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多选)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 Ω、R3=5 Ω,R1两端的电压为6 V,R2两端的电压为12 V,则( )
A.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
B.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
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
D.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4 V
答案 ABC
解析 电路中电流I== A=0.6 A,A正确;R2阻值为R2== Ω=20 Ω,B正确;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U=I(R1+R2+R3)=21 V,C正确;电阻R3两端的电压U3=IR3=0.6×5 V=3 V,D错误。
2.(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变化特点)(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
B.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
C.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也增大
D.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其他支路不变),则总电阻一定减小
答案 ABC
解析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各支路中的任意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要小,且任一支路电阻增大时(其他支路不变),总电阻也增大,所以A、B、C正确,D错误。
3.(伏安法测电阻)甲、乙两图分别为测灯泡电阻R的电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接法叫电流表外接法,乙图的接法叫电流表内接法
B.甲中R测>R真,乙中R测C.甲中误差由电压表分流引起,为了减小误差,应使R?RV,故此法测小电阻好
D.乙中误差由电流表分压引起,为了减小误差,应使R?RA,故此法测大电阻好
答案 B
解析 题图甲采用电流表外接法,题图乙采用电流表内接法,A正确;题图甲由于电压表的分流导致电流的测量值偏大,由R=可知,R测<R真;R越小,电压表分流越小,误差越小,因此这种接法适合测小电阻。题图乙由于电流表的分压导致电压的测量值偏大。由R=可知,R测>R真;R越大,电流表的分压越小,误差越小,因此这种接法适用于测大电阻,B错误,C、D正确。
4.(电表的改装)(多选)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装的原理是串联电阻有分压作用
B.改装成电压表后,原电流表本身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也随着变大了
C.改装后原电流表自身的电阻也增大了
D.改装后使用时,加在原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的最大值不变
答案 AD
解析 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原理是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故A正确;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后Rg、Ig、Ug均不变,故B、C错误,D正确。
5.(电压表的改装)电流表的内阻Rg=200 Ω,满偏电流Ig=500 μA,现欲把此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
A.应串联一个0.1 Ω的电阻
B.应并联一个0.1 Ω的电阻
C.应串联一个1800 Ω的电阻
D.应并联一个1800 Ω的电阻
答案 C
解析 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应串联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U′=U-Ug=1.0 V-200×500×10-6 V=0.9 V,串联的电阻阻值为R==1800 Ω。
6.(电流表的改装)有一个量程为0.5 A的电流表,与阻值为1 Ω的电阻并联后通入0.6 A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若将该电流表的量程扩大为5 A,则应________联一个阻值为________ Ω的电阻。
答案 并 0.056
解析 电流表内阻Rg= Ω=0.5 Ω,当改装成5 A量程电流表时,Ig′=0.5 A,并联电阻分流IR=(5-0.5) A=4.5 A,所以分流电阻R=== Ω≈0.056 Ω。
7.(电表的改装)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g=120 Ω,满偏电流Ig=3 mA,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6 V的电压表,应串联多大的电阻?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3 A的电流表,应并联多大的电阻?
