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计算浪费水的问题,经历自主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计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例题中百位上的“7”是怎么算出来的,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做几道口算题练练手。
课件出示六道口算题:12×3= 43×10= 13×20=
11×4= 70×8= 21×30 =
学生口算,教师指名一名学生回答。
生:十二乘三等于三十六,同学们同意我的看法吗?
全班:同意。
由回答问题的学生指名下一名学生回答下一题。
师:同学们做的很好,下面我们一起做几道笔算题。
课件出示四道笔算题:21×31= 42×11 =
23×32 = 34×12 =
学生在练习本用竖式计算,做完后,教师指名板演。
师: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首先,我们先看一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指名两名学习读,然后全班齐读。
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题。
二、新授
课件出示例题:每天流掉12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3月和4月两个月要流掉多少千克水?
师:从这道题里,你都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怎么计算,同学们试一试,做完之后小组交流你们的想法。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生:三月和四月一共61天,12×61=732(千克),并在黑板上写出竖式。
师:竖式中“7”是怎么算出来的?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6与第一个因数12相乘积是72,这里的72表示72个十,是720,所以在百位上应该写7.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上节课的有什么不同?
生:有进位。
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谁来给大家总结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组交流讨论,全班汇报。
计算方法:
1、用第二个因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
2、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4、要注意进位问题,尤其是要注意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的进位问题。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三道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计算题,用竖式计算。
58×23= 69×51= 57×92=
三名学生板演,其他人在练习本上完成。全班汇报。
课件出示:一个36人的旅游团准备游览长城,每张门票45元。用1500元钱买门票,够吗?
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回答。
梳理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都学会了什么?
生思考。指名回答。
五、作业
课本17页练一练1题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