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1-03 17:0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辉煌灿烂的文学第9课 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主要是从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当中来的,比如中国的神话、民间传说,例如蒲松龄的作品。他将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与现代的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
—诺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假如你是诺贝尔奖的评委之一,你会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个人或者哪些作品(体裁)?《历史朝代歌》
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1.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中国文脉)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2.文学与时代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至今各领风骚《诗经》楚辞一群只想安心做思想家却意外成了文学家的人中华文脉各地方民歌民谣贵族宴飨的
宫廷乐曲宗庙祭祀的颂歌根据上述内容,指出《诗经》 在 句式、语言、创作风格方面的艺术特点,并结合课本阐述《诗经》的地位和意义。句式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语言自然质朴丰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问:从辩证唯物论意识观的角度看,《诗经》现实主义风格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答: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政治p36)各领风骚《诗经》楚辞一群只想安心做思想家却意外成了文学家的人中华文脉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根据上述内容,指出楚辞在句式、语言、创作风格方面的艺术特点。屈原,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自他之后中国文学由集体创作跨入个人创作阶段。
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感情充沛;大量运用象征、想象、夸张、比喻的手法;奠定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问:从辩证唯物论意识观的角度看,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答: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政治p38)各领风骚《诗经》楚辞一群只想安心做思想家却意外成了文学家的人中华文脉《诗经》、“楚辞”作为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不仅影响着后世的文学创作,其影响更渗透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等各方面,你能举出例子来吗?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例如:楚辞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古人探求真理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其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各领风骚《诗经》楚辞一群只想安心做思想家却意外成了文学家的人中华文脉“……他们要让自己的思想说服人、感染人,就不能不运用文学手段。而且,有一些思维方式,从产生到完成都必须仰赖自然、譬引鸟兽、倾注情感、形成寓言,这也就成了文学形态。”
——余秋雨·
《中国文脉》问:从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角度看,先秦诸子既是思想家又是文学家的特点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答:联系是普遍的(p54)文史哲不分家。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所以娱耳目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靡曼美色于后。
——司马相如《上林赋》
汉唐华章汉赋唐诗中华文脉一个只想安心做史学家却意外成了文学家的人结合课文,指出汉赋的特点,并对其进行评价。汉赋的定义:是两汉时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直接源于骚体诗,但与先秦诸子散文也有重要关系。
汉赋的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
汉赋的评价:汉赋增添了中国文学的辞藻功能和节奏功能,但是缺少个性、缺少思想。“(司马迁)发愤著书,意旨自激,恨为弄臣,寄心槠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汉唐华章汉赋唐诗中华文脉一个只想安心做史学家却意外成了文学家的人我认为一切的好诗,在唐代已经做完。
——鲁迅致杨霁云信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高峰,就是说顶峰也不为过。
——郑临川《闻一多说唐诗》汉唐华章汉赋唐诗中华文脉一个只想安心做史学家却意外成了文学家的人问:从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角度看,“政治经济决定文化”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p87)汉唐华章汉赋唐诗中华文脉一个只想安心做史学家却意外成了文学家的人宋元俗曲一个做不了明君却成了“词帝”的人元曲中华文脉宋词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为心得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p66)“作为皇帝,他是个笑话,作为诗人,他则是个神话。”
——宋执群·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问:从唯物辩证法发展观角度看,李煜在词的发展史上的地位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
答: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p87)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 辛弃疾婉约派: 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咏叹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
豪放派:风格豪放激愤,气势雄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受慨宋元俗曲一个做不了明君却成了“词帝”的人元曲中华文脉宋词词始于南梁,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宋元俗曲一个做不了明君却成了“词帝”的人元曲中华文脉宋词文学滋养了时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词始于南梁,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柳永《望海潮》 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辛弃疾《贺新郎》①政治:两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词曲便于抒发感情
②经济: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物质基础)
③社会:市民阶层的扩大,市井文化生活的需要(通俗化)“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根据右边右边材料,试从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政治:两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经济: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物质基础)社会:市民阶层的扩大,市井文化生活的需要
