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6课时
植物的根茎叶与土壤保护
一、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a)
1.植物的根系
根系是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称,分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类。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为直根系,单子叶植物为须根系。
2.根尖的结构
根尖结构
特点和功能
(1)________
细胞排列不整齐。其保护组织使根在向前生长时,不被土壤颗粒擦伤
(2)__________
细胞质浓,没有液泡。能不断分裂,使根的细胞数目不断增加
(3)__________
细胞的液泡较小(通过吸收水分而形成),细胞壁较薄。细胞能迅速生长,把根尖推向土层
(4)__________
细胞有较大的液泡(由小液泡融合而成),细胞壁较薄,内有输导组织(导管)。植物的根毛很多,保证了植物能吸收足够的营养
__________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根毛区
根毛区
3.
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1)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当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当土壤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
(2)植物需要的无机盐:氮、磷、钾等。注意:植物只能吸收可溶性无机盐。
化肥元素作用的记忆口诀:矮小黄无氮、暗绿红无磷、倒伏褐斑钾。
口诀的理解:植物氮肥不足不能合成叶绿素,光合作用不足,植株矮小偏黄色;植株暗绿带紫红色则磷元素不足;缺钾元素,则茎生长瘦弱,风吹易倒伏,同时叶片常有褐斑。
二、茎的输导作用(a)
1.茎的结构和功能
茎的结构
特点和功能
树皮
具有________作用
树皮内层是韧皮部,韧皮部内含________,作用是输导有机物
形成层
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形成层细胞只有2~3层,能不断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木质部
内含________,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髓
储存营养物质
保护
筛管
导管
2.物质的运输
(1)有机物的输送:根、茎、叶、韧皮部中的筛管是相通的,有机物自______而______输送。
(2)水和无机盐的输送:根、茎、叶、木质部中的导管自____而______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导管和筛管的作用记忆口诀:导上筛下。
1.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除了少部分留在叶肉细胞,大部分需转送到茎、根、果实、种子等部位去。
2.单子叶植物的茎中因没有形成层,不能长粗,也不能剥皮。
【知识拓展】
上
下
下
上
三、叶的蒸腾作用(a)
1.叶片的结构
叶的上、下表皮属于________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而无叶绿体。叶肉细胞构成营养组织,包括上层的栅栏组织和下层的海绵组织。叶脉中含有导管和筛管,既能输送水和无机盐,又能输送有机物。
多数植物叶片的______表皮有更多的气孔(睡莲叶除外)。叶表皮上的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吸水后气孔张开,失水后气孔关闭。
保护
下
2.叶的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意义:①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使植物可以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②蒸腾作用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有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③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四、土壤成分与保护土壤(a)
1.土壤成分:土壤生物、非生命物质(水、空气、无机盐、有机物等)。
2.土壤的形成是物理作用(风化)、生物因素、人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最大威胁: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土壤污染包括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微生物污染等。
4.保护土壤: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1.缺少生物作用的沙土不能称为土壤。
2.土壤中的无机盐指可溶性无机盐,否则不能被植物吸收。
3.腐殖质是土壤肥沃程度的重要标志,但腐殖质本身并不能被植物吸收。
【知识拓展】
类型一 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典例
[连云港中考]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合理施肥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有机物
B.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的无机盐是氮、硫、磷
C.“微量元素”因含量微少,所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不大
D.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其他器官
D
【解析】
合理施肥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无机盐,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微量元素”虽含量微少,但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较大,缺乏某一无机盐会产生相应的症状;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其他器官。
跟踪训练
为了证明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决定于细胞液的浓度与周围溶液的浓度大小,一同学准备了两块体积、质量都相同的萝卜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清水和盐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现象,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清水中的萝卜块体积变大,盐水中的萝卜块体积变小
B.清水中的萝卜块质量变大,盐水中的萝卜块质量变小
C.清水中的萝卜块变硬,盐水中的萝卜块变软
D.烧杯中的清水增多,盐水减少
【解析】
当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当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萝卜块浸入清水时,细胞吸水,萝卜块质量和体积都增大,杯中清水减少。
D
类型二 茎对营养物质的输送
典例
[张家界中考]如图是小勇在张家界市樟树
角公园拍摄的一幅给植物打针输液的照片,
请你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对以下说法
作出正确的判断
(
)
①输入的液体可能含有水和无机盐,输液
管的针头插入树干的输导组织
②输入的液体可能含有水和无机盐,输液
管的针头插入树干的机械组织
③输液常用于刚移栽的大树、古树、名树、老弱病残等各种树
图
6-1
D
④输液能促进大树生命活力恢复,增强植物细胞抗性,提高移栽成活率
⑤此输液袋既能在树体使用,也能在人体和动物身上使用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解析】
水和无机盐能促进植物体的生长,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方法常用于刚移的大树、古树、名树、老弱病残等各种树,液体通过针头进入输导组织。该液体不能在人体和动物身上使用,原因是植物和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同。
跟踪训练
如图所示是“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在锥形瓶中,除清水外,还应滴几滴红墨
