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满江红 秋瑾
秋风秋雨愁煞人
生平简介
秋瑾(1875—1907)
1875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写作背景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
简洁的交代了写作地点、时间和作者的心绪。
小住京华:到京不久,早又是:三个字,十分传神地把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虚度的抑郁全暗暗泄漏出来。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写秋色,但主要是用来说明冲破家庭牢笼后兴奋而又愁苦的心理。把陶渊明和李清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
四面歌残终破楚:这里喻指八国联军攻破北京事。此处引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后用“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八年风味徒思浙:八年来空想着故乡浙江的风味。八年风味,秋瑾 1896 年在湖南结婚,至写这首词时,恰为八年。徒,空,徒然。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指作者过的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殊未屑!”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
概括上片的大意
上片主要表达了作者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
这四句深入浅出,是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生动地在我们眼前展开,作者运用“列与烈”两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着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凡夫俗子,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
肝胆:指真诚的心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在广大的人世间,哪里才能寻觅到了解自己的人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此处引用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意,抒发了词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冲破家庭的束缚本该开心才对,作者为什么还“青衫湿”?
明确:因为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族牢笼,然而离开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才能寻找到知音呢?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
词的概括下片的大意
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衫。
【翻译】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概括文章的内容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
用下列句式说话:
从词作中我感受到了作者 的心情,我是从 一句话体会到的。这句话
(按照“心情......句子......分析”的方式回答)
喜悦激动:?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中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苦闷忧愁: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独 -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冲破牢笼,面对未来,担心不已
---为篱下,黄花开通,秋容如拭。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 襟谁识我?英雄未路当折磨。养红尘,何处览 知音?背衫湿
主题
]’
本词通过生动流利的语言,抒发了
作者对寄生无聊生活的厌倦,和对冲
出封建束缚,为祖国的前途命运而奋
斗的强烈向往,表达作者匡扶天下,
救民水火的凌云壮志。
相关评论
1939年周恩来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
相关评论
孙中山为秋瑾烈士题词“巾帼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