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教案
●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教材选择了现实生活中每家都是用的电表及每月查阅电表上字数的事情。教材设计了张丽家和几只显示用的电表及相应时间的信息图。首先要求学生读出电表上的数,了解信息图中的信息,重点决“5月份的用电数是多少以及怎么知道的,”然后提出“计算6、7月份的用电数”的要求,让学生试着计算。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的道理,学生能根据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掌握这一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学会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尝试计算、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隔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通过家家户户用电的话题,引出电表和怎样计算用电数的问题。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家家户户每一天都离不开电,知道靠什么方法查询每户用多少电吗?
生:用电表。
师:你们知道怎样算每个月用多少电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电表图。
2.观察图,让学生读出电表上的数。
师:张丽家“五一”搬入新家,这块表是她家5、6、7月份用电情况的记录。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学生回答。
张丽家电表5月1日的记录数是58,6月1日的记录数是183,7月1日的记录数是335。
师:那你知道张丽家5月份用电量是多少吗?同桌讨论再回答。
如果学生直接回答125,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使学生了解5月1日电表上的58是5月1日以前用的电,从58开始到6月1日的183才是5月份用的电,所以5月份的用电量是183-58=125。
如果学生回答出6月1日电表上数字减去5月1日电表上的数字,就是5月份的用电量,即183-58=125,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
设计意图:根据这一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学生解决的就是自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自主解决问题
师:你能计算张丽家6月份的用电量吗?请你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试着算一算。
学生自主尝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三、交流学习
1.学习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师:刚才大家计算的都是退位减法,有的同学可能没做对,别着急,下面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计算时,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
183-58=125 335-183=52
183 335
-58 -183
_____ -----
125 52
教师强调,隔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由于有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做基础,可让学生独立进行尝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掌握退位减的算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巩固练习
1.课本“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
2.课本“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计算再交流结果,重点讨论退位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针对性练习进一步让学生熟练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算理,形成计算技能,从而达到练习巩固的目的。
五、拓展练习
961-851= 961-538= 961-427= 851-538= 851-427= 538-427=
六、课堂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183-58=125(千瓦时) 335-183=52(千瓦时)
●教学反思
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尤其是在让学生说了发现的信息以后,让学生自己来根据问题的提出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说明算法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算理,“借十”后不要忘记在整十里去掉十,以及为什么借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