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中的枝条应尽可能多带些叶片,
主要目的是增强枝条的______。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图
6-2
便于标记观察
C
(3)取两组图示装置,甲组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只有树皮,乙组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只有木质部。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脉变红的是______组。
(4)用清水冲洗从锥形瓶中取出的枝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用该枝条做茎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色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________。
乙
冲掉枝条表
导管
面的浮色
类型三 叶的蒸腾作用
典例
[宁波中考]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
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
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
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
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
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无关
C.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与水的汽化有关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增大
图
6-3
C
【解析】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而水的汽化吸收热量,所以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
跟踪训练
[宜兴中考]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根部对水分和有机物的吸收
B.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可以避免自身被阳光灼伤
C.移栽树苗时去掉一些枝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加快水循环
【解析】
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但不能促进无机盐的吸收)。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不是根吸收的。
A
A.土壤中的动物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所以土壤动物都是有益的
B.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水的实验时,为了把水都赶出来,加热温度越高越好
C.腐殖质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是因为植物可以直接吸收腐殖质
D.校外观察某土壤样本中的生物结束后,应将土壤样本恢复原样
类型四 土壤保护
典例
关于土壤的成分,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D
【解析】
有些土壤中的动物以植物的根为食,对植物不利;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水时,加热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将使其中的有机物分解;腐殖质属于有机物一类,不能被植物吸收,但可作为土壤动物的食物,腐殖质多的土壤中无机盐也多,腐殖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
跟踪训练
自然界中陆生植物的生长一般都离不开土壤,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也生活在土壤中。以下关于土壤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土壤资源十分丰富
B.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总体是适合农业生产的
C.土壤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只要采取适当措施,被污染的土
壤很容易被恢复
D.地球上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仅占地表总面积的3%左右
【解析】
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中89%的土地由于各种原因不适合耕种,我国的土壤资源非常有限。土壤资源一旦被污染或因其他原因而受到破坏,恢复起来有较大的难度。本题可根据上述知识用排除法选出D选项。
D
当堂测评
高分作业第一篇
生命科学
第6课时 植物的根茎叶与土壤保护
1.下列植物全部属于须根系的一组是
( A )
A.水稻、洋葱
B.桃树、玉米
C.菜豆、松树
D.竹子、桂花树
【解析】
水稻、洋葱、玉米、竹子均为单子叶植物,属于须根系。桃树、菜豆、桂花树均为双子叶植物,松树为祼子植物,这些都是直根系。
2.[衡阳中考]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 D )
A.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
B.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C.为植物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
D.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解析】
用遮阳网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
(
图6-1
)3.[2018·金华丽水]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
( D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从图示可知甲、乙分别为外树皮(表皮)和内树皮(韧皮部),丙为髓,丁为木质部。
(
图6
-
2
)4.给植物打针输液是植物施肥和治病虫害的常见方法。打针输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针由上向下刺45°的斜孔到木质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B )
A.输液液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有机物
B.过程不易污染环境,保护了人畜安全
C.液体进入木质部中的筛管往上运输
D.此方法操作简便但肥料利用率不高
【解析】
由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输液中无需有机物;给植物打针输液,操作简单且肥料利用率极高。
5.[2018·衢州]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
A.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
图6-3
)B.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
C.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D.若d表示有机物,则它通过木质部向下运输
【解析】
植物中的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的。
6.[青岛黄岛区一模改编]如图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陆生植物叶表皮中的气孔。下列关于陆生植物叶片上气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
图6-4
)A.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
B.上表皮气孔多,下表皮气孔少
C.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缩小
D.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张开
