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 16风的形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上 16风的形成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1-03 12:2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风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实验现象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能推测纸螺旋圈转动的原因。
2、能用模拟、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风的成因。
情感态度目标:
愿意利用所学的热对流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科学知识目标:
1、能解释纸螺旋圈转动的原因。
2、能理解风的成因。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探究风的成因。
教具学具准备
铁架台、蜡烛、火柴、纸螺旋圈、风的形成演示箱、蚊香等。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风吗?。(学生回答,借此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2、同学们来看这样一个现象,冬天,把教室窗户打开一条缝,将两条纸片分别站在门缝的底部和上部,你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思考片刻,部分学生回答)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风是怎样形成的。(切入课题)
二、师生科学探究活动。
活动一:观察上升的空气
1、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关的实验,叫做“纸螺旋圈转起来”,教师介绍实验材料,提示:①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好高度,使螺旋圈自然下垂。②点燃蜡烛,放在螺旋圈下面,观察有什么现象;③移走蜡烛,观察螺旋圈会怎样。(可反复几次)
(学生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推测纸螺旋圈转动可能与什么有关。
3、谈话:刚才很多小组已完成了讨论,哪个小组能把你们小组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谈出热空气上升带动纸螺旋圈转动起来。)
4、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了解人们对热空气上升的利用等。(根据科学在线再次解释螺旋圈转动原因)
活动二:风的形成
1、谈话: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风的形成的模拟实验,需要用到风箱(了解风箱的构造)。
2、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教材上的实验提示。(学生自读理解提示)教师强调三点:
①前后对比实验中,除了蜡烛燃烧和不燃烧之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②实验过程中风箱要不透风;
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4、学生按照 “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汇报结果。师生梳理,重点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a.实验中蚊香的烟流动的方向一样吗?为什么?
b.为什么点燃蜡烛后,在洞口附近有风?
5、(学生在汇报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在学生充分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三、本课小结
谈话总结:通过本节课几个活动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风的形成的原因:(学生说)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谈话:现在我们再返回来,看看刚上课时的那个问题:门缝上部和底部的纸片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运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过来补充)
四、拓展延伸
观察家中暖气、空调、厨房排风扇的安装位置,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
板书设计:
风的形成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