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 第一篇 第4课时 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35张ppt 2份word)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 第一篇 第4课时 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35张ppt 2份word)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2 12:16:48

文档简介

第一篇
生命科学
第4课时 生命活动的调节
1.[杭州中考]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 D )
A.菊花在秋天开花
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C.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
2.[泰安中考]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激素由外分泌腺分泌,对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B.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侏儒症的病因是幼年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少
3.兔的心脏受甲、乙两种神经支配,某学者为研究甲、乙两种神经对心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先测定正常情况下兔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甲神经或乙神经后的心率。实验结果如表中所示,据表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
( D )
实验处理
心率(次/min)
正常时
90
仅阻断甲神经
180
仅阻断乙神经
70
A.
甲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乙神经对心率没有明显影响
B.甲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乙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
C.甲、乙两种神经的作用相同,都是减缓心率
D.甲神经的作用是减缓心率,乙神经的作用是促进心跳加快
4.[咸宁中考改编]某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如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C )
(
图4-1
)A.a是手指肌肉,能接受刺激并产生收缩
B.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能使人感到烫
C.如果d被切断,人不会及时松手,但还是会感到烫
D.图中箭头表示“高温”能从a传到c,再从c传到e
【解析】
a是感受器,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肌肉是效应器;
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缩手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神经冲动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c至e的传导神经纤维被切断,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图中箭头传导的是神经冲动,而不是高温。
5.[深圳中考]建筑工人在户外工作时汗流浃背,下列关于人体的散热与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
B.散热大于产热
C.产热与散热不受大脑神经的控制
D.散热小于产热
【解析】
虽然户外工作时汗流浃背,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因此体温保持恒定。
6.[2018·台州]19世纪末,班廷在解剖尸体时,发现尸体的胰腺中布满了岛屿状的暗点,但在糖尿病人尸体胰腺里的暗点明显缩小。于是,他推测糖尿病可能与这些暗点的缩小有关。班廷取狗的胰腺切成碎片,研磨并加入生理盐水拌匀,制成提取液进行实验。
(1)若取10只患有糖尿病的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第一组每只注射10mL提取液;第二组每只应当注射__10mL生理盐水__。
(2)结合所学知识,糖尿病的发生与胰腺中岛屿状暗点分泌的__胰岛素__减少有关。
7.如图是人缩手反射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4-2
(1)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完成缩手反应的完整结构是__A→B→C→D→E__;如图的神经活动中,“缩手动作”和“感觉到热”这两个过程中首先发生的是
__缩手动作__。
(2)消防队员在灭火现场,为抢救被火灾围困的人员,有时会托住高温的物体,并坚持一段时间。此时是大脑参与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这说明大脑是__高级__神经中枢,它能控制__脊髓__中的较低级的神经中枢。
8.[2019·原创]“生命活动的调节”有关内容中某些科学概念或原理易混淆,请认真加以区别:
(1)含羞草受到碰触刺激将叶收缩下垂和手受到针刺将手缩回的根本区别是
__前者属于植物的应激性,不属于反射;后者是由神经调节的,属于反射__。
(2)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根本区别是__生长素是植物激素而生长激素是动物
激素__。
(3)侏儒症和呆小症的病因不同点是__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呆小症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__;症状不同点是__侏儒症患者智力正常但呆小症患者智力低下、反应迟钝__。
(4)脑和大脑的区别是__脑是一个总称,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大脑是脑的一部分__。
(5)反射与反射弧的区别是__反射是一种神经活动过程或动作;而反射弧是一种神经结构,由五部分组成;反射的过程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__。
(6)动物的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区别是__激素调节缓慢而持久,神经调节则快速而短暂,两者共同完成动物生命活动的控制和调节作用__。
(7)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是__非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小脑、脑干、脊髓)即可完成,可遗传,不会遗忘而消失;条件反射必须由大脑这个高经神经中枢参与才能完成,不可遗传,需不断强化以防减弱__。
9.[2018·金华丽水]2018年3月14日,患有“渐冻症”的杰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渐冻症”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引起的。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假如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当感受器接受信息刺激后将会
( A )
A.有感觉但不能运动
B.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C.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D.失去感觉同时不能运动
【解析】
“渐冻症”病人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正常,故病人有感觉。由于其传出神经元受损,冲动不能传导到达效应器,所以不能运动。
10.[青岛中考]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