(通俗化)元曲定义:是散曲和元杂剧的的合称。散曲兴起于宋代,到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
元曲特点:庄谐杂出,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代表人物:关汉卿、马致远李清照、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他们都认为,中国文脉将会随着大宋灭亡而断绝,蒙古马队的铁骑是中华文明覆灭的丧葬鼓点。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元代的诗歌、散文,确实不值一提。但是,中国文脉在元代却突然超常发达。那就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一个重大缺漏,在这个不到百年的短暂朝代获得了完满弥补。这个被弥补的重大缺漏,就是戏剧。不管是古希腊悲剧还是古印度梵剧,都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已经充分成熟。而中国,不仅孔子没看到过戏剧,连屈原、司马迁、曹操、李白、杜甫、苏东坡都没有看到过,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
有趣的是,既然中国错过了两千多年,照理追赶起来会非常困难,岂能料,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等一大批文化天才合力创作的元杂剧。结果,正如后来王国维先生所说,中国可以立即在戏剧上与其他文明并肩而“毫无愧色”。
此时的中国文脉,在《窦娥冤》,在《望江亭》,在《救风尘》,在《西厢记》,在《赵氏孤儿》,在《汉宫秋》……
在这里,我和王国维先生一样,并不是从表演、唱腔着眼,而只是从文学上评价元杂剧。那些形象,那些故事,那些冲突,那些语言,以及它们的有机组合,在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几乎是空前的。宋元俗曲一个做不了明君却成了“词帝”的人元曲宋词中华文脉 元代的诗歌、散文,确实不值一提。但是,中国文脉在元代却突然超常发达。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一个重大缺漏,在这个不到百年的短暂朝代获得了完满弥补。
——余秋雨《中国文脉》唐诗元曲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红楼梦》通俗小说明清小说异军突起的网络文学中华文脉那些离诺贝尔奖一步之遥的近代文人4、代表作
①《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最早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②《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③《西游记》,吴承恩,明,浪漫主义小说; ④《红楼梦》,曹雪芹、高鹗,清,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⑤《儒林外史》,吴敬梓,清,讽刺小说; ⑥《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优秀短篇小说集。 1.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
2.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
3.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
4.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
5.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
6.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
《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下列是介绍明清小说的文字,结合语文所学知识,请列举其作品:唐诗元曲通俗小说异军突起的网络文学中华文脉那些离诺贝尔奖一步之遥的近代文人明清小说1、政治因素: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政治黑暗,官场腐朽,社会矛盾加剧,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2、经济因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城镇兴起;——新素材、新思想的涌现
3、社会结构:市民阶层扩大
4、思想文化(1)反封建民主进步思想的产生;
(2):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高压(文人对社会不满)。
5、科技:印刷术的进步
探究3探究明清小说空前繁荣的原因唐诗元曲通俗小说明清小说异军突起的网络文学中华文脉那些离诺贝尔奖一步之遥的近代文人通俗小说明清小说异军突起的网络文学中华文脉那些离诺贝尔奖一步之遥的近代文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鲁迅:鲁迅是第一个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作家,但他谢绝了提名机会。
林语堂:1975年夏,国际笔会推荐林语堂获本年度诺贝尔奖,却因未用母语写作落选。该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意大利诗人蒙塔莱。
老舍: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准备把奖颁给他,却因他已逝世而未被授予。该年最终获奖的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沈从文:诺贝尔前主席谢尔·艾斯普马克说,当时沈从文已进入最终5人名单且票数最高,但是由于沈先生已于1988年去世,评选程序终止。通俗小说明清小说异军突起的网络文学中华文脉那些令人扼腕的、离诺贝尔奖只有一步之遥的近代文人们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至今 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中国文脉)呈现什么样的趋势?请归纳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至今文学与时代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 时代孕育了文学,文学滋养着时代。文学是一个作家心声的倾吐,是对一个时代脉搏的触碰,更是一个国家文化价值的承载。 古代文学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哪里?中国古代各阶段文学提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局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儒学逐步确立独尊地位,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弘的时代气势。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清新疏朗,一扫当时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 唐代:政治统一清明,经济繁荣,对外开放,文化多元,科举取士,文学艺术全面辉煌,李白的诗歌,颜真卿的书法等都体现了盛唐气象。
5、宋元: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市民阶层兴起,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6、明清:封建社会衰落(君主专制强化)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更适应市民生活需要的戏剧走向繁盛文学的文化价值:“文以载道”的教化功能 “文以载道”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为古代文学注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社会使命感,使作家重视国家、人民的群体利益,即使个人纯抒情作品,也时刻不忘积极有为的人生追求。同时,不可避免存在一些说教性的封建糟粕,使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政治的附庸。

除古代文学外,中国的儒学思想、传统的书画艺术……,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同时,也存在封建糟粕性的东西。但总体来说,中国文学辉煌而灿烂,是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