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时 生物与环境 [学生用书P27]
一、生物与环境(b)
1.环境影响生物,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包括物质和能量两个方面,如阳光、水分、温度等,都影响着生物的生存。
2.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如动物的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蚯蚓能松土等。
3.生态因素指影响生物的分布、形态、生理等的因素,分为__生物__因素和__非生物__因素。生物因素包括除自身个体以外的其他所有生物。生物因素具体表现为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互助、种间竞争、食物关系等多种形式。
二、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a)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__同种生物__个体的总和。种群特征包括
__种群密度__、__年龄结构__、__性别比例__、出生率与死亡率等。
2.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__所有生物种群__的总和。群落具有分层现象。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植物__。
植被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__植物群落__。
三、生态系统(c)
食物链:生产者→初级消费者(草食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大型肉食动物)。
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食物网。
【知识拓展】
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物质流动特点:循环不息的。
2.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一般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减少。
3.有毒、有害物质沿食物链传递有富集作用。
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1.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结构和功能能够通过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__稳定__。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越__稳定__。
3.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包括__自然__因素和__人为__因素。人为因素可以强化或弱化自然因素。
【知识拓展】
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处于成熟时期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不是绝对的稳定。
2.生态系统越简单,稳定性越差,越容易被破坏,但也越容易恢复;生态系统越复杂,稳定性越强,自动调节能力也越强,但是一旦被破坏则较难恢复。
类型一 生物与环境
典例
[2018·青岛]一名同学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相关内容后,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了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与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B )
图9-1
A.香菇、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根瘤菌
B.霉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根瘤菌
C.霉菌、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结核杆菌
D.香菇、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结核杆菌
【解析】
香菇、霉菌都属于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是重要的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链球菌侵入人体可引起急性扁桃体炎、肺炎等疾病。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可为豆科植物固氮。
跟踪训练
[福州中考]海带的生长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和实验2),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的影响。
图9-2
请分析实验1的数据(25℃时海带腐烂,所以生长率为负值),回答(1)~(3)题:
(1)实验1所要探究的问题:__温度对海带的生长率有影响吗__?
(2)实验过程中除改变温度外,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都应该保持一致,理由是__控制单一变量__。
(3)海带生长率增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在__10~15__℃之间。据此分析夏季高温不宜种植海带的原因是__温度高,不利于海带的生长__。
请分析实验2的数据,回答(4)~(5)题:
(4)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对海带生长率的影响,实际上是对海带利用二氧化碳合成__有机物__这一过程的影响。
(5)明明同学的结论: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海带的生长率越大。你是否同意他的结论?__不同意__。数据表明,当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000ppm时,海带生长率的增长将逐渐__减缓__(选填“加速”或“减缓”)。
(6)综合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环境影响生物__。
类型二 种群与群落
典例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的种群组成的
B.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属于同一个物种
D.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群相互之间都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类型三 生态系统
典例
[2018·绍兴义乌]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3
(1)甲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非生物物质和能量__。
(2)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写出食物链:_水稻→蝗虫→青蛙→蛇。
【解析】
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四个部分。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然后依次是各级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
跟踪训练
1.[2018·连云港]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食物链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
B.食物网是指不同种类的多条食物链平行连接起来形成的简单结构
C.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它与能量流动无关
D.食物链和食物网破坏不会影响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解析】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两个营养结构,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被破坏会影响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2.[宜兴中考]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组成成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图9-4
(1)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草、树→鼠→猫头鹰__,鼠与昆虫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是__竞争关系__。
(2)图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都来自于__太阳能__。
(3)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蛇、食虫鸟和鼠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自动调节__能力。
(4)如图所示食物网中,体内没有脊柱的消费者是__昆虫__。
【解析】
(1)鼠与昆虫都吃草、树,因此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
类型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典例
[连云港中考]在一定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 A )
A.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能吸水、蓄水和散失水分
C.有微生物不断分解有机物
D.能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跟踪训练
[2019·原创]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为我国常见的两类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图9-5
(1)乙图所代表的生态系统中的起主导作用的是__人__。生态系统中食物网较复杂的是图__甲__,生态平衡较易受到破坏的是图__乙__。
