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 第三篇 第3课时 力(课件 29张ppt 2份word)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 第三篇 第3课时 力(课件 29张ppt 2份word)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2 12:59:21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3课时

一、力(c)
1.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常把两个相互作用的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知识拓展】
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它们同时存在,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常见的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却不相互接触的三种情况:地球对物体产生的重力(万有引力)、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相互作用,即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2.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速度
运动方向
(2)力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是牛顿(N)。力的测量常用______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力的三要素指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边上标上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物体的形状
弹簧测力计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
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二、弹力(a)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
弹性。
弹力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同一物体在一定范围内,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三、重力(c)
1.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物体由于____________受到的力叫重力,用字母_____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地球吸引
G
2.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__________,其中g=___________(近似计算时,g=10N/kg),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其科学意义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4.重力方向:____________;应用:重垂线是利用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重垂线常用于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G=mg
9.8N/kg
质量为
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物体的质量
地理位置
竖直向下
重力的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5.重力作用点在物体的________,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知识拓展】
1.物体的重心有时会不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环的中心。
2.为了方便研究问题,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3.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常把作用点都画在重心上。
重心
四、摩擦力(b)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三种。
2.测量摩擦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
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两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
气垫)。
【知识拓展】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只有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个方面,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无关。
2.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如一般家用小汽车前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为动力,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为阻力;自行车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为动力,前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为阻力。
类型一 力
典例
[2018·恩施州]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解析】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产生力至少需要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相互作用,即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A
跟踪训练
[绍兴中考]如图实验,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2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____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

3-1
下降
形状
【解析】
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桌面中间变形下降,两个平面镜向中间倾斜,光束的位置相对降低,照到墙
面上的光点位置下降。不明显的压力的作用效果转换为明显
的光点位置改变,这属于转换法,便于观察。
类型二 力的测量
典例
小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拉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拉力(N)
0
5
10
15
20
25
30
40
指针的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3-2
(1)分析实验数据,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该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
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利用本实验所用的弹簧制成的仪器的测量范围是______
N。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
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
力计(弹簧秤)
0~25
跟踪训练
[2018·株洲]一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其刻
度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均匀的,量程为______N,
最小刻度为_______N,读数为_______N。
【解析】
本题特别要注意的是最小刻度值为0.2N,
不能把读数误读为2.3N。

3-3

5
0.2
2.6
类型三 力的表示
典例
[2018·湘西州]关于小球的重力示意图,下列画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
作图时注意箭头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标上力的符号。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C
跟踪训练
[2018·遵义]如图所示,放在小车上的木块随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作出木块所受力的示意图(图中O点为木块的重心)。
            

3-4 
跟踪训练答图
【答案】
如答图所示。
类型四 重力
典例
[杭州中考]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据图可

3-5
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
______________。
大于
跟踪训练
[嘉兴舟山中考改编]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将排球竖直向上击出后,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原因是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________。而将排球向斜上方击出后,其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相反
排球运动方向
与所受到的重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类型五 摩擦力
典例
[丽水中考]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一: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
长木板上,用力F拉长木板,当
长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后,
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于表一。再将木块分别侧放、竖放,重复实验。
实验二: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力F拉长木板,当长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后,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于表二。再分别将一个砝码、二个砝码放在木块上,重复实验。

3-7
表一
实验次数
压力大小
木块放置情况
弹簧秤示数(N)
1
木块的重
平放
1.0
2
木块的重
侧放
1.0
3
木块的重
竖放
1.0
表二
实验次数
压力大小
木块放置情况
弹簧秤示数(N)
1
木块的重
平放
1.0
2
木块和一个砝码的总重
平放
1.5
3
木块和二个砝码的总重
平放
2.0
(1)实验一的第3次实验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N。
(2)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
否有关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解析】
(2)由表一实验数据可知,三次实验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积大小不同,所以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3)由表二实验数据可知,三次实验接触面积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所以可得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跟踪训练
静摩擦力f随着沿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外力F外的增大而增大,但静摩擦力存在着一个最大值,如果外力F外超过了这一最大值,物体之间由相对运动趋势转变为了相对运动,此时的摩擦力就不是静摩擦力了,这个最大值
就是最大静摩擦力。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
用弹簧测力计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
木块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表所示
(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此表分析可知
( 
 )

