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构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通过欣赏、观察、分析、感受绘画作品
的构图美,了解构图的意义及其作用。
技能目标:认识常见的构图形式和类型,并能在创作中
尝试运用。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的追求,
提高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常见的构图方式,体会构图带来的视觉感以
及作者想传递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几种常见的构图方式,并在自己的作品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范画、炭笔、画纸。
学生准备:画纸、炭笔。
教学过程
一、赏析作品,感知构图
1.展示三幅图画,观察其不同之处。
美丽的风景总是让我流连忘返,而别致的图画也总是让我们心旷神怡。
2.交流三幅画的观后感,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张,理由是什么?
小结:三幅画画的都是瓶花,但由于每个人的审美倾向不同,所以我们看到有的画面中的物像有的饱满,而有的画面却比较空旷。
揭示课题《学学构图》。
二、分析理解,掌握构图
1.什么是构图?
在绘画时。根据自己的创作思想,对画面内容的大小、位置作艺术化、个性化的布局和安排,使作品产生一定的视觉美感,称为构图。
2.学习几种常见的图画外观构图形式。
(1)以同一图画不同构图为例。
冷冰川的风景画,横向的构图,我们感觉视野很开阔。把纸变得狭长,有纵深感,视线更集中。
小结:同样的景色,由于不同的构图,可以表达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画面意境。
(2)巩固欣赏,内化知识。
山水画:
《千里江山图》是宋代画家所作。山峰绵亘、江河旷远。
《溪山行旅图》,竖式构图,山峰巍然屹立,给人高山仰止之感。
人物画:
横向的构图会选择左右两边不对称的构图形式,这样处理的画面比较活泼。竖式构图,主体安排在画纸的中间偏上,稳定的视觉效果,画面静谧而典雅。
3.学习几种常见的画面构图类型。
满构图:画面饱满,在儿童画中的运用比较广泛。
S形构图:画面有动感。
三角形构图:有主次,疏密的变化,主体间相互呼应,给人生动有趣之感。
4.连线、巩固知识。
三幅儿童画,仔细观察,它们的构图分别属于什么类型,表现了怎样的视觉感受。
5.尝试构图,学以致用。
有一些器皿、水果的图片,我们一起用刚才所学的构图知识,把它们合理地组织在画面中。要求:把盘子、水果这两种物品安排在画面中,互相有联系,可以运用一种典型的构图形式。
6.小结:构图的外在形式和类型是样化的,但是和潜移默化地反映作者创作的思想和情感的内在表达是一致的。
我国古代有位画家被人们称作马一角,原因是他在画画时总喜欢取一角之景,其实间接地反映了画家的内心思绪:感慨当时南宋的残山剩水。
挪威画家蒙克在他的作品《呐喊》中也强烈地表达出挣扎绝望的内心情感: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传递一种内心的孤独和苦闷以及竭力想摆脱困境的恐惧感。
三、练习内化,运用构图
作业要求:运用构图知识,有选择地把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合理地组织在画面中,并使画面构图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
四、作业展评,理解构图
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教师稍做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