(2)如果上述甲、乙两生态系统在某次大地震中被同时被破坏,比较易恢复的是图__乙__生态系统,理由是__乙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物种数少,成分简单__。
1.[益阳中考]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一项描述与其他三项不同( C )
A.仙人掌叶特化为刺
B.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C.蚯蚓改良土壤
D.竹节虫与竹的枝叶相似
【解析】
仙人掌叶特化为刺、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竹节虫与竹的枝叶相似都是生物适应环境;蚯蚓改良土壤是生物影响环境。
2.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
A.群落中的生物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B.群落的地域分布范围必须比种群大
C.群落由种群组成
D.群落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解析】
群落、生态系统的地域分布范围可大可小,由人根据研究需要或实际情况而定。
3.[遂宁中考]对如图食物网的分析,错误的是
( B )
图9-6
A.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成分外,还需加入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B.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C.在“农作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若大量捕捉蛇,鼠的数量会先增多后减少
D.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
【解析】
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农作物→昆虫→鸟,农作物→昆虫→蜘蛛→鸟,农作物→昆虫→青蛙→蛇,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农作物→鼠→蛇;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农作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如大量捕食蛇,则鼠的数量会先因失去天敌而增多,后因缺乏食物而
减少。
4.[2018·湖州]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减少的。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下列生物群体中,构成一个“级”的是
( D )
A.所有的鱼类
B.所有的动物
C.所有的生物
D.所有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解析】
题中的“级”指食物链中的能量级,如“草→虫→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就包含了5个能量级。
(
图9-7
)5.[2018·宁波改编]宁波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是典型的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大量水鸟栖息于此,故有“鸟类天堂”的美誉。下列关于湿地公园的一些观点,其中不合理的是
( C )
A.湿地植被能净化水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湿地公园中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C.湿地公园环境优美,可在园内修建高档住宅小区
D.湿地公园中生物与环境相适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6.如图所示是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9-8
(1)A属于__增长__型(选填“增长”“稳定”或“衰退”)。这样的种群中出生率__>__死亡率(选填“>”“=”或“<”)。
(2)B属于__衰退__(选填“增长”“稳定”或“衰退”)型。这样的种群内个体数量和种群密度正处于__减小__时期(选填“增大”“稳定”或“减小”)。
(3)C属于__稳定__(选填“增长”“稳定”或“衰退”)型。这样的种群内种群密度正处于__稳定__时期(选填“增大”“稳定”或“减小”)。
(4)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的大小以保护幼鱼,这将使鱼的年龄组成成为图中的__A__(选填“A”“B”或“C”)类型。
7.[金华中考]“金华北山”位于浙江中部,植被繁茂,物种丰富。某同学对“金华北山”的部分物种进行了调查,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简图(箭头表示捕食关系)。图中甲~庚表示不同的物种,请回答:
图9-9
(1)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金华北山”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更__强__(选填“强”或“弱”)。
(2)该图中共有__5__条食物链。
【解析】
(1)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金华北山”生态系统生物种类更多,成分更复杂,因此“金华北山”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更强。(2)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可以判断出戊是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而其余的为消费者,存在的食物链有:①戊→庚→丁→丙、②戊→甲→丁→丙、③戊→甲→乙→丙、④戊→己→甲→乙→丙、⑤戊→己→甲→丁→丙,共5条食物链。
8.[2018·杭州]湖州农民将桑林附近的洼地深挖为鱼塘,垫高塘基、基上种桑,以桑养蚕、蚕丝织绸,蚕沙(蚕的粪便)喂鱼、塘泥肥桑,从而建成了有特色的桑基鱼塘生态系统。2018年4月19日,该桑基鱼塘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9-10
(1)由于人为调整了该生态系统中的__食物链(或食物网)__结构,使能量较多地流向蚕和鱼,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吃了蚕沙后,鱼将蚕沙中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有机物,这一过程属于鱼的__同化作用__。其中新合成的有机物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消耗,另一部分用于__个体生长(或生长发育)__。
(3)若塘中鱼群处于幼年期时,每摄取100kg的蚕沙可以使鱼群增重X
kg。当鱼群长到成年期时,每摄取100kg的蚕沙可以使鱼群增重Y
kg,则Y_小于X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
该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特点为可调整食物链或食物网的结构,使得能量流向更多的营养级,更加充分地利用能量。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或能量储存的过程,所以鱼将蚕沙中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有机物这一过程称作同化作用;鱼合成的有机物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消耗,供给生命活动所需,另外一部分用于个体生长(或生长发育)。相对于成年期,幼年期的鱼生长发育较快,则摄取相同质量蚕沙,幼年期鱼群增重多。第一篇
生命科学
第9课时 生物与环境
1.[济宁中考]新疆棉以纤维长、质地柔软、弹性好闻名于世,我市某纱厂厂长为降低运输成本,曾试图引种新疆棉在本地栽培,结果种植后性状表现与本地棉相差无几。这种现象说明
( A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解析】
生物的性状主要由基因控制,但也受到环境的影响。新疆棉引种到本地未达到某纱厂厂长期待结果是因为受本地环境因素的影响。
2.[滨州中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由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
D.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m的范围内
3.[2018·连云港]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
A.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
B.丙表示肉食性动物或杂食性动物
(
图9-1
)C.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
D.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图可表
示生物圈
4.[益阳中考]下列关于生物圈、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益阳回龙山的所有植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雄安新区的“白洋淀”是一个生态系统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虾米→小鱼→大鱼”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解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益阳回龙山的所有植物只是一部分生产者,还缺少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雄安新区的“白洋淀”,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虾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5.[武汉中考]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一项是
( B )
A.青草←野兔→狼
B.青草→野兔→狼
C.阳光→青草→野兔→狼
D.青草→野兔→狼→细菌和真菌
【解析】
青草被野兔捕食,因此箭头应指向野兔;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细菌、真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