【解析】
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就关闭。陆生植物气孔的分布为叶片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7.[苏州中考]如图是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
(
图6-5
)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图甲中萝卜的洞内装上浓盐水,在图乙中萝卜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B )
A.图甲中萝卜会变软
B.图乙中萝卜洞里的水会变多
C.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D.对栽培作物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
【解析】
图甲萝卜洞内放的是盐水,盐水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失水,故萝卜会变软;图乙萝卜洞内放的是清水,清水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会吸水,故清水的量会变少。
8.某研究小组设计了“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的四组实验,最恰当的一组是
( C )
A
B
C
D
【解析】
本题要注意的是沙土也可能含有氮元素,蒸馏水与含氮营养液存在许多不同的量,A、B、D均不符合控制变量的原理。
9.[潍坊中考]以下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图6-6
(1)植物由小到大土壤中减少的主要成分是__无机盐__。这种成分主要由乙中的[__1__]__根毛区__吸收,再由茎中的__导管(或输导组织)__输送到植物体的枝叶。
(2)研究表明,当植物遇到干旱时,体内“抗旱蛋白”能促进该植物关闭气孔、休眠、生长抑制,这样有利于减少水分的__散失和利用__。
10.[新疆中考改编]如图甲所示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图中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图乙所示是植物进行主干部位的环剥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6-7
(1)A、B两个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B__,原因是环剥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__筛管__。
(2)该实验还说明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枯萎,这是因为__水分、无机盐__通过茎的__导管__向上运输。
(3)图乙所示的植物,若在主干部位进行环剥实验,则该植物环剥处以下的根部和环剥处以上的茎叶部位相比较,首先死亡的部位应该是__根部__,理由是__环剥以后,木质部的导管在一段时间内还能正常输送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而韧皮部的筛管被破坏后,根部无法继续获得往下输送的有机物,所以根部首先死亡__。
11.[杭州中考]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图6-8
(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形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封性良好的依据是__U形管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并能保持一段时间__。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__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__。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__髓__。
(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体内的水不断发生__汽化(或蒸发)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气的热量。
【解析】
(1)若装置密封性良好,U形管内和外界存在气压差会使左右液面出现高度差。(2)叶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阔叶植物的叶片表面积更大,实验现象更明显。(3)B为木质部,含有导管,能够对水分进行运输,所以呈红色;A为髓,位于茎的中央,体积较大,具有储存营养的作用。(4)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过程吸收热量。
12.图中甲为水分从土壤中进到根内部的示意图,乙为根细胞处于某种状态。据图回答:
图6-9
(1)1是根尖某处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的,叫做__根毛__。
(2)4所示部分为根尖的__根毛__区。
(3)当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水分依次通过的结构是__A__。
A.1→2→3
B.2→3→1
C.3→2→1
D.1→3→2
(4)某同学给一株植物施肥后,该植物生长不正常,若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植物根细胞的状态如图乙所示,则根细胞液浓度__小__(选填“大”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解析】
根尖结构中用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是根毛,位于根的根毛区。
13.[2018·达州]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图6-10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对装置甲中的所有叶片进行了暗处理,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此时若将叶片摘下,酒精隔水加热,碘液染色,你认为__C__(填字母)瓶中的叶片会全部变蓝。
(2)装置甲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__水、光、二氧化碳__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若要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则需选择__BC__(填字母)进行对照。
(3)D瓶上方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向左移动,是因为D瓶中的叶片进行__呼吸作用__(填生理作用)导致的结果。
(4)在乙装置中,塑料薄膜上出现了大量水珠,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__气孔__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出去的。
【解析】
(1)A叶片割断主叶脉,叶片的末端因为没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B瓶叶片不能见光,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C叶片见光,瓶内装的是清水,有二氧化碳,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D瓶内装氢氧化钠,它吸收瓶内的二氧化碳,D瓶内没有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2)A叶片割断主叶脉,将上端和末端作对照,变量是水分;BC作对照,变量是光;CD作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3)D瓶内无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红墨水会向左移动。第6课时 植物的根茎叶与土壤保护 [学生用书P17]
一、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a)
1.植物的根系
根系是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称,分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类。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为直根系,单子叶植物为须根系。
2.根尖的结构
根尖结构