3-8
C
A.
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0.5N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为0.7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两次是相同的
实验次数
木块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数(N)
1
静止
0.4
2
静止
0.6
3
加速
0.7
4
匀速
0.5
5
减速
0.3
【解析】
第1次和第2次实验,木块保持静止状态但是有相对运动趋势,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第一次的静摩擦力是0.4N,第二次的静摩擦力是0.6N。第3、4、5次实验中,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滑动摩擦力相同,都是0.5N,滑动摩擦力跟运动速度无关。
当堂测评
高分作业第三篇 物质科学(物理部分)
第3课时 力
(
图3-1
)1.[2018·绵阳]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 B )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解析】
使拦阻索发生形变的是战机对拦阻索的作用力。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的受力物体是拦阻索,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是战机,两者不同。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战机的运动状态,两者也不同。
2.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3N的力拉它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将弹簧测力计的固定端取下,两端各施一个拉力(F1和F2)而使弹簧测力计静止且读数为3N,如图所示。则两边的拉力F1和F2可分别为
( B )
图3-2
A.0N和3N
B.3N和3N
C.3N和6N
D.6N和3N
【解析】
本题的两种情况中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情况是一样的,可以把F1看作是固定端的拉力。两端各施一个拉力F1和F2,弹簧测力计静止,说明受力平衡,两边的力相等。
(
图3-3
)3.[2018·安徽]我们知道,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重25N的长方体物块甲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重10N的长方体物块乙放在物块甲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物块乙所受的合力为10N
B.物块乙对物块甲的压力为15N
C.桌面受到物块甲的压力为15N
D.桌面对物块甲的支持力为35N
【解析】
物块都静止,所以物块甲、乙所受的合力都为0N。物块乙对物块甲的压力为10N。桌面受到物块甲的压力为35N,桌面对物块甲的支持力为35N,这两个力为相互作用力。
4.[2018·衢州]如图所示,手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
A.瓶子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惯性
(
图3-4
)B.手的握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大
C.瓶子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D.瓶子受到手的握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惯性是物体的属性,无论瓶子是否运动都具有惯性。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即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重力相同,因此不会因为手的握力增大而增大。
(
图3-5
)5.[2018·杭州]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
( B )
A.只有重力
B.重力和空气阻力
C.重力和手的推力
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
【解析】
球在空中飞行时,已经离开人手,没有接触,所以不受推力;最高点的水平方向速度不为0,所以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空气阻力;在地球上的物体始终受到重力。
6.[2018·深圳]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D )
【解析】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向上;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7.[2018·温州]如图是小明制作的简易“蒸汽船”模型。将盛有一定量水的铜制容器安装在“船体”上,用蜡烛对铜制容器底部加热,一段时间后铜管会向右喷蒸汽,“蒸汽船”就向左行驶。
图3-6
当铜管向右喷蒸汽时,“船体”获得喷出的蒸汽对其向左的推力,这说明了__力的作用是相互的__。
8.[安徽中考]为研究弹簧的性质,我们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如图),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L与钩码质量m,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已知弹簧原长L0=6.0cm。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
(g取10N/kg)
图3-7
表一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钩码质量m(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度L(cm)
6.0
7.2
8.4
9.6
10.8
12.0
(1)请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将表二填写完整。
表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弹力F(N)
0
0.3
__0.6__
0.9
__1.2__
1.5
弹簧伸长量Δx(cm)
0
1.2
__2.4__
3.6
__4.8__
6.0
(2)本实验的结论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只有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才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请写出一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__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__。
【解析】
由题意可知,弹簧所产生的弹力大小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根据表一中的数据,表二中第3次的弹力:F=G=mg=0.06kg×10N/kg=0.6N;第5次的弹力:F′=G′=m′g=0.12kg×10N/kg=1.2N;第3次的弹簧伸长量Δx=8.4cm-6.0cm=2.4cm;第5次的弹簧伸长量Δx′=10.8cm-6.0cm=4.8cm。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包括: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使用前应先调零,使用时力的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等。
9.[2018·攀枝花]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使A、B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B )
A.A和B之间摩擦力为0
B.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0
(
图3-8
)C.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左
D.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2N,方向水平向右
【解析】
对A分析,A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因为A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还受到B对A向右的静摩擦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1=F=2N;把AB看成一个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左的拉力F和向右的拉力F,由于两个拉力大小相等,所以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两个拉力,地面对B没有摩擦力。
10.[福州中考]如图所示,钢梁向下弯曲偏离水平位置的距离h叫下垂量。小亮猜想:一根钢梁的下垂量h可能与重物对钢梁的拉力F、两个支撑柱间距离s这两个因素有关,并进行如下实验:
图3-9
(1)要探究“一根钢梁的下垂量h与两个支撑柱间距离s的关系”,他必须控制__重物对钢梁的拉力__一定,改变__两个支撑柱间距离__。
(2)要探究“一根钢梁的下垂量h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必须控制两个支撑柱间距离一定,记录下钢梁受到不同拉力时的下垂量(忽略钢梁自重的影响),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下垂量h(cm)
2
4
6.4
8.8
10.4
拉力F(N)
1000
2000
3200
4400
5200
①图中的坐标系中已经描出三个点,请根据第4、5次实验数据继续描点,并画出下垂量h与所受拉力F关系的图像。
图3-10
②根据图像可知,当拉力为5000N时,下垂量是__10__cm。
③根据图像可得出结论:当两支撑柱间距离等因素相同时,__下垂量与重物对钢梁的拉力成正比__。
【答案】
(2)①如答图所示。
第10(2)①题答图