答案 1880 Ω 0.12 Ω
解析 设串联电阻的阻值为R,则
Ug=IgRg=3×10-3×120 V=0.36 V,
UR=U-Ug=6 V-0.36 V=5.64 V。
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关系可得
R=Rg=×120 Ω=1880 Ω。
设应并联电阻的阻值为R,则其分担的电流为
IR=I-Ig=3 A-3×10-3 A=2.997 A。
根据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配关系可得
R=Rg=×120 Ω≈0.12 Ω。
B组:等级性水平训练
8.(串、并联电路综合)如图所示,变阻器的总电阻为R,导线电阻不计,当它的滑片P从左端向右端移动时,A、B间的电阻变化情况是( )
A.减小 B.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D
解析 当滑片在最左端或最右端时,A、B两点间的电阻均为0,当滑片在中间时,A、B间的电阻最大,故选D。
9.(串、并联电路的综合)如图所示,每个电阻的阻值都是2 Ω,电流表内阻不计,在B、C间加6 V电压时,电流表的示数是( )
A.0 B.1 A C.2 A D.3 A
答案 B
解析 将电路图改成如图所示形式。
I总=== A=2 A,每一支路电流均为1 A。
10.(串、并联电路综合应用)(多选)一个T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 Ω,R2=120 Ω,R3=40 Ω。另有一电压为100 V的测试电源,则( )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 V
答案 AC
解析 当c、d端短路时,等效电路如图甲所示,
R123=R1+=40 Ω,同理可知当a、b端短路时,R213=R2+=128 Ω,A正确,B错误;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根据欧姆定律得I== A=2 A,所以Ucd=IR3=80 V。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等效电路如图丙所示,根据欧姆定律得I′== A= A,所以Uab=I′R3=25 V,C正确,D错误。
11.(电表的改装)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 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02 A;R1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R2的阻值等于电流表内阻的2倍。若用电流表A的表盘刻度表示流过接线柱1的电流值,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4 A
B.将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2 A
C.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6 A
D.将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每一小格表示0.01 A
答案 C
解析 当接线柱1、2接入电路时,R1与电流表并联,由于R1=,可知流过R1的电流为流过电流表电流的2倍,所以1、2接线柱间的电流为流过电流表电流的3倍,所以每一小格表示0.06 A,故A、B错误;当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电流表与R1并联,然后再与R2串联,串联电阻对电流无影响,与1、2接入电路的效果一样,所以每一小格表示0.06 A,C正确,D错误。
12.(伏安法测电阻)用伏安法测电阻,当被测电阻的阻值不能估计时,可采用试触的办法,如图所示,让电压表一端接在电路上a点,另一端先后接到b点和c点。注意观察两个电表的示数,若电流表的示数有显著变化,则待测电阻的阻值跟________表的内阻相差不大,电压表的两端应接在a和________两点。若电压表的示数有显著变化,则待测电阻的阻值跟________表的内阻可比拟,电压表应接在a和________两点。
答案 电压 c 电流 b
解析 若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较大,即说明电压表的内阻不是很大,则待测电阻的阻值跟电压表的内阻相差不大,应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即电压表的两端应接在a和c两点;若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说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较明显,即电流表的内阻与待测电阻可比拟,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即电压表应接在a、b两点。
13.(电表改装综合)如图所示是一个电流表、电压表两用的电路,电流表G的量程是100 μA,内阻是1000 Ω。电阻 R1=0.1 Ω,R2=99 kΩ,当双刀双掷开关合到a、b上时,电流表改装成什么表?其量程是多少?当双刀双掷开关合到c、d上时,电流表改装成什么表?其量程是多少?
答案 电流表 1 A 电压表 10 V
解析 当开关合到a、b上时,电路转换成图甲所示的电路,此时小电阻R1与电流表G并联,R1起分流作用,可作为大量程电流表使用。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有:(I-Ig)R1=IgRg。电流表量程为
I== A≈1 A
当开关合到c、d上时,电路转换成图乙所示的电路,此时大电阻R2与电流表G串联,R2起分压作用,所以电流表G已改装成电压表,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电压表量程为:U=Ig(Rg+R2)=0.0001×(1000+99000) V=10 V。
14.(串、并联电路综合)如图所示电路,R1=R2=4 Ω,R3=R4=2 Ω,UAB=6 V,求:
(1)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不计电流表的内阻);
(2)R1与R4两端的电压之比。
答案 (1)1.5 A 1.0 A (2)1∶2
解析 (1)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R1、R2、R3三个电阻并联的总电阻设为R并,则有:=++,得R并=1 Ω。
电路的总电流I== A=2 A。
并联部分的电压U并=IR并=2×1 V=2 V。
通过R1、R2、R3三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
I1== A=0.5 A,I2== A=0.5 A,
I3== A=1.0 A。
由图可知,电流表A1的示数是通过R2与R3的电流之和,则有
IA1=I2+I3=0.5 A+1.0 A=1.5 A。
电流表A2的示数是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和
则有IA2=I1+I2=0.5 A+0.5 A=1.0 A。
(2)因为UAB=U并+U4,所以R4两端的电压为:
U4=UAB-U并=6 V-2 V=4 V,
U1=U并=2 V,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