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解析】
人体平衡与协调是由小脑控制的,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小脑;人体内的激素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含量不多;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
11.[宁波中考]某健康学生对自己的体温及其生活环境温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图4-3
(1)人体正常体温保持在__37__℃左右,由此可以判断图中__甲__表示该学生体温变化曲线。
(2)人的正常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主要依赖于__神经系统和激素__的精细调节。
【解析】
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体温的恒定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下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
12.[湖州中考]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__(待填)__。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__。
(2)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__排除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_。
(3)在“实验思路”②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是__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__。
(4)预测实验结果(在以下坐标中用示意曲线表示注射后的体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的名称):
图4-4
【答案】
(4)如答图所示。
第12(4)题答图
13.如图是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某种植物的根、芽、茎三种营养器官后,所测得的生长情况的曲线图,图中横坐标上的“M”是高一化学中将要学到的一种浓度表示法,叫摩尔浓度。根据图中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4-5
(1)促进根、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依次是__10-10、10-5__M。
(2)分析当生长素浓度为10-8M时,对根、芽、茎的作用,得出的结论是__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浓度要求是不同的,当生长素浓度为10-8M时,对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好但不适合茎、根的较快生长__。
(3)从三条曲线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__根__。
14.如图表示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
图4-6
(1)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__胰岛__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__降低__,恢复正常水平。另外,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也能影响胰岛素分泌。所以说,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__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__协调作用的结果。
(2)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可能形成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①在该探究方案中,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__甲鼠__。
②a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防止小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实验(或“控制无关变量”或“保证变量唯一”)__。
③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不能采取口服胰岛素的办法治疗糖尿病__。
④在理论上,为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__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实验(或设置重复组实验)__。(共35张PPT)
第4课时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的感应性(a)
1.植物的感应性: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植物的感应性是对环境的适应。
2.向性运动:植物体感受外界因素刺激后,植物体不能移动但某些器官发生移动的现象。如茎、叶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化性、向水性、向热性;茎的负向地性等。
3.感性运动: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如含羞草叶子受触碰后的运动。
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的区别:
①向性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感性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
②向性运动是生长运动,不可逆的,一般比较缓慢。感性运动发生比较快,消失后又恢复原状(容易在短时间内觉察到)。
【知识拓展】
二、植物的激素(a)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①达尔文通过植物向光性实验提出的植物体内存在某种物质使其产生向光性的推想;②温特进一步实验证明了这种物质的存在;③郭葛分离提取出了这种物质,并取名为生长素。
植物受到单侧光照射时,背光侧生长素分布更多,生长更快。
2.不同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激素名称
主要作用
生长素
加快细胞生长速率
赤霉素
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促进果实成熟
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①较低浓度时可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②过高浓度时可抑制生长(防治杂草)。
【知识拓展】
三、人体激素的调节(a)
人体内最基本的五大类激素及其作用:
腺体
激素
生理功能
缺乏或过多时的病症
甲状腺
______________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时分泌不足:__________
(智力低下)
分泌过多:________
食物中缺乏碘:_____________
_______
垂体
________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时分泌不足:_________
(智力正常)
幼年时分泌过多:__________
成年时分泌过多:___________
甲状腺
激素
生长激素
呆小症
甲亢
地方性甲状
腺肿
巨人症
肢端肥大症
侏儒症
胰腺中的胰岛
__________
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元合成和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
分泌过少:________
分泌过多:低血糖


