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1-02 17:0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 含答案
满分70分 时间60分钟
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热气球是利用球内的热空气比球外的冷空气的密度要________?而能够上升的,当热气球加热时,球内的气体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
2.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3.如上右图,在一架放在水平面上、已经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个天平盘里,分别放入A、B两个实心物体,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可知 mA ________ mA ?, ρA ________ ρB 。(选填“>”、“<”或“=”)
4.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应根据估计所用的砝码,按质量由________ (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在加减砝码时,如果发现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采取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5.一块质量为20 g的冰化成水,质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
6.一个质量为60 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宇航员的体积是_______m3。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7.宇航员从月球上采集一块矿石,带回地球后,这块矿石一定不变的是( )
A.位置 B.状态 C.温度 D.质量
8.下列物体中,质量为0.05kg的可能是( )
A.一头大象 B.一只苹果 C.一台电视机 D.一只蚂蚁
9.一只能够容纳1kg水的瓶子,一定能够容纳得下1kg的( )
A.白酒 B.食用油 C.盐水 D.煤油
10.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铜、铁、铝球,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ρ铜>ρ铁>ρ铝) (  )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一样大
11.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和质量,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某同学身高170 cm,质量60 kg,他的体积约为(  )
A.0.006 m3 B.0.06 m3 C.0.6 m3 D.6 m3
12.北方的冬天里,室外的自来水管外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被冻裂,水管被冻裂的原因是(  )
A.水管里水结成冰以后,密度变大
B.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C.水管里水结成冰以后,冰的密度比水小,冰的体积变大
D.水结成冰以后,质量变大
13.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一块质量为0.79 kg,边长为1 dm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 )
A.1% B.10% C.90% D.99%
14.一个瓶子恰好能装下1kg的水,那么用这个瓶子一定能装下1 kg的下列哪种物质(  )
A.酒精 B.汽油 C.水银 D.食用油
15.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 ℃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 ℃时液体的体积比5 ℃时的大
D.由1 ℃升高到8 ℃,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16.用烧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烧杯共同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杯质量是40 g B.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的
C.乙液体的密度是1g/cm3 D.乙液体的密度是3 g/cm3
三、实验探究题(每题6分,共18分)
17.测量物质的密度
(1)小林在“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你认为他的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____。
②在正确操作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食用油,称出烧杯与食用油的总质量为34.1g;
③将烧杯中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再称量烧杯和剩下的食用油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___使天平平衡,示数如图所示,倒出食用油的质量是_____g。
④通过计算可知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kg/m3。
(2)小林用图中的物品以及足量的水和细绳对西瓜的密度进行了测量,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水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电子秤测出其质量m1;
②用电子秤测出一个西瓜的质量m2;
③将西瓜用细绳捆好后慢慢浸没在水中(没有水溢出),在水面处做标记,然后将西瓜取出并_____,用电子秤测出此时它的质量m3.则西瓜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用符号表示)
18.小邦和小册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他们用不同方法做实验。

(1)小邦将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g。
(2)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如图乙所示,牛奶的密度为___kg/m3。
(3)小册认为小邦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4)小册另外设计了实验方案,他用一台电子秤和玻璃杯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0;
②用玻璃杯装水,在杯身水面位置标记“-”,再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m1,;
③将玻璃杯中的水倒尽,然后吹干,把牛奶慢慢倒入玻璃杯中,直至液面与标记“-”处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玻璃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__(用m0、m1、m2、ρ水表示)
19.小明用天平、细绳、烧杯和水(ρ水=1.0g/cm3)测定某工艺品(实心)的密度。
(1)实验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00g。
②用绳将工艺品拴好并浸没在水中(如图甲),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得出质量为208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 cm3。

甲 乙
③从烧杯中取出工艺品,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当天天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
④工艺品的密度为ρ=___________g/cm3。
(2)小明测量的工艺品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被测工艺品是由下表中的某种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 ___________。(举一例)
物质 金 铅 铜 铁 铝
密度/g·cm-3 19.3 11.3 8.9 7.9 2.7


四、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20.盐水选种需要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现已配制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是60kg,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该加水还是加盐?加多少?




21.细心的小明发现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盛水缸常常被冻裂,是什么原因呢?请你先帮他做个计算:一满缸水的质量为72kg。(ρ冰=0.9×103kg/m3)
(1)这缸水的体积是多少?
(2)当夜晚水全部结为冰时,冰的体积是多少?
(3)现在你能帮他找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了吗?
 








答案
小;不变;增大;减小
2.沸点;外表面
3.= <
4.由大到小 移动游码
5.不变 20
6.不变 0.06
7-16. DBCAB CCCCD
没有将游码归到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用游码来调节 16.8 0.84×103 向水桶中加水直至标记处 ρ=?ρ水
63.6 1.06×103
(1)②8 ③64 ④8 (2)偏大 工艺品从烧杯中取出时沾有水,使测量的质量偏大 (3)铁锅
不符合 50kg
0.072 m3 0.08 m3 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