg/m3,ρ水=1.0×103 kg/m3,不考虑酒液混合后体积的改变)
(1) 60度酒液的密度。
(2)如果用这两种酒液进行勾兑,获得42度、1000 mL的酒液,那么需要这两种酒液各多少毫升。
22.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 cm2、高为10 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00 g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g/cm3?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液体的质量是多少?
(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沉入容器底,待液体溢尽,擦干容器壁,测得总质量为660 g;则小球的密度为多少?
答案
1-10. CCBBCA CCAD
11.0.02 4
12.A,8×103kg/m3
13.30 3
14.1 4.9
15.小 小
16.不变 0.06
17.60.4 3.02×103
18.(1)水平;右;27;(2)10;(3)2.7×103;(3)小
19.(1)游码 平衡螺母 (2)BAC (3)50
(4)在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20.水平 左 31.4 3.14×103 >
21.(1)设60度酒液的密度为ρ,
则ρ===0.88 g/cm3=0.88×103 kg/m3。
(2)设需要60度酒液的体积为V,
根据题意有=0.42,
解得V=400 mL;
需要30度酒液的体积:V′=1000 mL-V=1000 mL-400 mL=600 mL。
22.解:(1)由乙图可知,容器的质量为m容器=100 g,液体体积为V液=200 cm3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300 g,则液体的质量m液=m总-m容器=300 g-100 g=200 g,液体的密度为ρ===1 g/cm3。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时,液体的体积:V液′=V=Sh=50 cm2×10 cm=500 cm3,则液体的质量m液′=ρV液′=1 g/cm3×500 cm3=500 g。
(3)根据题意可知,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m溢=m容器+m液+m球-m总=100 g+500 g+100 g-660 g=40 g,则小球的体积V球=V溢===40 cm3,则小球的密度ρ球===2.5 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