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物质科学(化学部分)
第14课时 化学反应类型
1.关于化学变化的实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D )
A.化学变化时质子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元素
B.化学变化时质子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原子
C.化学变化中电子重新组合产生新的离子
D.化学变化时原子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分子
2.
[2018·黄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C )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D.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解析】
只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才是氧化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例如硫酸钾,属于盐;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才是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或氧化铁,有单质生成但不是置换反应;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金属腐蚀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3.某加酶洗衣粉说明上注明用40~60℃的温水浸泡去污效果更佳,这说明酶的催化
( C )
A.有高效性
B.有特异性
C.需要适宜的条件
D.有多样性
4.试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化学变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
A.CuO+H2Cu+H2O
B.CaO+H2O===Ca(OH)2
C.NaOH+HCl===NaCl+H2O
D.C6H12O6+6O26CO2+6H2O
5.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有四种(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其中,化学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它们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反应中属于阴影“2”处的化学反应是
( B )
图14-1
A.H2CO3H2O+CO2↑
B.2KMnO4K2MnO4+MnO2+O2↑
C.NaHCO3+HCl===NaCl+H2O+CO2↑
D.CuO+COCu+CO2
【解析】
从图示可知,阴影“2”处的化学反应既属于分解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6.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
(1)在通常条件下,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__③__。
(2)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__①__。
(3)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__④__。
(4)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__②__。
7.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化学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乙烯完全燃烧时,每一个乙烯分子能和三个B分子反应生成两个C分子和两个D分子,如图所示。
图14-2
请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__原子__(选填“分子”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
微粒。
(2)上述反应一定__遵循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2H4+3O22CO2+2H2O__。
(4)上述反应属于__氧化__(选填“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或“氧化”)反应。
8.我国宋代《梦溪笔谈》记载的有关科学知识中有255条科技史实。部分如下:
①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水能为铜,物之变化,固不可测。
②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
上述科技史实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有
( D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
①“烹胆矾则成铜”说明高温灼烧五水硫酸铜,五水硫酸铜会分解,该反应为分解反应;“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说明Fe和CuSO4反应生成Cu,该反应为置换反应;②“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说明生铁中C被氧化生成碳的氧化物而除掉,该反应为化合反应,通过以上分析知,不涉及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9.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则:
(1)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放热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
图14-3
)(2)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减小__。
10.如图所示是将硫酸铜溶液滴入烧碱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14-4
(1)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uSO4+2NaOH===Cu(OH)2↓+Na2SO4__。
(2)反应前自由离子有__4__种,反应后有__2__种。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__=__(选填“>”“<”或“=”)7。
(4)与反应前的烧碱溶液相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增大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1.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过氧化氢(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图14-5
(1)图乙、丙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__H2O2浓度__、__pH__。
(2)根据图甲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高效性__。
12.牙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的生产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碳酸钙粉末,它的生产过程如下:
图14-6
试回答:
(1)矿石A中主要成分里的阳离子符号为__Ca2+__;D的化学式为__Ca(OH)2__。
(2)写出生产过程①、②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完成填空:
①__CaCO3CaO+CO2↑__,该反应属于__分解__(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②__CaO+H2O===Ca(OH)2__,该反应
__放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3.某同学用含不同种类酶制剂的洗衣粉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布料
污染物
水温
A(蛋白酶洗衣粉)
6cm×6cm
蛋白膜
40℃
B(脂肪酶洗衣粉)
6cm×6cm
蛋白膜
40℃
C(蛋白酶洗衣粉)
6cm×6cm
淀粉膜
40℃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酶的专一性__。该实验还应控制的有关变量为__洗衣粉的用量、污染程度、水质、pH值等__。该实验过程中__A和B__、
__A和C__分别构成两组对照实验。
(2)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观察__污染物消失的时间长短__来判断酶的催化效率。
(3)蛋白酶洗衣粉的去污原理是__用蛋白酶催化污垢中蛋白质的分解__。
(4)有同学打算用丝绸作为实验材料,探究蛋白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__不合适,因为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会被洗衣粉中的蛋白酶分解__。
(5)大力推广使用加酶洗衣粉代替含磷洗衣粉,这是因为__酶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又可以避免水体富营养化,所以加酶洗衣粉有利于环境保护__。
14.化学无处不在,请你从化学角度回答表中涉及的工业生产中的相关问题:
电镀厂在电镀前,须保证镀件表面洁净。例如:①电镀工人通常将生锈的铁质铸件放入稀盐酸中浸泡一段时间,②但不能浸泡过长时间,③同时,车间里必须要严禁烟火。
(表中的反应类型,请你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中选填其一)