睾丸
雄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卵巢
雌性激素
植物的生长素与人体的生长激素名称不同。
呆小症与侏儒症病因不同,表现也不同。
【知识拓展】
胰岛素
糖尿病
四、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a)
1.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单位——__________。

4-1
神经元
2.人体的神经系统的组成:
①脑的组成:脑是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位,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脑干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大脑是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
②脊髓: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4-2
神经冲动从物理学角度可理解为一种微弱的生物电流,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为“树突进、轴突出”。
“脑”≠“大脑”,大脑是脑的一部分,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知识拓展】
五、人体神经调节的过程(a)
1.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________。
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反射弧。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反射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先天形成,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
条件反射:后天形成,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反射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六、体温的调节(a)
七、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b)
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________调节和
______调节,其中________调节处于主导地位。
神经
激素
神经
类型一 植物的感应性
典例
[杭州中考]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A

4-3
【解析】
实验中没有进行胚芽鞘尖端和基部的对照实验,没有进行有无生长素的对照实验,没有进行生长素多少的对照实验。
跟踪训练
[杭州中考]研究植物的向性时,
小金设计了如图实验:在一个广口玻璃
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
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将玻璃瓶
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1~2天。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蚕豆种子的向光性
B.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

4-4
B
类型二 植物的激素调节
典例
[2018·杭州拱墅区二模]小金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生长素相关实验,由图示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

4-5
B
A.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单侧光有关
B.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C.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
D.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解析】
图示实验方案中,单侧光为控制相同的变量,无法起对照作用。不同的变量为琼脂块中是否富含生长素。
跟踪训练
化学物质2,4-D是最早应用的一种选择性除草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其配制成很稀的浓度,使植物体内的激素不足而死亡
B.配制成任意浓度均可除草,但太稀时除草效果较差
C.需2,4-D配制成较高浓度时才能起到除草的作用
D.2,4-D是一种植物生长素,高浓度时能促进植物生长
C
类型三 人体的激素调节
典例
[2018·杭州]如图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4-6
(1)乙曲线BC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时间段进行剧烈运动,容易影响胃肠器官的功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分析乙曲线,认为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__________。
(3)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物中的糖类消
化成葡萄糖后,大量吸收进入血液
该时段进行剧烈运动
会使骨骼肌中的血流量增大,消化器官中的血流量相应减少,
从而影响胃肠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不同意
甲是糖尿
病病人,体内胰岛素缺乏,血糖含量难以快速下降
【解析】
(1)饭后食物被消化,淀粉被消化为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血糖浓度明显上升。若在此时进行剧烈运动,血液会更多地分配给运动系统,因而会使得胃肠道供血不足从而影响消化。(2)随血糖含量降低,胰岛素分泌会减少。
跟踪训练
[茂名中考]用体重相近,发育正常且程度相似的甲、乙、丙三只雄性小狗进行实验,甲不作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几个月后分别测定其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如表所示(单位:μg/100mL血液)。下列对表格分析错误的是
( 
 )
激素名称



甲状腺激素
3
0.1
2.8
生长激素
6
5.8
0.1
D
A.
甲狗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乙狗切除的是甲状腺
C.丙狗切除的是垂体
D.手术后乙狗发育正常
类型四 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
典例
如图所示是神经元结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各题:

4-7
(1)写出图中序号所对应结构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④_________。
(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核
树突
轴突
树突→细胞体→轴突
→…(或②→③→④→…)
跟踪训练
如图为科学家研究后发现的几种动物的神经系统图解。完成并回答下列问题:

4-8
(1)图中三种动物中神经元不集中在一起而是遍布全身的动物是______(填字母)。
(2)三种动物从神经系统的进化角度来看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你可以推测,在脊椎动物中脑越大,该动物是否越高等____
________,请举出一实例来说明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或否)
大多数哺乳
动物的脑比鸟类脑更大,所以哺乳动物比鸟类更高等(或大象
脑比人脑大,但人比大象高等,合理即可)
A
类型五 人体神经调节的过程
典例
[宿迁中考]如图是反射与反射弧的图解,正确的是( 
 )

