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第二章 第7节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课后作业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第二章 第7节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课后作业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1-02 15:0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把R由2 Ω改变为6 Ω时,电流强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电源的内电阻应为(  )
A.4 Ω B.8 Ω
C.6 Ω D.2 Ω
答案 D
解析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I(R+r),当R=2 Ω时,E=I(2+r);当R=6 Ω时,E=(6+r),解得r=2 Ω,故选D。
2.(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向可变电阻R供电,关于路端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电源电动势不变,所以路端电压也不变
B.因为U=IR,所以当I增大时,路端电压也增大
C.因为U=E-Ir,所以当I增大时,路端电压减小
D.若外电路断开,则路端电压为零
答案 C
解析 路端电压U=IR=E-Ir,因为I增大时,R减小,所以不能用U=IR判断路端电压的变化情况,根据U=E-Ir可知,当I增大时,路端电压减小,所以A、B错误,C正确;当外电路断开时,路端电压为E,D错误。
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0 mV,短路电流为40 mA。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 Ω的电阻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
A.0.10 V B.0.20 V C.0.30 V D.0.40 V
答案 D
解析 由已知条件得:E=800 mV。又因I短=,所以r== Ω=20 Ω。所以U=IR=R=×20 mV=400 mV=0.40 V,D正确。
4.(电源U-I图象的理解和应用)(多选)如图所示为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U-I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势E1=E2,短路电流I1>I2
B.电动势E1=E2,内阻r1>r2
C.电动势E1>E2,内阻r1>r2
D.当工作电流变化量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
答案 AD
解析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E=U+Ir。当I=0时电动势E等于路端电压U,即U-I图线和U轴的交点就是电源电动势,由题图知,两电源的电动势相等。当U=0时I=,U-I图线和I轴的交点就是短路电流,由题图知I1>I2,A正确;而r=,即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由题图知r15.(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有两个相同的电阻,阻值为R,串联起来接在电动势为E的电源上,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为I;若将这两个电阻并联,仍接在该电源上,此时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为,则该电源的内阻是(  )
A.R B. C.4R D.
答案 C
解析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两电阻串联时:I=,两电阻并联时:I=·,解得,r=4R。
6.(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应用)如图所示,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3 V,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1.8 V,则外电阻R与电源内阻r之比为(  )
A.5∶3 B.3∶5
C.2∶3 D.3∶2
答案 D
解析 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即E=3 V。S闭合时,U外=1.8 V,所以U内=E-U外=1.2 V,因U外=IR,U内=Ir,所以R∶r=U外∶U内=1.8∶1.2=3∶2。
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如图所示,已知R1=R2=R3=1 Ω。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读数为1 V;当开关S断开后,电压表的读数为0.8 V,则电源的电动势等于(  )
A.1 V B.1.2 V
C.2 V D.4 V
答案 C
解析 当S闭合时,I== A=1 A,故有E=I(1.5+r);当S断开时,I′==0.8 A,故有E=I′(2+r),解得E=2 V,C正确。
B组:等级性水平训练
8.(U-I图象)(多选)如图所示,图线甲、乙分别为电源和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用E、r表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E=50 V
B.r= Ω
C.当该导体直接与该电源相连时,该导体的电阻为20 Ω
D.当该导体直接与该电源相连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80 W
答案 AC
解析 由图象的物理意义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50 V,内阻r== Ω=5 Ω,故A正确,B错误;该导体与该电源相连时,导体的电压、电流分别为U=40 V,I=2 A,则R==20 Ω,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总=EI=100 W,故C正确,D错误。
9.(U-I图象)(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独立电源(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的路端电压与通过它们的电流I的关系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路端电压都为U0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
B.电流都是I0时,两电源的内电压相等
C.电源甲的电动势大于电源乙的电动势
D.电源甲的内阻小于电源乙的内阻
答案 AC
解析 甲、乙两图线的交点坐标为(I0,U0),外电路为纯电阻电路,说明当路端电压都为U0时,两电源的外电阻相等,故A正确;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大小表示电源内电阻的大小(电动势与短路电流的比值),图线甲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图线乙的斜率的绝对值,表明电源甲的内阻大于电源乙的内阻,故D错误;图线与U轴交点的坐标值表示电动势的大小,由图线可知,甲与U轴交点的坐标值比乙的大,表明电源甲的电动势大于电源乙的电动势,故C正确;电源的内电压等于通过电源的电流与电源内阻的乘积,即U内=Ir,因为电源甲的内阻较电源乙的内阻大,所以当电流都为I0时,电源甲的内电压较大,故B错误。故选A、C。
10.(非纯电阻闭合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30 V,内阻r=1 Ω,灯泡上标有“6 V 12 W”字样,直流电动机线圈电阻R=2 Ω,若灯泡恰好能正常发光,求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答案 36 W
解析 因灯泡正常发光,
所以I== A=2 A
U内=Ir=2×1 V=2 V
所以电动机两端电压为
UM=E-U内-U=30 V-2 V-6 V=22 V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
P机=UMI-I2R=22×2 W-22×2 W=36 W。
11.(综合提高)一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28 V,内阻r=2 Ω,电阻R1=12 Ω,R2=R4=4 Ω,R3=8 Ω,C为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C=3.0 pF,虚线到两极板距离相等,极板长L=0.20 m,两极板的间距d=1.0×10-2 m。
(1)若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则当其闭合后,求流过R4的总电量为多少?
(2)若开关S断开时,有一带电微粒沿虚线方向以v0=2.0 m/s的初速度射入C的电场中,刚好沿虚线匀速运动,求:当开关S闭合后,此带电微粒以相同初速度沿虚线方向射入C的电场中,能否从C的电场中射出?(要求写出计算和分析过程,g取10 m/s2)
答案 (1)6.0×10-12 C (2)不能,分析过程见解析
解析 (1)S断开时,电阻R3两端电压为:
U3=·E=×28 V=16 V
S闭合后,外电阻为:
R== Ω=6 Ω
路端电压为:U=·E=×28 V=21 V
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
U3′=·U=×21 V=14 V
则流过R4的总电量为:
ΔQ=CU3-CU3′=6.0×10-12 C。
(2)设微粒质量为m,电量为q,
当开关S断开时有:=mg
当开关S闭合后,设微粒加速度为a,则:
mg-=ma
设微粒能从C的电场中射出,则水平方向:t=
竖直方向:y=at2
由以上各式解得:y=6.25×10-3 m>
故微粒不能从C的电场中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