车间操作
简述其操作原因
相关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①
除铁锈
Fe2O3+6HCl===2FeCl3+3H2O
__复分解__反应
②
铁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Fe+2HCl===FeCl2+H2↑
__置换__反应
③
氢气会燃烧可能引起爆炸
2H2+O22H2O
__化合__反应(共25张PPT)
第14课时
化学反应类型
一、化学反应的实质(a)
化学反应即化学变化。相对于物理变化,其根本特点是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宏观)。所有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被拆分成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了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
二、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a)
1.化合反应特点:“多变一”,A+B→AB。
2.分解反应特点:“一变多”,AB→A+B。
三、置换反应(a)
1.含义:由一种________和一种____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___和另一种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叫置换反应,A+BC―→AC+B。
2.典型反应:①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反应;②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反应;③氢气、碳等单质作还原剂与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反应。
【知识拓展】
金属参与的置换反应应根据金属活动性来判断反应能否进行。
单质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四、复分解反应(a)
1.复分解反应含义:由两种__________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__________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复分解反应条件:①反应物________(包括溶于酸);②生成物中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
3.复分解反应特例: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而不是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4.复分解反应规律: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化合物
化合物
可溶
沉淀或气体或水
1.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知识拓展】
五、氧化还原反应(a)
1.氧化反应:物质和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2.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化学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狭义解释: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化学反应,即一种物质得到氧,同时另一种物质失去氧的化学反应。
广义解释:凡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因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上来定义的,而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反应过程中得氧与失氧的角度来定义的。事实上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是化合反应,可以是分解反应,还可以是置换反应等。
【知识拓展】
六、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a)
化学变化过程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有些是放热反应,如多数可燃物的氧化燃烧反应都放热,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生物的呼吸作用也都是放热反应。有些化学反应需要吸热,如铵盐和碱反应需要吸热,H2、CO还原CuO或Fe2O3是吸热反应。
七、催化剂与化学反应的快慢(a)
1.不同的化学变化,其反应速度不同,如有些氧化反应剧烈而引起燃烧甚至爆炸,有些氧化反应则缓慢(钢铁生锈、生物的呼吸作用等)。
2.催化剂又称触媒,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正催化剂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负催化剂则可减慢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加快双氧水、氯酸钾分解制氧气,常用_________等作催化剂。
MnO2
1.对催化剂的正确理解是: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但反应结束催化剂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2.催化剂的“一变二不变”指的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催化剂本身的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3.一种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一种催化剂也可能对多个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
4.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并且受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知识拓展】
高效
温度
pH值
专一
类型一 化学反应的实质
典例
[哈尔滨中考]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
14-1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在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反应为化合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
(1)如答图所示。
典例(1)题答图
氢分子和氯分子
两种分子化合
成了一种分子
跟踪训练
[金华中考]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图
14-2
A.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
B.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D的微观符号可表示
为N2
C
D.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
化合价不变
【解析】
C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分子;A、B、C、D分别为O2、NH3、H2O、N2,反应前后氧元素和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类型二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典例
[2018·桂林]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B.Zn+2HCl===ZnCl2+H2↑
D.KOH+HCl===KCl+H2O
【解析】
铁丝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氢氧化钾和盐酸生成氯化钾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B
跟踪训练
[苏州中考]下列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B.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D.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
C
【解析】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同时生成硫酸锌,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同时生成硫酸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类型三 氧化还原反应
典例
湿法炼铜的化学反应中,铜原子和铁原子发生了电子得失现象,每个铁原子向铜原子转移了2个电子(电子用符号
e-表示),如下:
请按照炼铜的化学方程式示例,标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电子转移情况:
【解析】
在湿法炼铜的化学反应中,铁原子的化合价从0价升到+2价,铜原子的化合价从+2价降到0价。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碳原子从+2价升到+4价,铜原子从+2价降到0价。
跟踪训练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Fe2O3+6HCl===2FeCl3+3H2O
B.CO2+H2O===H2CO3
C.Ca(OH)2+CO2===CaCO3↓+H2O