特点和功能
(1)__根冠__
细胞排列不整齐。其保护组织使根在向前生长时,不被土壤颗粒擦伤
(2)__分生区__
细胞质浓,没有液泡。能不断分裂,使根的细胞数目不断增加
(3)__伸长区__
细胞的液泡较小(通过吸收水分而形成),细胞壁较薄。细胞能迅速生长,把根尖推向土层
(4)__根毛区__
细胞有较大的液泡(由小液泡融合而成),细胞壁较薄,内有输导组织(导管)。植物的根毛很多,保证了植物能吸收足够的营养
__根毛区__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3.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1)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当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当土壤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
(2)植物需要的无机盐:氮、磷、钾等。注意:植物只能吸收可溶性无机盐。
化肥元素作用的记忆口诀:矮小黄无氮、暗绿红无磷、倒伏褐斑钾。
口诀的理解:植物氮肥不足不能合成叶绿素,光合作用不足,植株矮小偏黄色;植株暗绿带紫红色则磷元素不足;缺钾元素,则茎生长瘦弱,风吹易倒伏,同时叶片常有褐斑。
二、茎的输导作用(a)
1.茎的结构和功能
茎的结构
特点和功能
树皮
具有__保护__作用
树皮内层是韧皮部,韧皮部内含__筛管__,作用是输导有机物
形成层
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形成层细胞只有2~3层,能不断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木质部
内含__导管__,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髓
储存营养物质
2.物质的运输
(1)有机物的输送:根、茎、叶、韧皮部中的筛管是相通的,有机物自__上__而__下__输送。
(2)水和无机盐的输送:根、茎、叶、木质部中的导管自__下__而__上__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导管和筛管的作用记忆口诀:导上筛下。
【知识拓展】
1.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除了少部分留在叶肉细胞,大部分需转送到茎、根、果实、种子等部位去。
2.单子叶植物的茎中因没有形成层,不能长粗,也不能剥皮。
三、叶的蒸腾作用(a)
1.叶片的结构
叶的上、下表皮属于__保护__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而无叶绿体。叶肉细胞构成营养组织,包括上层的栅栏组织和下层的海绵组织。叶脉中含有导管和筛管,既能输送水和无机盐,又能输送有机物。
多数植物叶片的__下__表皮有更多的气孔(睡莲叶除外)。叶表皮上的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吸水后气孔张开,失水后气孔关闭。
2.叶的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意义:①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使植物可以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②蒸腾作用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有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③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四、土壤成分与保护土壤(a)
1.土壤成分:土壤生物、非生命物质(水、空气、无机盐、有机物等)。
2.土壤的形成是物理作用(风化)、生物因素、人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最大威胁: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土壤污染包括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微生物污染等。
4.保护土壤: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知识拓展】
1.缺少生物作用的沙土不能称为土壤。
2.土壤中的无机盐指可溶性无机盐,否则不能被植物吸收。
3.腐殖质是土壤肥沃程度的重要标志,但腐殖质本身并不能被植物吸收。
类型一 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典例
[连云港中考]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合理施肥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有机物
B.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的无机盐是氮、硫、磷
C.“微量元素”因含量微少,所以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不大
D.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其他器官
【解析】
合理施肥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无机盐,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微量元素”虽含量微少,但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较大,缺乏某一无机盐会产生相应的症状;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叶等其他器官。
跟踪训练
为了证明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决定于细胞液的浓度与周围溶液的浓度大小,一同学准备了两块体积、质量都相同的萝卜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清水和盐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现象,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D )
A.清水中的萝卜块体积变大,盐水中的萝卜块体积变小
B.清水中的萝卜块质量变大,盐水中的萝卜块质量变小
C.清水中的萝卜块变硬,盐水中的萝卜块变软
D.烧杯中的清水增多,盐水减少
【解析】
当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当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萝卜块浸入清水时,细胞吸水,萝卜块质量和体积都增大,杯中清水减少。
类型二 茎对营养物质的输送
典例
[张家界中考]如图是小勇在张家界市樟树角公园拍摄的一幅给植物打针输液的照片,请你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对以下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D )
图6-1
①输入的液体可能含有水和无机盐,输液管的针头插入树干的输导组织
②输入的液体可能含有水和无机盐,输液管的针头插入树干的机械组织
③输液常用于刚移栽的大树、古树、名树、老弱病残等各种树
④输液能促进大树生命活力恢复,增强植物细胞抗性,提高移栽成活率
⑤此输液袋既能在树体使用,也能在人体和动物身上使用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解析】
水和无机盐能促进植物体的生长,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方法常用于刚移的大树、古树、名树、老弱病残等各种树,液体通过针头进入输导组织。该液体不能在人体和动物身上使用,原因是植物和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同。
跟踪训练
如图所示是“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图6-2
(1)在锥形瓶中,除清水外,还应滴几滴红墨水,其作用是__便于标记观察__。
(2)实验装置中的枝条应尽可能多带些叶片,主要目的是增强枝条的__C__。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3)取两组图示装置,甲组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只有树皮,乙组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只有木质部。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脉变红的是__乙__组。