4-9
A.①是反射弧,②是反射
B.①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C.②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D.①是反射,②是反射弧
B
【解析】
图中表示出了反射的过程是:一定的刺激被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产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神经中枢;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所以②指的是神经中枢、①指的是反射弧、③指的是反射。
跟踪训练
[宿迁中考]如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4-10
A.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C.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e→d→a→b→c
D.若b处受损,即使其他部分正常,该反射也不能正常进行
【解析】
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B
类型六 体温调节
典例
[温州中考]白尾黄鼠是沙漠地
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
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
C.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D.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

4-11
C
【解析】
据图可知,该动物体温在35~40℃内波动,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在6时至9时体温开始上升,说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生物适应环境,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
跟踪训练
如图为正常温度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示意图,当外界高温时,人体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 
 )
【解析】
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人体皮肤血管收缩,皮肤中的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人体皮肤血管舒张,皮肤中的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4-12
D
当堂测评
高分作业第4课时 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生用书P10]
一、植物的感应性(a)
1.植物的感应性: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植物的感应性是对环境的适应。
2.向性运动:植物体感受外界因素刺激后,植物体不能移动但某些器官发生移动的现象。如茎、叶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化性、向水性、向热性;茎的负向地性等。
3.感性运动: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如含羞草叶子受触碰后的运动。
【知识拓展】
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的区别:
①向性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感性运动方向与刺激方向无关;
②向性运动是生长运动,不可逆的,一般比较缓慢。感性运动发生比较快,消失后又恢复原状(容易在短时间内觉察到)。
二、植物的激素(a)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①达尔文通过植物向光性实验提出的植物体内存在某种物质使其产生向光性的推想;②温特进一步实验证明了这种物质的存在;③郭葛分离提取出了这种物质,并取名为生长素。
植物受到单侧光照射时,背光侧生长素分布更多,生长更快。
2.不同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激素名称
主要作用
生长素
加快细胞生长速率
赤霉素
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促进果实成熟
【知识拓展】
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①较低浓度时可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②过高浓度时可抑制生长(防治杂草)。
三、人体激素的调节(a)
人体内最基本的五大类激素及其作用:
腺体
激素
生理功能
缺乏或过多时的病症
甲状腺
_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时分泌不足:__呆小症__
(智力低下)
分泌过多:__甲亢__
食物中缺乏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垂体
__生长激素_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时分泌不足:__侏儒症__
(智力正常)
幼年时分泌过多:__巨人症__
成年时分泌过多:_肢端肥大症
胰腺中的胰岛
__胰岛素__
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元合成和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
分泌过少:__糖尿病__
分泌过多:低血糖