【解析】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可观察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上述四个反应中,只有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了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
类型四 催化剂与化学反应的快慢
典例
表中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1)据上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_________时,反应速率最快。
(2)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1∶40
1∶20
1∶10
1∶5
1∶3
1∶2
2∶3
1∶1
2∶1
生成1L氧气所需的时间(s)
124
79
50
54
75
93
106
153
240
1∶10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催化作用不明显
(3)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____________,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
(4)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越多越好。
不是
质量分数
跟踪训练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二氧化锰能做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改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解析】
不同的反应会有不同的催化剂。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快慢,但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性质和质量都不变。催化剂分为正、负催化剂,负催化剂使反应变慢。并非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
当堂测评
高分作业第14课时 化学反应类型 [学生用书P73]
一、化学反应的实质(a)
化学反应即化学变化。相对于物理变化,其根本特点是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宏观)。所有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被拆分成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了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
二、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a)
1.化合反应特点:“多变一”,A+B→AB。
2.分解反应特点:“一变多”,AB→A+B。
三、置换反应(a)
1.含义:由一种__单质__和一种__化合物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单质__和另一种__化合物__的化学反应叫置换反应,A+BC―→AC+B。
2.典型反应:①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反应;②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反应;
③氢气、碳等单质作还原剂与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反应。
【知识拓展】
金属参与的置换反应应根据金属活动性来判断反应能否进行。
四、复分解反应(a)
1.复分解反应含义:由两种__化合物__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__化合物__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复分解反应条件:①反应物__可溶__(包括溶于酸);②生成物中应有__沉淀或气体或水__生成。
3.复分解反应特例: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而不是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4.复分解反应规律: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知识拓展】
1.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2.不是所有的反应都可以划归为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例如CO与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反应:CO+CuOCu+CO2,不属于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五、氧化还原反应(a)
1.氧化反应:物质和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2.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化学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狭义解释: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化学反应,即一种物质得到氧,同时另一种物质失去氧的化学反应。
广义解释:凡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
变化。
【知识拓展】
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因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上来定义的,而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反应过程中得氧与失氧的角度来定义的。事实上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是化合反应,可以是分解反应,还可以是置换反应等。
六、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a)
化学变化过程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有些是放热反应,如多数可燃物的氧化燃烧反应都放热,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生物的呼吸作用也都是放热反应。有些化学反应需要吸热,如铵盐和碱反应需要吸热,H2、CO还原CuO或Fe2O3是吸热反应。
七、催化剂与化学反应的快慢(a)
1.不同的化学变化,其反应速度不同,如有些氧化反应剧烈而引起燃烧甚至爆炸,有些氧化反应则缓慢(钢铁生锈、生物的呼吸作用等)。
2.催化剂又称触媒,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正催化剂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负催化剂则可减慢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加快双氧水、氯酸钾分解制氧气,常用__MnO2__等作催化剂。
【知识拓展】
1.对催化剂的正确理解是: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但反应结束催化剂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2.催化剂的“一变二不变”指的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催化剂本身的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3.一种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一种催化剂也可能对多个化学反应起催化
作用。
4.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高效__性、__专一__性,并且受__温度__、__pH值__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类型一 化学反应的实质
典例
[哈尔滨中考]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4-1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在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氢分子和氯分子__。
(3)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反应为化合反应的原因是_两种分子化合成了一种分子_。
【答案】
(1)如答图所示。
典例(1)题答图
跟踪训练
[金华中考]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
图14-2
)
A.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
B.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D的微观符号可表示为N2
D.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解析】
C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分子;A、B、C、D分别为O2、NH3、H2O、N2,反应前后氧元素和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类型二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典例
[2018·桂林]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B )
A.3Fe+2O2Fe3O4
B.Zn+2HCl===ZnCl2+H2↑
C.2HgO2Hg+O2↑
D.KOH+HCl===KCl+H2O
【解析】
