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案
●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现实生活中每家都使用的电表及每月查阅电表上数的事情,引出学习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教材给出了张丽家7月1日至9月1日电表的用电量。首先要求学生读出电表上的数,了解信息图中的信息,然后重点解决“7、8月份的用电量是多少”的问题。
在列式计算时,用“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个位上3减4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上是0怎么办?”这两个问题揭示了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学生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培养自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有关的算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
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例题主题图。
师: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说一说。
学生观察画面,充分表达从画面上看到的信息。
二、观察思考,探索新知
1.发现问题。
(1)7月1日电表上显示的用电量是335千瓦时。
(2)8月1日电表上显示的用电量是514千瓦时。
(3)9月1日电表上显示的用电量是703千瓦时。
提出问题:
(1)张丽家7月份的用电量是多少?
(2)张丽家8月份的用电量是多少?
解决问题:要求(1)张丽家7月份的用电量是多少?
先要找出数量关系:7月份的用电量=8月1日电表上的数-7月1日电表上的数
所以列式为:515-335=
要求(2)张丽家8月份的用电量是多少?
找出数量关系:8月份的用电量=9月1日电表上的数-8月1日电表上的数
所以列式为:703-514=
2.探究算法。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究尝试,全班交流。
估算:(1)514接近510,335接近330,510-330=180,514-335≈180。
(2)514接近500,335接近300,500-300=200,514-335≈200
笔算:师生共同用竖式计算。 514 703
-335 -514
_________ _______
179 189
3.算法优化:引导学生比较各种计算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笔算既方便又准确。
4.全班小结:
笔算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再减。
三、巩固练习
列竖式计算。
346-88= 533-195= 633-76= 424-219=
731-45= 653-147= 600-287= 554-397=
学生先交流计算方法,在进行计算。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今后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514-335=179 703-514=189
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再减。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时,我为了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侧重了以下几方面: 1.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2.加强知识间的对比。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两位数退位减法的方法。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比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3.突出算理,重视方法。通过尝试计算、计数器演示、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4.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活动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