6.[盐城中考]表中为某科研人员对①②③④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单位:个)。据此可推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C )
序号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①
0
90
0
0
30
30
40
②
200
350
0
0
30
0
40
③
150
250
100
800
40
30
1
④
300
200
0
0
0
0
50
A.①
B.②
C.③
D.④
7.[德州中考]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单位:kJ),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D )
图9-2
A.甲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的个体数量
B.甲固定的太阳能等于乙、丙的能量之和
C.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少
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解析】
并不是营养级越低个体数量越多,如在食物链:松树→松毛虫→鸟中,松树的数量会少于松毛虫的数量;丙的能量来自于乙的一部分,乙的能量来自于甲的一部分,二者的能量之和少于甲的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率为10%~20%,因此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多;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200,第三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30,因此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0÷200×100%=15%。
8.[2019·原创]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是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表现。下列生物现象分别属于保护色和警戒色的一组是
( A )
A.老虎身体的斑纹和黄蜂腹部的条纹
B.昆虫的体色和北极熊的体色
C.枯叶蝶具有的特征和黄刺蛾幼虫的鲜艳色彩
D.蝮蛇体表的斑纹和比目鱼的体色
【解析】
老虎身体的斑纹是为了保护自己捕猎时不被猎物发现,便于捕到猎物。黄蜂腹部的条纹是警告其他生物自己能够攻击它们。
9.[嘉兴中考]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9-3
(1)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光合作用__。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而能量只能单向流动。能量只能单向流动的原因是__大部分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以热的形式散失__。
(3)2016年4月22日将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意义非凡的“世界地球日”,一百多个国家在联合国签署了全球性的气候新协议《巴黎协定》,要求于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的净零排放。要降低碳的排放,其重要措施之一是要大量减少途径__④__(用图中序号表示)的碳排放量。
(4)作为签约国,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发展与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下做法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是__②③④__。(填序号)
①购物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②选择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
③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交换、捐赠旧的书籍和衣物
10.[2018·杭州十五中二模]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存着多种植物,如多种水草、荷、芦苇等;还生活着各类昆虫、鱼类、蛙、各种鸟类等动物和一些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回答以下问题:
(1)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__分解者__。
(2)小冬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对下列动物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表(“√”表示有此类残骸)。请你根据表格所列关系,写出一条鸟类能得到能量最多的食物链:__植物→昆虫→鸟类__。
动物
类群
消化道内容物
植物
昆虫
鱼类
蛙
昆虫
√
鱼类
√
蛙
√
√
鸟类
√
√
√
(3)小冬认为西溪湿地中的野生植物太杂,应有计划地清除,并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你认为此举对提高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
__不利__(选填“有利”或“不利”)的,原因是__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__。
11.[临沂中考改编]沂河作为沂蒙大地的母亲河,哺育了千千万万的沂蒙儿女。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现已成为山东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该湿地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如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水鸟等。图甲是大美沂河上生机勃勃的景象,图乙是该湿地部分物质循环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9-4
(1)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产生影响属于__人为__因素。
(2)图乙所示参与物质循环的生理过程有__①②③__(填序号)。在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__细菌、真菌__。
(3)2016年第六届中国·沂河放鱼节于10月15日在阳光沙滩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放鱼养水,保护生态”,共向沂河投放鲢鱼、鳙鱼、草鱼、青鱼和鲤鱼等鱼种800万尾,该活动可提高沂河湿地的__自动调节__能力。
(4)如今,沂河湿地的环境宜人,生物资源丰富,植被茂盛,鸟类也日益增多。据统计,仅夏季就有几十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由此可见,保护__生物的栖息环境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2.[2018·温州]图甲为某生态系统组成示意图(只画出部分生物),图乙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
图9-5
(1)据图甲,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小麦→鼠→蛇→猫头鹰(或小麦→鼠→猫头鹰)__。
(2)能量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动。图乙中可表示化学能从蛇流入微生物的是__⑧__(填序号)。
(3)碳元素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图乙中可表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__⑥__(填序号)。
13.[潍坊中考]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文字代表生物。请
回答:
图9-6
(1)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中的__戊__;请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__戊→丁→丙→乙__。
(2)若该图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秸秆还田”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图中的__甲__。该生物能够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__二氧化碳、水__等。
(3)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单向流动,逐级递减__;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浓度最大的生物是图中的__乙__。
(4)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的变化曲线,请尝试用曲线画出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相对量变化情况。
【答案】
(4)如答图所示。
图9-7
第13(4)题答图(共23张PPT)
第9课时
生物与环境
一、生物与环境(b)
1.环境影响生物,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包括物质和能量两个方面,如阳光、水分、温度等,都影响着生物的生存。
2.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如动物的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蚯蚓能松土等。
3.生态因素指影响生物的分布、形态、生理等的因素,分为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_因素。生物因素包括除自身个体以外的其他所有生物。生物因素具体表现为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互助、种间竞争、食物关系等多种形式。
生物
非生物
二、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a)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____________个体的总和。种群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生率与死亡率等。
