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02 22:3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位数的进位加法》教案
●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一副希望小学组织同学们到公园参加“绿色环保”行动的情景图及捡废弃饮料瓶数量的统计表,安排了两个问题。(1)提出“四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捡了多少个饮料瓶?”的要求,解决计算时遇到个位相加满十的情况,(2)解决连续进位加问题。然后,安排了“试一试”三个数相加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连续进位和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百以内的加法,基本理解了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这为学习三位数的加法打下了基础,本节主要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学会三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2+44= 700+100= 400+400= 35+60= 700+300= 500+100=
28+12= 100+700= 64+16= 40-30= 45-16= 48+25=
2.师:说一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对齐后再加减。
3.笔算。
125+47= 87+79= 72+456=
指名到黑板前演示,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计算“125+47”时应注意什么。(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这节课我们就探索三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板书: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展示希望小学组织同学们到公园参加“绿色环保“行动的情况。
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饮料瓶(个)
69
114
189
师:根据图表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1)四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捡了多少个饮料瓶?
列式:69+114=
(2)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捡了多少个饮料瓶?
列式:114+189=
(3)四年级和六年级一个捡了多少个饮料瓶?
列式:69+189=
(4)三个年级一共捡了多少个饮料瓶?
列式:69+114+189=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引出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解决的就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探索算法,解决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算法。
生1:根据信息,我们列出的算式是69+114。我用口算:60+10=70,9+4=13,70+10=80,100+80+3=183
生2:我用竖式:114
+ 69
_________
183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讨论竖式计算的过程。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
师生总结:竖式计算时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3.学生用竖式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2)和(3)。
集体交流订正。
4.解决连加计算的问题。
学生尝试三个数连续相加的竖式写法。
学生讨论,师生小结:在三个数连加计算中,哪一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法,通过学生的质疑,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教师引导,点拨,自主整理等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计算的重要性,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课本第59页“练一练“各题,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从而能顺利解决各个问题,达成学习目标。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69+114=183(个)
114
+ 69
______
183
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构建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创设了生活情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掌握计算这类题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