睾丸
雄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卵巢
雌性激素
【知识拓展】
植物的生长素与人体的生长激素名称不同。
呆小症与侏儒症病因不同,表现也不同。
四、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a)
1.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单位——__神经元__。
图4-1
2.人体的神经系统的组成:
①脑的组成:脑是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位,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脑干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大脑是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
图4-2
②脊髓: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知识拓展】
神经冲动从物理学角度可理解为一种微弱的生物电流,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为“树突进、轴突出”。
“脑”≠“大脑”,大脑是脑的一部分,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五、人体神经调节的过程(a)
1.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__反射__。
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反射弧。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反射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五个部分:__感受器__、__传入神经__、__神经中枢__、__传出神经__、__效应器__。
2.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先天形成,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
条件反射:后天形成,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六、体温的调节(a)
七、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b)
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__神经__调节和__激素__调节,其中
神经__调节处于主导地位。
类型一 植物的感应性
典例
[杭州中考]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
图4-3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解析】
实验中没有进行胚芽鞘尖端和基部的对照实验,没有进行有无生长素的对照实验,没有进行生长素多少的对照实验。
跟踪训练
[杭州中考]研究植物的向性时,小金设计了如图实验:在一个广口玻璃瓶里放一些湿棉花,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摆放在瓶壁和湿棉花之间。将玻璃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并保持湿润,放置几天,待种子长出芽和根后,将玻璃瓶横着放置1~2天。观察种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B )
图4-4
A.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蚕豆种子的向光性
B.用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做实验,有利于蚕豆种子的萌发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芽与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能促进芽与根的生长
类型二 植物的激素调节
典例
[2018·杭州拱墅区二模]小金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生长素相关实验,由图示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B )
图4-5
A.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单侧光有关
B.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C.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
D.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解析】
图示实验方案中,单侧光为控制相同的变量,无法起对照作用。不同的变量为琼脂块中是否富含生长素。
跟踪训练
化学物质2,4-D是最早应用的一种选择性除草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将其配制成很稀的浓度,使植物体内的激素不足而死亡
B.配制成任意浓度均可除草,但太稀时除草效果较差
C.需2,4-D配制成较高浓度时才能起到除草的作用
D.2,4-D是一种植物生长素,高浓度时能促进植物生长
类型三 人体的激素调节
典例
[2018·杭州]如图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图4-6
(1)乙曲线BC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__食物中的糖类消化成葡萄糖后,大量吸收进入血液__。在该时间段进行剧烈运动,容易影响胃肠器官的功能,理由是__该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会使骨骼肌中的血流量增大,消化器官中的血流量相应减少,从而影响胃肠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__。
(2)某同学分析乙曲线,认为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__不同意__。
(3)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__甲是糖尿病病人,体内胰岛素缺乏,血糖含量难以快速下降__。
【解析】
(1)饭后食物被消化,淀粉被消化为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血糖浓度明显上升。若在此时进行剧烈运动,血液会更多地分配给运动系统,因而会使得胃肠道供血不足从而影响消化。(2)随血糖含量降低,胰岛素分泌会减少。
跟踪训练
[茂名中考]用体重相近,发育正常且程度相似的甲、乙、丙三只雄性小狗进行实验,甲不作处理,乙、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几个月后分别测定其血液中的激素含量,如表所示(单位:μg/100mL血液)。下列对表格分析错误的是( D )
激素名称



