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统编版 六年级上册
2.腊八粥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92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福生》,1926年出版第一个创作文集《鸭子》。沈从文20年代起蜚声文坛,与诗人徐志摩、散文家周作人、杂文家鲁迅齐名。代表作《边城》、《长河》。
1.会写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哪两两部分内容,找出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分析文章有详有略写法的作用
学习目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自读提示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思考:
课文是怎样表现腊八粥的美味?
思考:
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梳理课文脉络:
腊八粥
第1段:
概写腊八粥的美味。
第2~19段:
等粥。
第20~21段:
喝粥。
思考:
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小孩八儿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吃粥的过程。
思考:
课文写八儿等粥、吃粥的过程,想要为我们展现什么?
腊八粥的美味诱人
【碗盏】
【益发】
【浪漫】
碗。
富有诗意,充满幻想。
越发;更加。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叙述了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故事,通过对八儿和妈妈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
腊八
腊
là
腊八粥
粥
zhōu
油腻
腻
nì
咽唾沫
咽
yàn
钥匙
匙
shi
搅和
搅
jiǎo
浓稠
稠
chóu
嘟囔
嘟
dū
肿胀
肿
zhǒng
熬粥
熬
áo
深褐
褐
hè
染缸
缸
gāng
脏水
脏
zāng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八儿的可爱、机灵。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共23张PPT)
统编版 六年级上册
2.腊八粥
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什么内容?
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八儿等粥和八儿一家人喝粥两件事。
精读课文
读读文中描写八儿的语句。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八儿进行描写的?
讨论交流
腊八粥的美味——八儿盼粥
八儿心理
期待
急切
不满、赌气、撒娇
失落
八儿的形象:
对新事物好奇而急切,天真可爱的孩子。
描写、修辞
心理 夸张
动作
语言
肖像
拟人
腊八粥的美味——八儿分粥
语言描写
讨价还价
得寸进尺
人物形象
天真
可爱
聪慧
狡黠
腊八粥的美味——八儿猜粥
八儿特点
好奇
充满想象
八儿的形象:
对新事物好奇而充满想象,天真可爱的孩子。
描写、修辞
心理
拟人
腊八粥的美味——八儿看粥
八儿特点
惊异
描写、修辞
语言
拟人
腊八粥的美味——八儿吃粥
八儿特点
心满意足
描写、修辞
动作
比喻
拟人
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
写他盼粥、猜粥、看粥、吃粥的过程,
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形象。
要把一篇文章写生动、形象、具体必须抓住重点,详写主要内容。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妈妈熬制腊八粥,八儿等吃腊八粥。为了把这一部分内容写具体,作者运用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方法把腊八粥的诱人和八儿迫不及待想吃腊八粥的情景表现的得淋漓尽致。
如何详写主要内容
阅读方法
从描写八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八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可以看出八儿是一个天真、可爱、聪明、孝顺的孩子。
文中描写八儿一家吃粥的场面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作用是什么?
讨论交流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虽说……但……”转折句,“好吃得多”说明粥味道美。
讨论交流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把八儿吃饱的肚子比作“一面小鼓”说明八儿一碗接一碗吃粥,把肚子撑的像一面小鼓。
讨论交流
文中写八儿一家吃粥的场面采用的是侧面描写的方法。作用是从侧面烘托出腊八粥的香甜、好喝。
讨论交流
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的情景为什么要略写?
课文略写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
讨论交流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等粥这件事详写,喝粥这件事略写。详写等粥,略写喝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可以充分表现出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突出文章中心。
讨论交流
腊
八
粥
腊八粥:好吃、
香甜。
八儿:可爱、
机灵。
这篇课文叙述了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故事,通过对八儿和妈妈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表现了腊八粥的香甜和八儿的可爱、机灵。
?
抓住人物特点来写
写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不能千人一面,无论是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还是神态、性格,都要表现出人物的不同特点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学会观察,捕捉人物的特点。如,人物的外貌、衣着、行动、语言等的独特之处;其次要学会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表现出人物外在的和内在的特点。
写作方法
练一练:
请你抓住特点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大家。
本文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八儿等着吃妈妈熬的腊八粥情景。文章语言平易浅白、简练流畅、极富生活气息;向我们展示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浓厚的民族情怀、浓烈的中国味道。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看拼音写汉字。
??(1)我最喜欢吃糖炒lì( )子。
(2)她把那丝chóu( )般的秀发扎起来,开始喝妈妈为她熬的浓chóu( )的粥。
(3)杯zhǎn( )碗里chéng( )放食物。
二、给多音字注音。
(1)蕃蕃咽( )喉肿痛,什么食物都难以下咽( )。
(2)球场遇到劲( )敌,反倒使他干劲( )更足了。
(3)他圈( )十亩地作为牧场,准备用来圈( )养牛群。
(4)塞( )外并不闭塞( )。
三、理解词语。
(1)嘟囔:
(2)( ):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
??(3)(? ?):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瘀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4)糊糊涂涂:
四、感知课文。
本文以“ ”为线索,写了八儿 粥—— 粥——猜粥—— 粥的情节,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五、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
(3)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
六、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 )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
(3)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
七、品读达标。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第1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请赏析语句。
参考答案:
一、(1)栗 (2)绸 稠 (3)盏 盛
二、(1)yān yàn (2)jìng jìn
(3)quān juàn (4)sài sè
三、(1)指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2)无可奈何
(3)肿胀 (4)内容混乱的。
四、腊八粥 盼 想 看[来
五、(1)拟人 (2)反问 (3)反问
六、(1)语言描写 (2)心理描写 (3)动作描写
七、
1.突出腊八粥在八儿头脑中的初步印象,为描写实际看到的腊八粥做铺垫。
2.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腊八粥所有人都喜欢。
五、源:学,科,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