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世界遗产》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标准,多角度欣赏世界遗产。
2.认识不同种类世界遗产的分类标准、选定原则及审美特征,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目前的数量、所在地,学会分辨世界遗产的不同类型。
3.通过本节课的欣赏活动,引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对人类共有的世界遗产的珍视和强烈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世界遗产及世界遗产都有哪些不同类型。
教学难点:如何区分四大世界遗产,能够从审美角度评述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世界遗产的相关资料,初步认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遗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世界地图,教师分享自己参观世界遗产地的感受,让同学们猜猜老师去的是哪个地方,再展示图片: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引出课题:《保护世界遗产》。
【设计说明】设置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
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国际法、并经过严格的申报和审批程序确定的。世界遗产主要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遗产等四大类,它们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或者是大自然的奇迹,或者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共同创造。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了解,增强进一步学习的信心。
三、深入赏析
1.多媒体展示:
(1)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
(2)世界自然遗产: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3)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秘鲁马丘比丘;
(4)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江西庐山三叠泉瀑布。
2.师生共讨:
(1)这四处世界遗产分别是哪一类型的世界遗产?
(2)你是如何区分这四类不同的世界遗产的?
(3)同学们,你们对这四处的世界遗产都有哪些认识和了解呢?
(4)你还知道中国的哪些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3.师生共同总结:
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遗产的分类标准、选定原则及美感特征。
(1)世界文化遗产: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
(2)世界自然遗产:独特的自然面貌,珍稀或濒危动植物品种的生态环境,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天然名胜。
(3)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不是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简单叠加,而是意味着人类改造自然、运用自然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
【设计说明】深入赏析世界遗产,提出问题,引入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四、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1.谈话的方式和学生共同讨论“为什么要申报‘世界遗产’”,探究世界遗产的现状。
2.怎样理解保护世界遗产的重大意义?
【设计说明】结合课本和自己收集的资料,从多角度召开欣赏,探究欣赏世界遗产的方式方法。
五、拓展提升
保护世界遗产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关注世界遗产的现状;
2.宣传并走近世界遗产;
3.延续世界遗产的历史;
4.传承世界遗产的文化;
5.参与保护世界遗产的活动。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问题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自觉参与保护世界遗产。
六、课堂总结
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它们对每个国家和整个人类都是不可取代的无价之宝。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世界遗产面临严重的威胁和破坏。因此,保护世界遗产刻不容缓,让我们伸出双手,从自身做起,自觉参与到保护世界遗产的活动中,让这些无价之宝世代相传,永续利用。
【设计说明】引发其内心对世界遗产的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热爱与尊重,树立保护世界遗产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