2.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群落具有分层现象。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_。
植被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____________。
同种生物
种群密度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所有生物种群
植物
植物群落
三、生态系统(c)
食物链:生产者→初级消费者(草食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大型肉食动物)。
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食物网。
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物质流动特点:循环不息的。
2.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一般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减少。
3.有毒、有害物质沿食物链传递有富集作用。
【知识拓展】
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1.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结构和功能能够通过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________。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就越________。
3.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包括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因素。人为因素可以强化或弱化自然因素。
稳定
稳定
自然
人为
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处于成熟时期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不是绝对的稳定。
2.生态系统越简单,稳定性越差,越容易被破坏,但也越容易恢复;生态系统越复杂,稳定性越强,自动调节能力也越强,但是一旦被破坏则较难恢复。
【知识拓展】
类型一 生物与环境
典例
[2018·青岛]一名同学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相关内容后,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了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与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
)
图
9-1
B
A.香菇、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根瘤菌
B.霉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根瘤菌
C.霉菌、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结核杆菌
D.香菇、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结核杆菌
【解析】
香菇、霉菌都属于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是重要的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链球菌侵入人体可引起急性扁桃体炎、肺炎等疾病。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可为豆科植物固氮。
跟踪训练
[福州中考]海带的生长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和实验2),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的影响。
图
9-2
请分析实验1的数据(25℃时海带腐烂,所以生长率为负值),回答(1)~(3)题:
(1)实验1所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除改变温度外,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都应
该保持一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海带生长率增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在___________℃之间。据此分析夏季高温不宜种植海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请分析实验2的数据,回答(4)~(5)题:
(4)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对海带生长率的影响,实际上是对海带
利用二氧化碳合成__________这一过程的影响。
温度对海带的生长率有影响吗
控制单一变量
10~15
温度高,不利于海带的
生长
有机物
(5)明明同学的结论: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海带的生长率越大。你是否同意他的结论?__________。数据表明,当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000ppm时,海带生长率的增长将逐渐________
(选填“加速”或“减缓”)。
(6)综合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________。
不同意
减缓
环境影
响生物
类型二 种群与群落
典例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的种群组成的
B.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属于同一个物种
D.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群相互之间都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C
类型三 生态系统
典例
[2018·绍兴义乌]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生
态系统结构示意图。
(1)甲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_
_________。
(2)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写
出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四个部分。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然后依次是各级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
图
9-3
非生物物质
和能量
水稻→蝗虫→青蛙→蛇
跟踪训练
1.[2018·连云港]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食物链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
成的联系
B.食物网是指不同种类的多条食物链平行连接起来形成的
简单结构
C.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它与能量流动
无关
D.食物链和食物网破坏不会影响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
大小
A
【解析】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两个营养结构,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被破坏会影响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2.[宜兴中考]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组
成成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_________________,鼠与昆虫两种生物
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图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
终都来自于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蛇、食虫鸟和鼠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______能力。
图
9-4
草、
树→鼠→猫头鹰
竞争关系
太阳能
自动调节
(4)如图所示食物网中,体内没有脊柱的消费者是________。
【解析】
(1)鼠与昆虫都吃草、树,因此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是竞争关系。
昆虫
类型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典例
[连云港中考]在一定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
(
)
A.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B.能吸水、蓄水和散失水分
C.有微生物不断分解有机物
D.能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A
跟踪训练
[2019·原创]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为我国常见的两类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图
9-5
(1)乙图所代表的生态系统中的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生态系统中食物网较复杂的是图______,生态平衡较易受到破坏的是图______。
人
甲
乙
(2)如果上述甲、乙两生态系统在某次大地震中被同时被破坏,比较易恢复的是图______生态系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乙图所示的生态
系统中物种数少,成分简单
当堂测评
高分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