11.[2018·山西]小明和小亮同学利用橡皮筋、硬纸板、带指针的挂钩、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制作一个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方案一:让橡皮筋在竖直方向自由下垂,当指针稳定时,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0”刻度。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拉力分别显示为1N、2N、3N、4N时,在指针所指位置分别标注对应的刻度。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拉力F(N)
0
1
2
3
4
橡皮筋伸长ΔL(cm)
0
1.2
3.4
6.1
9.9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出ΔL-F图像。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提出了标注刻度的方案二:标注“0”刻度的方法与方案一相同,然后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使拉力示数为4N,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4N的刻度,在0刻度线与4N刻度线之间分成4等份,标出各刻度线和对应的刻度。如果让你利用橡皮筋制作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时,你会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并说明理由。__方案一,理由为拉力越大,橡皮筋伸长越长,但伸长量跟所受拉力不成正比__。
【答案】
(1)如答图所示。
第11(1)题答图
12.[无锡一模]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①小华将滑块放在木板上,通过细线和固定的弹簧测力计相连,如图甲所示。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F左和F右,若F左>F右,则木板的__左__侧更粗糙,实验时__不需要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图3-11
②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移、右手向右移,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__左__侧更粗糙。
(2)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
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不能确定滑块经过中线MN时的速度相同__。
(3)小红使滑块分别从左右两侧滑上木板,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作出滑块从两端分别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丙,则图线__b__(选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__b图线滑块的速度变化快__。第3课时 力 [学生用书P93]
一、力(c)
1.力是__物体对物体的作用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常把两个相互作用的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知识拓展】
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它们同时存在,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常见的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却不相互接触的三种情况:地球对物体产生的重力(万有引力)、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相互作用,即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2.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__物体的运动状态__(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__运动速度__和
__运动方向__)。
(2)力可以改变_物体的形状_。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是牛顿(N)。力的测量常用__弹簧测力计__。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__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__。
4.力的三要素指力的__大小__、__方向__、__作用点__,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边上标上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
用点。
二、弹力(a)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弹性。
弹力是由于__物体发生弹性形变__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同一物体在一定范围内,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三、重力(c)
1.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物体由于__地球吸引__受到的力叫重力,用字母__G__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__G=mg__,其中
g=__9.8N/kg__(近似计算时,g=10N/kg),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其科学意义是__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__。
3.重力的大小与__物体的质量__、__地理位置__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4.重力方向:__竖直向下__;应用:重垂线是利用__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
向下__的性质制成的。重垂线常用于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5.重力作用点在物体的__重心__,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知识拓展】
1.物体的重心有时会不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环的中心。
2.为了方便研究问题,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3.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常把作用点都画在重心上。
四、摩擦力(b)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三种。
2.测量摩擦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
3.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两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气垫)。
【知识拓展】
1.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只有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个方面,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无关。
2.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如一般家用小汽车前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为动力,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为阻力;自行车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为动力,前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为阻力。
类型一 力
典例
[2018·恩施州]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解析】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产生力至少需要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相互作用,即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跟踪训练
[绍兴中考]如图实验,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2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__下降__(选填“上升”“不变”或
“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形状__。
图3-1
【解析】
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桌面中间变形下降,两个平面镜向中间倾斜,光束的位置相对降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下降。不明显的压力的作用效果转换为明显的光点位置改变,这属于转换法,便于观察。
类型二 力的测量
典例
小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拉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拉力(N)
0
5
10
15
20
25
30
40
指针的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图3-2
(1)分析实验数据,能得到的结论是__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__。利用该原理,可以制成__弹簧测力计(弹簧秤)__(填仪器名称)。
(2)利用本实验所用的弹簧制成的仪器的测量范围是__0~25__N。
跟踪训练
[2018·株洲]一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其刻度__是__(选填“是”或“不是”)均匀的,量程为__5__N,最小刻度为__0.2__N,读数为__2.6__N。
图3-3
【解析】
本题特别要注意的是最小刻度值为0.2N,不能把读数误读为2.3N。
类型三 力的表示
典例
[2018·湘西州]关于小球的重力示意图,下列画法正确的是( C )
A   
B  
 