(4)用清水冲洗从锥形瓶中取出的枝条,其目的是__冲掉枝条表面的浮色__。用该枝条做茎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色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__导管__。
类型三 叶的蒸腾作用
(
图6-3
)典例
[宁波中考]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无关
C.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与水的汽化有关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增大
【解析】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而水的汽化吸收热量,所以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
跟踪训练
[宜兴中考]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根部对水分和有机物的吸收
B.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可以避免自身被阳光灼伤
C.移栽树苗时去掉一些枝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加快水循环
【解析】
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但不能促进无机盐的吸收)。有机物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不是根吸收的。
类型四 土壤保护
典例
关于土壤的成分,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D )
A.土壤中的动物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所以土壤动物都是有益的
B.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水的实验时,为了把水都赶出来,加热温度越高越好
C.腐殖质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是因为植物可以直接吸收腐殖质
D.校外观察某土壤样本中的生物结束后,应将土壤样本恢复原样
【解析】
有些土壤中的动物以植物的根为食,对植物不利;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水时,加热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将使其中的有机物分解;腐殖质属于有机物一类,不能被植物吸收,但可作为土壤动物的食物,腐殖质多的土壤中无机盐也多,腐殖质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
跟踪训练
自然界中陆生植物的生长一般都离不开土壤,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也生活在土壤中。以下关于土壤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我国土壤资源十分丰富
B.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总体是适合农业生产的
C.土壤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只要采取适当措施,被污染的土壤很容易被恢复
D.地球上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仅占地表总面积的3%左右
【解析】
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中89%的土地由于各种原因不适合耕种,我国的土壤资源非常有限。土壤资源一旦被污染或因其他原因而受到破坏,恢复起来有较大的难度。本题可根据上述知识用排除法选出D选项。
1.根尖是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重要部分,对于根尖各结构特点分析合理的是
( D )
A.④处的细胞可以吸取土壤深处的水分
B.③处的细胞不断伸长使根不断长长
(
图6-4
)C.②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D.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如图是某种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从中可观察到明显的年轮结构。下列有关年轮的知识,错误的是( D )
A.根据树木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知它的年龄
(
图6-5
)B.树木生长一年一般只形成一个年轮,但也有的植物一年会产生多个年轮
C.植物的年轮可为我们指示南北方向以及某些年份的气候信息
D.植物年轮中颜色较深的为春材,较浅的为秋材
3.土壤中缺少磷肥时,植物体现出来的营养缺乏症状是
( B )
A.矮小,叶色发黄
B.植株暗绿带有紫红色
C.矮小,叶片有褐斑
D.茎秆柔弱,易倒伏
4.[苏州中考]某兴趣小组选取了校园内三个不同的地点,在早、中、晚三个时间点进行了空气湿度的测量,并绘制成如图所示图像。其中,裸地、草地、灌木丛所对应的曲线依次是
( D )
图6-6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解析】
植被越茂盛,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中的水蒸气越多,空气的湿度就越大,草地、灌木丛、裸地三者相比,从茂盛程度上看,灌木丛大于草地,草地大于裸地。
5.把长、宽、深分别是10cm、10cm、5cm的铁块和土壤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大烧杯中注水至刚好浸没土壤和铁块为止。盛有铁块的烧杯中注入了3个满量筒和图甲所示的水,盛有土壤的烧杯中注入了3个满量筒和图乙所示的水,请回答:
图6-7
(1)用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的目的是__对照__。
(2)同样体积铁块和土壤,加入的水量不同的原因是__土壤中有空隙,一部分水进入了土壤的空隙中__。
(3)计算得到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大约为__20%__。
(4)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中空气占土壤的体积分数大约为15%至35%,土壤空气对于植物的作用是__给根提供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有利于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__。
(
图6-8
)6.[2018·宁波]马铃薯(俗称“土豆”)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物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的马铃薯属于该植物的__茎__(填器官名称)。
(2)把切好的土豆丝放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土豆丝变得硬挺,从细胞液浓度分析,这主要是因为__土豆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细胞吸水__。
7.[益阳中考]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甲。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h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图6-9
(1)以下哪一项可以作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__C__。
A.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B.油滴对植物吸水有影响吗
C.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D.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叶的数量__。
(3)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A>B>C_
(用“>”连接)。
(4)实验结论:__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__。
(5)图乙是观察该植物叶横切面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图中标注的__4__(填数字)部位散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