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 提升题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 提升题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1-02 10:0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电容器及其电容)下列关于电容器和电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容器A的体积比B大,说明A的电容一定比B的大
B.对于确定的电容器,其带的电荷量与两板间的电压(小于击穿电压且不为零)成正比
C.无论电容器的电压如何变化(小于击穿电压且不为零),它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压比值恒定不变
D.电容器的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其大小与加在两板上的电压无关
答案 A
解析 电容器的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其大小与电容器的体积、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均无关,A错误,D正确。对于确定的电容器,由C=可知,它所带的电荷量与两板间的电压成正比,即二者比值恒定不变,B、C正确。
2.(电容的定义式)(多选)下列是描述对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其电荷量Q、电压U、电容C之间相互关系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D
解析 电容器的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决定的,与电容器的电荷量Q的大小和两极板间的电压U的大小无关,不能认为C与Q成正比,与U成反比,故D正确,A、B错误。而C图告诉我们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极板间的电压成正比,其比值即电容器的电容,故C正确。
3.(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与击穿电压)(多选)某电容器上标有“1.5 μF 9 V”字样,则该电容器(  )
A.所带电荷量不能超过1.5×10-6 C
B.所带电荷量不能超过1.35×10-5 C
C.所加电压不应超过9 V
D.该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9 V
答案 BC
解析 电容器上标出的电压为额定电压,即电容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击穿电压大于额定电压,故C正确,D错误。而由C=可得,Q=CU,当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恰为9 V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Q=1.5×10-6×9 C=1.35×10-5 C,若所带电荷量超过这个值,电容器电压会超过额定电压,有降低寿命甚至损坏的危险,A错误,B正确。
4.(电容器的充放电)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关于平行板电容器的充、放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
B.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负电
C.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
D.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负电
答案 A
解析 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相连而带正电,A正确,B错误;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放电,放电结束后上、下极板均不带电,C、D错误。
5.(平行板电容器)有两个平行板电容器,它们的电容之比为5∶4,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之比为5∶1,两极板间距离之比为4∶3,则两极板间电压之比和电场强度之比分别为(  )
A.4∶1 1∶3 B.1∶4 3∶1
C.4∶1 3∶1 D.4∶1 4∶3
答案 C
解析 由U=得,===,又由E=得,===,所以C正确。
6.(电容器的动态分析)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B与一台灵敏静电计相接。极板A接地,下列操作中可以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的是(  )
A.极板A上移
B.极板A右移
C.极板间插入一定厚度的金属片
D.极板间插入一云母片
答案 A
解析 静电计测量的是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荷量保持不变。由C=可得电压U=,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可知,通过减小极板正对面积S、增大板间距d和减小板间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可以减小电容器的电容,从而增大板间电压U,故只有A项是正确的。
7.(电容的定义式)有一充电的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为3 V,所带电荷量为4.5×10-4 C,此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少?将电容器的电压降为2 V,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少?所带电荷量变化多少?
答案 1.5×10-4 F 1.5×10-4 F 减少1.5×10-4 C
解析 由C=,得C= F=1.5×10-4 F,
电容器电压降为2 V,电容不变,仍为1.5×10-4 F,
此时所带电荷量为
Q′=CU′=1.5×10-4×2 C=3×10-4 C,
所带电荷量减少ΔQ=Q-Q′=1.5×10-4 C。
B组:等级性水平训练
8.(电容器应用)如图所示是测定液面高度h的电容式传感器示意图,E为电源,G为灵敏电流计,A为固定的导体芯,B为导体芯外面的一层绝缘物质,C为导电液体。已知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为:电流从左边接线柱流进电流计,指针向左偏。如果在导电液体的深度h发生变化时观察到指针正向左偏转,则(  )
A.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增加,液体的深度h在增大
B.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减小,液体的深度h在增大
C.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增加,液体的深度h在减小
D.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减小,液体的深度h在减小
答案 D
解析 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说明流过电流计G的电流由左向右,则导体芯A所带电荷量在减小,由Q=CU可知,芯A与液体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则液体的深度h在减小,故D正确。
9.(电容的定义式和决定式)板间距为d的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1,板间电场强度为E1。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2Q,板间距变为d,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U2,板间电场强度为E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2=U1,E2=E1
B.U2=2U1,E2=4E1
C.U2=U1,E2=2E1
D.U2=2U1,E2=2E1
答案 C
解析 由C=和C=及E=得,E=,电荷量由Q增为2Q,板间距由d减为,得E2=2E1;又由U=Ed可得U1=U2,故A、B、D错误,C正确。
10.(综合提升)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正检验电荷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φ表示P点的电势,Ep表示正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正极板保持不动,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l0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各物理量与负极板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电容器的电容C=,两板间距随负极板向右平移而逐渐减小,电容C与d成反比,故C与x呈非线性关系,A错误;电容器与电源断开后,电荷量不变,根据E=,U=,C=,可知E=,保持不变,B错误;负极板接地,电势为零,P点的电势φ等于P点到负极板的电势差,即φ=El,E不变,x增大,l线性减小,φ线性减小,C正确;由Ep=qφ可知,Ep随φ的变化而变化,即Ep随x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
11.(综合)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两板间的P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  )
A.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
B.P点的电势将降低
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少
D.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极板所带电荷量将增大
答案 B
解析 上极板上移,板间距离增大,根据E=知,电场强度减小,由F=qE得,油滴受电场力减小,故油滴向下运动,A项错误;P点的电势与下极板距离x的关系为φP=Ex,x不变,E减小,φP降低,B项正确;油滴的电势能Ep=-φPq,φP降低,故Ep增大,C项错误;电容器的电容C=减小,由Q=CU得极板所带电荷量将减小,D项错误。
12.(电容的定义式)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使它每板电荷量从Q1=30×10-6 C增加到Q2=36×10-6 C时,两板间的电势差从U1=10 V增加到U2,求:
(1)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多大?
(2)U2为多少?
(3)如要使两极板电势差从10 V降为U2′=6 V,则每板需减少多少电荷量?
答案 (1)3 μF (2)12 V (3)1.2×10-5 C
解析 (1)电容器的电容
C== F=3×10-6 F=3 μF。
(2)因为电容器的电容不变,所以
U2== V=12 V。
(3)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得,C=,要求两极板间电势差降为6 V,则每板应减少的电荷量为
ΔQ′=CΔU′=3×10-6×(10-6) C=1.2×10-5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