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不确定现象西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02 13:4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不确定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在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有些则是不可能的。
2.在具体的情景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术语来判断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3.体验与数学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难点:
能使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描述。
教学准备:
硬币7枚、盒子两个、黄色乒乓球6个、白色乒乓球6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元旦节快到了,(李小西 )(何轻林 )( 王林聪 )( 张佳欣 )这4个同学将在元旦庆祝会上参加演讲比赛,在演讲前需要抽签来决定演讲的顺序,请同学们猜一猜谁会抽到第1个呢?(展示课件1)
(学生自由猜测)
揭示课题:究竟谁会抽到第一个,不能确定。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不确定现象。(板书课题)
新知探究。
1.教学例二:抛硬币。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硬币,我们约定写有一元这一面为正面,有图案菊花这一面为反面。现在老师准备抛硬币,请同学们猜一猜,我抛上去掉下来之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同学们猜之后,老师就抛)抛2次之后,老师说:那抛8次、10次甚至更多的次数又会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来抛一抛。
师:请先看活动要求:(幻灯呈现) 4个人一个小组,小组内分工要明确,一个人抛硬币、两个人观察硬币落下之后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另外一个人负责记录。每抛一次就记录一次。在正反面表格内打勾。抛完10次之后分别统计出硬币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总次数。
(小组活动)
师:基本上各个小组10次都抛完了,现在请各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活动的情况。
(小组汇报:我们这一组一共抛了好多次,出现正面的是好多次出现反面的是好多次)边汇报边统计。
师:观察统计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生答:抛硬币时,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抛的次数越多,出现正反面的次数就越接近)
刚才谁抽到第1个演讲不能事先确定;硬币落地后是哪一面向上也不能事先确定。这些现象都是不确定现象。
师:那我们该怎么样来描述这种现象呢?
(上抛硬币,硬币落地之后,可能是正面向上,也可能是反面向上)
2.寻找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
师:同学们,你们向窗外看一看今天的天气情况,那后天会是什么样的天气呢?我们怎样来描述后天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生说,可多抽几个)
师:现在你们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是不确定现象吗?
(用心听,看是不是不确定现象,语言表述是否标准)
(不确定现象举例:我和李小西玩石头、剪子、布可能是我赢,也可能是李小西赢。桥头有没有车?期末考试,谁会考第一名等)
刚才我们说这些都是(不确定现象)
3.教学例三:摸彩球。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这里有两个盒子,盒子里都装有乒乓球,我们来做一个摸球游戏。请听清楚规则:男女生各推荐一名学生上台摸球,只能摸四次,一次最多只能摸两个,摸出黄球的个数越多就获胜。
(学生摸球,师记录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观察观察,为什么男生会获胜?
(学生猜想之后揭秘)
男生一定能摸到黄球,女生不可能摸到黄球。训练学生说。
师:还可以怎样表述?
女生一定能摸到白球,男生不可能摸到白球。
像这种必然会出现的现象叫做确定现象。
4.寻找生活中的确定现象。
师: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这是确定现象。
师: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是确定现象你能说说看吗?
(举例:水往地处流,太阳从西边落下)
练习。
1.连线题。
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做不确定现象,什么叫做确定现象,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道连线题,看你们能不能判断这两种现象。这样啊,老师先读题,读完之后你们马上说出现象,看谁反应最快?
2.青蛙跳水。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青蛙跳水这个活动。有一个乒乓球台,在台子的下面放了一盆水,有一位男孩从台子上抛乒乓球,这个乒乓球、、、、(抽生答,可多抽几个。)
师:这是什么现象?
3.根据图片信息判断。
同学们请看,有只小猫在摸球,这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呀?
(抽生答:盒子里有6个球,2个红球,4个蓝球)
请看第一题、、、、、、
4.摸铅笔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的将书翻到106页,看一看第4题,摸铅笔。(根据图,自己组织语言描述)
5.连线。
现在请同学们继续看第5题连线题,请同学们自己在书上连一连。
总结。
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也什么收获,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嗯,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更好的判断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五、出示抓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