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和热水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能说出什么是冷和热。
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是温度。
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能认识冷水和热水“相遇”之后,热是怎样传递的。
2、科学探究能力:
能利用感觉器官感知物体的冷和热。
通过实验的操作和曲线图的分析,学生能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认真、细致地观察试实验现象。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及对实验的结果分析结论。
教学重点:
体验完整的探究实验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和预测→实验、观察、记录→信息整理→ 交流与评价)
教学难点:
实验条件的控制及能用统计图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分组实验材料:
烧杯、锥形瓶、温度计、冷水、热水、纸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拿了一杯热水就进教室问:“老师想尽快喝到一杯凉水,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这杯水变量吗?”结果学生们提了好多解决办法:用筷子搅拌,用嘴吹,两个杯子轮流换倒等。
2.那谁能上来摸一下看看同学们的猜想和你的感觉一样吗 ?那如果老师再给你们一个杯子,你们能弄出不同感觉的水吗?同学们可以一起想办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冷水和热水》
二、活动(一)——手指的感觉。
1、教师导入,引出疑问:我们的手指能准确地感知水的冷、热吗?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猜想,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更准确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激发学生探究冷热问题的兴趣。
2、实验验证:
(1)、提出要求:
①、将自己的左手食指浸入凉水中,右手食指浸入热水中,体会手的感觉。
②、1分钟后,将两只手指同时触摸桌面。
(2)、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并试分析原因。
(4)、学生汇报感受。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汇报时使用恰当的语言。
接着拿出第四杯水(每杯水的冷热程度不一样)让学生描述。这杯水和第三杯水温差不多
3.既然人体的感觉不能准确地确定物体的冷热程度,人们就借助一些仪器、工具来准确测量——温度计。(展示温度计的图片)重点介绍水温温度计的用法。
3、师小结:冷与热是相对的,冷指温度低,感觉温度低;热指温度高,感觉温度高。
三、活动(二)——测量水温的变化。
(一)、提出问题:给你一杯冷水、一杯热水,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你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一猜吗?
(二)、明确思路,进行实验。
1、指导学生认识实验材料。
2、教师讲解实验方法。
(1)、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冷水。
(2)、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提示学生加热水和打孔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3)、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
(注意:实验过程中,两支温度计不能贴近烧杯的底部或烧杯壁。)
(4)、观测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并做好记录。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7
8
9
烧杯中水的温度(℃)
锥形瓶中水的温度(℃)
(5)、根据记录的数据画曲线图。
3、小组讨论分工情况。
4、学生进行实验;教师随堂指导。
(三)、整理数据,归纳结论。
1、小组讨论:从曲线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2、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自己的科学结论。
3、学生讨论:从曲线图中,你发现了什么?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怎样传递的?
(当两个物体的温度不同,热就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
的物体,直至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也就是说热传递是单向的。)
巩固运用。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