C   
D
【解析】
作图时注意箭头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标上力的符号。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跟踪训练
[2018·遵义]如图所示,放在小车上的木块随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作出木块所受力的示意图(图中O点为木块的重心)。
            
【答案】
如答图所示。
 
 
    
 图3-4      
 跟踪训练答图
类型四 重力
典例
[杭州中考]小金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
图3-5
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__大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据图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是__=15N/kg__。
【解析】
由图可知,当质量都为8kg时,甲的重力为120N,乙的重力为40N,则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甲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为120N时,与其质量m=8kg的比值为=15N/kg,则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式为=15N/kg。
跟踪训练
[嘉兴舟山中考改编]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将排球竖直向上击出后,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原因是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__相反__。而将排球向斜上方击出后,其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原因是
__排球运动方向与所受到的重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__。
图3-6
类型五 摩擦力
典例
[丽水中考]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图3-7
实验一: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力F拉长木板,当长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后,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于表一。再将木块分别侧放、竖放,重复
实验。
实验二:将长方体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力F拉长木板,当长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滑动后,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于表二。再分别将一个砝码、二个砝码放在木块上,重复实验。
表一
实验次数
压力大小
木块放置情况
弹簧秤示数(N)
1
木块的重
平放
1.0
2
木块的重
侧放
1.0
3
木块的重
竖放
1.0
表二
实验次数
压力大小
木块放置情况
弹簧秤示数(N)
1
木块的重
平放
1.0
2
木块和一个砝码的总重
平放
1.5
3
木块和二个砝码的总重
平放
2.0
(1)实验一的第3次实验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__1.0__N。
(2)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__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__。
(3)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__。
【解析】
(2)由表一实验数据可知,三次实验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积大小不同,所以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3)由表二实验数据可知,三次实验接触面积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所以可得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跟踪训练
静摩擦力f随着沿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外力F外的增大而增大,但静摩擦力存在着一个最大值,如果外力F外超过了这一最大值,物体之间由相对运动趋势转变为了相对运动,此时的摩擦力就不是静摩擦力了,这个最大值就是最大静摩擦力。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此表分析可知( C )
图3-8
实验次数
木块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数(N)
1
静止
0.4
2
静止
0.6
3
加速
0.7
4
匀速
0.5
5
减速
0.3
A.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0.5N
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为0.7N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两次是相同的
【解析】
第1次和第2次实验,木块保持静止状态但是有相对运动趋势,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第一次的静摩擦力是0.4N,第二次的静摩擦力是0.6N。第3、4、5次实验中,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滑动摩擦力相同,都是0.5N,滑动摩擦力跟运动速度无关。
1.[2018·北京]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C )
图3-9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
图3-10
)2.[2018·徐州]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解析】
不同的橡皮筋的弹性系数不同(即受到相同的力后伸长的长度不同),弹性限度范围也不同,所做的测力计量程不同。
3.[2018·株洲]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饮料罐(含饮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是
( A )
    
A  
 B   
 C  
 D
【解析】
重力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要让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桌面通过接触点给罐子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所以重力的作用线必须经过罐子与桌面的支撑点。
4.[2018·滨州]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找来了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两块(一块光滑,另一块粗糙),长方体木块一块(带有挂钩),钩码一盒,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
图3-11
A.测量摩擦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B.通过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保持压力一定时,粗糙程度越
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此实验中应用了一种重要的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D.图甲中用不同速度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大小也不同
【解析】
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故测量摩擦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甲、乙两图,压力大小相同,乙接触面粗糙,乙测力计示数大于甲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保持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5.[2018·成都]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__竖直__方向调零。
(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__静止__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
图3-12
)(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1.8__N。
(4)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他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在一起来寻找规律。”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你认为__小虹__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6.某同学用弹簧秤称得一木块重力为5N,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秤水平向右拉木块。
图3-13
(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静__摩擦力,大小是__1N__,方向__水平向左__。
(2)增大拉力,木块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滑动__摩擦力,大小是__2N__,方向__水平向左__。
(3)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增加到3N时,木块受到的是__滑动__摩擦力,大小是__2N__。
(4)快速撤离弹簧秤后,木块继续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滑动__摩擦力,大小是__2N__。
【解析】
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接触面上,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大小相等。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若物体做变速运动,只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不变,则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