甲状腺激素
3
0.1
2.8
生长激素
6
5.8
0.1
甲狗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乙狗切除的是甲状腺
C.丙狗切除的是垂体
D.手术后乙狗发育正常
类型四 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
典例
如图所示是神经元结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各题:
图4-7
(1)写出图中序号所对应结构的名称:①__细胞核__;②__树突__;④__轴突__。
(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__树突→细胞体→轴突→…(或②→③→④→…)__。
跟踪训练
如图为科学家研究后发现的几种动物的神经系统图解。完成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4-8
(1)图中三种动物中神经元不集中在一起而是遍布全身的动物是_
A
_(填字母)。
(2)三种动物从神经系统的进化角度来看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序是__A__→__B__→__C__(填字母)。
(3)你可以推测,在脊椎动物中脑越大,该动物是否越高等__是(或否)__,请举出一实例来说明你的判断理由:__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脑比鸟类脑更大,所以哺乳动物比鸟类更高等(或大象脑比人脑大,但人比大象高等,合理即可)__。
类型五 人体神经调节的过程
典例
[宿迁中考]如图是反射与反射弧的图解,正确的是( B )
图4-9
A.①是反射弧,②是反射
B.①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C.②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D.①是反射,②是反射弧
【解析】
图中表示出了反射的过程是:一定的刺激被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产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神经中枢;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所以②指的是神经中枢、①指的是反射弧、③指的是反射。
跟踪训练
[宿迁中考]如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
图4-10
A.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C.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e→d→a→b→c
D.若b处受损,即使其他部分正常,该反射也不能正常进行
【解析】
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类型六 体温调节
典例
[温州中考]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图4-11
A.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
C.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D.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
【解析】
据图可知,该动物体温在35~40℃内波动,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在6时至9时体温开始上升,说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生物适应环境,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
跟踪训练
如图为正常温度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示意图,当外界高温时,人体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 D )
图4-12
【解析】
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人体皮肤血管收缩,皮肤中的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人体皮肤血管舒张,皮肤中的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1.[2018·岳阳]课堂上突然听到老师表扬自己,心里高兴,心跳加快。此过程中
( A )
A.以神经调节为主
B.以激素调节为主
C.只有神经调节
D.只有激素调节
【解析】
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2.[杭州上城区二模]某同学选取小麦幼苗设计了如图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D )
图4-13
A.实验前小麦要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
B.该实验为了探究小麦生长是否需要光
C.该实验证明了小麦生长会产生生长素
D.该实验证明了小麦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3.[威海中考]甲、乙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等量的、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1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测量结果分别绘成如图所示的a、b曲线,下列对曲线的解释错误的是
( D )
图4-14
A.0~1h内曲线a和b上升是因为葡萄糖被吸收至血液
B.1~2h内曲线a下降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C.4h后甲、乙两人的血糖含量恢复至空腹时的水平
D.曲线b高于曲线a是因为乙的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更强
【解析】
一次性口服葡萄糖后,a的血糖含量在短暂升高后即恢复正常,而b的血糖浓度一直保持较高浓度,可见a为正常人,b可能患有糖尿病;曲线b在2h后下降,是由于一部分血糖随尿排出体外,形成了糖尿。0~1h,曲线a和b上升是因为葡萄糖被吸收至血液;口服葡萄糖1~2h曲线a血糖含量下降,是由于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而造成的;由曲线图可以看出,4h后甲、乙两人的血糖含量恢复至空腹时的水平;曲线b高于曲线a是因为乙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4.[宜兴中考]下列有关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
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能对人体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很少,分泌过多、过少都可能引起疾病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呆小症
D.激素的运输需依靠血液循环,激素分泌可受环境影响
【解析】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
5.[2018·绵阳]下列全部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 C )
A.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
B.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
6.[2018·杭州余杭区一模]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
A.人体在炎热的环境中,汗液分泌量增加,此时人体产热量远远高于散热量
B.大脑主要负责呼吸、心跳等重要的生命中枢
C.发烧的病人消化不良,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减弱了消化酶的活性
D.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
【解析】
正常人体的产热量都等于散热量;脑干主要负责呼吸、心跳等重要的生命活动的中枢;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少引起的。
(
图4-15
)7.[丽水中考]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植物的感应性后,进行以下实验:①将若干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并用水浸湿,填满培养皿,把4粒浸泡过的玉米种子如图摆放(胚根都朝向培养皿中心);
②盖上培养皿盖,用透明胶带固定,将培养皿侧立于橡皮泥上,放在暗处;
③观察并记录幼根的生长情况。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__根的向地性__。
(2)A、B、C、D四粒玉米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A__。
【解析】
(2)对照组一般不作处理。
8.[2018·杭州西湖区一模]某研究小组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苦瓜提取液能够降低患糖尿病的小鼠空腹血糖浓度。
(1)试剂与仪器:适宜浓度苦瓜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普通饲料等。
(2)实验步骤:
①选取__健康、生理状态相同__的小鼠若干,并诱导成糖尿病小鼠,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编号甲、乙。
②__用血糖测定仪对每组小鼠逐一测量空腹血糖浓度__,并记录数据。
③将甲、乙两组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除正常饲养外,每天给甲组饲喂适量的适宜浓度苦瓜提取液,乙组饲喂__等量的蒸馏水__作为对照。
④一段时间后,重复步骤②。
(3)数据处理:比较实验前后记录的数据,结果如图所示。
图4-16
(4)实验结论:__苦瓜提取液能够降低患糖尿病的小鼠空腹血糖浓度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