铁丝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氢氧化钾和盐酸生成氯化钾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跟踪训练
[苏州中考]下列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C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B.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D.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
【解析】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同时生成硫酸锌,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同时生成硫酸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类型三 氧化还原反应
典例
湿法炼铜的化学反应中,铜原子和铁原子发生了电子得失现象,每个铁原子向铜原子转移了2个电子(电子用符号e-表示),如下:
请按照炼铜的化学方程式示例,标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电子转移情况:
【解析】
在湿法炼铜的化学反应中,铁原子的化合价从0价升到+2价,铜原子的化合价从+2价降到0价。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碳原子从+2价升到+4价,铜原子从+2价降到0价。
跟踪训练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D )
A.Fe2O3+6HCl===2FeCl3+3H2O
B.CO2+H2O===H2CO3
C.Ca(OH)2+CO2===CaCO3↓+H2O
D.4P+5O22P2O5
【解析】
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可观察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上述四个反应中,只有磷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了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类型四 催化剂与化学反应的快慢
典例
表中是二氧化锰用量与一定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
数据: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1∶40
1∶20
1∶10
1∶5
1∶3
1∶2
2∶3
1∶1
2∶1
生成1L氧气所需的时间(s)
124
79
50
54
75
93
106
153
240
(1)据上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__1∶10__时,反应速率最快。
(2)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__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催化作用不明显__。
(3)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__质量分数__,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
(4)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__不是__(选填“是”或
“不是”)越多越好。
跟踪训练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只有二氧化锰能做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改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解析】
不同的反应会有不同的催化剂。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快慢,但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性质和质量都不变。催化剂分为正、负催化剂,负催化剂使反应变慢。并非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复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为中和反应,如氧化镁与盐酸反应。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物中不一定有单质,如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2.关于H2→H2O,CO→CO2,Mg→MgO三种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
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C.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
D.转化的过程中都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解析】
氢气、一氧化碳、镁在空气(氧气)中点燃分别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氧化镁,都是二变一,属于化合反应;另一反应物都是氧气,氧气属于单质;三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都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3.[2018·益阳]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10g、乙为
20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g
【解析】
丙、丁为盐和水,甲、乙不一定为酸和碱,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生成盐和水;甲为单质,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比如甲烷和氧气的反应;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不一定有水,比如盐酸和硝酸银的反应;甲为10g、乙为
20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30g(恰好完全反应时为30g)。
4.[2018·哈尔滨]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B )
A.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HgOHg+O2↑ 分解反应
B.生石灰作干燥剂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C.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SO3+NaOH===Na2SO3+H2O 复分解反应
D.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
C6H12O6+6O26CO2+6H2O 氧化反应
【解析】
A选项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产物是硫酸钠而不是亚硫酸钠,也不属于复分解反应;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属于氧化反应而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5.[燕山一模]两瓶标签破损的双氧水,分别取10mL于a、b两支试管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温度相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D )
A.过氧化氢、水所含元素种类不同
B.若只有一支试管中加入了MnO2,一定是a试管
C.二氧化锰可以增大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量
(
图14-3
)D.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试管大于b试管
【解析】
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从曲线可以看出b试管反应速度快,说明b试管加入了MnO2,但最终产生氧气a试管多,因为体积相同,说明a试管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试管。MnO2起催化作用,只是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产量。
6.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出现得失电子现象,元素化合价也会改变。金属钠在氯气中点燃生成食盐的反应式为:
2Na+Cl22NaCl。此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的元素是__Cl__,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Na__,作为氧化剂的物质是__Cl2__,被氧化的物质是__Na__,氧化产物是__NaCl__(用化学符号回答)。
7.[嘉兴中考]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严禁直接排放,工业上常用
NaOH
溶液来吸收。
(1)写出NaOH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_2NaOH+SO2===Na2SO3+H2O_。
(
图14-4
)(2)图中小球分别表示
NaOH
溶液及吸收
SO2
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其中“●”表示的微粒是__Na+__。
【解析】
反应前溶液中含有Na+和OH-,反应后溶液中含有Na+和SO,不变的是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