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燕子南飞》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
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4.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植物迁移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存。
5.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对动物各种迁移方式的研究。
难点: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指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及生物是如何与外境相适应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一些与本课相关的资料,课上进行展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活动活动脑筋,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好不好?
多媒体出示:
小小姑娘满身黑,
秋去江南春来归,
从小立志除害虫,
身带剪刀满天飞。
(猜一动物)
学生齐读谜面,指名说谜底。
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与“燕子”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燕子南飞。(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头脑风暴
教师出示有关冬季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这幅图片后的感受,从而感受到冬季的寒冷。
师:在寒冷的冬季我们是怎样抵御严寒的呢?
学生谈抵御严寒的方法。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我们人类是很聪明的,可以想到各种办法度过寒冬。那么,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又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呢?比如:燕子在冬天怎么办?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活动1:鸟类的迁徙
1.明确迁徙的概念。
师:我们先来学习“鸟类的迁徙”(板书:鸟类的迁徙)。
让学生翻开教材第24页,阅读一下相关的内容。
幻灯片出示:
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春天,它们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此方繁殖后代;秋天,它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在迁徙过程中,大多数鸟类会有规律地停下来休息和进食。
教师:谁来告诉大家,什么叫做迁徙?
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在迁徙过程中,大多数鸟类会有规律地停下来休息和进食。
出示燕子迁徙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师边出示图片边解说:春天来了,燕子从温暖的南方飞回来了,它们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产卵,并孵出了小燕子。到了秋天,天气凉了,燕子妈妈带着小燕子飞到南方去过冬了。
2.探究与交流。
教师:除了燕子以外,还有哪些鸟有迁徙的习性?
学生回答。
(出示幻灯片)教师:请大家观看有关鸟类迁徙的图片,将自己发现的能够迁徙的鸟记录下来。(大雁、野鸭、鸳鸯、杜鹃、燕雀、天鹅)
学生活动。
师:世界上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很多,约占鸟类的?,每年参加迁徙的鸟类数量高达100亿只以上,我国约有?的鸟有迁徙的习性,约有500多种。
师: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生活习性?(小组讨论)
(鸟类的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由此而引起的食物短缺。)
3.鱼类洄游行为。
教师讲解洄游的概念:像鸟类一样,一些鱼类有洄游行为(板书:鱼类的洄游),有些鱼平日生活在海里,到了生殖季节,它们会逆着河流返回淡水中去产卵,例如:多种鲑鱼和大马哈鱼。
出示鲑鱼和大马哈鱼图片。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大马哈鱼洄游的资料。
交流后,师小结:大马哈鱼在四五岁以后,每年八、九月间成群结队地从外海游向近海,进入江河,回到它们的出生地----黑龙江,经过几千里旅行后,在故乡产下它们的宝宝,由于在不断顶水洄游过程中,体力消耗极大,到达卵场产卵后,多数衰竭而死,只有极个别的个体又携儿带女回到大海。
还有一些鱼类大部分时间栖居淡水,只是在生殖季节入海产卵,如:鳗鲡(出示图片)。
像鸟类迁徙、鱼类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
4.小组讨论。
师:除了鸟类和鱼类,还有哪些动物也有迁移的习性?
学生回答后,师出示一些具有迁移习性的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羚羊、牛羚、斑马、长颈鹿、角马、大象)
5.阅读科学在线。
师:除了动物有迁移习性以外,植物有没有迁移现象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6页的“科学在线”。
学生介绍植物迁移的现象。例如,蒲公英的种子,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散播远方;郁金香最初产于土耳其,后被人们带到欧洲及其他国家。
6.提问:你还能举出更多的植物迁移的例子吗??
学生回答。
多媒体出示本地的具有迁移现象的植物的图片(苍耳、蒲公英)。
三、全课总结
迁徙、洄游、迁移是自然界中动植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除了这些习性,动植物还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第七课? 燕子南飞
动物的迁移:鸟类的迁徙
鱼类的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