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三位数加减法》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三位数加减法》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02 22:5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三位数加减法》教案
●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由于本节课计算学习较简单,所以在问题情境中设计了比多、比少的表述。教材通过两个画面呈现了小强和小花交流收集邮票的情景,在他们的对话中用到了“比……多”“比……少”等语言。先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了解情境中反映的数学信息,接着提出“自己提出问题,并试着计算的要求。
学生分析
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的笔算以及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做准备。学生对笔算加减法有一定的基础,探索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熟悉的事物,在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尝试计算三位数简单加、减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会计算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和不退位的三位数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愿意提出问题并与同学交流,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先对齐再加减的算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
情景图、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口算卡,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25+20= 80+100= 200+300= 520+20= 30+70= 500-100=
18-8= 56+4= 63+34= 8+12= 18-18= 40-15=
87-17= 23+47= 51-11= 100+90= 200-100= 700-500=
2.笔算。
432+53= 63-38= 98+99= 60-6=
学生先独立计算,在组织全班交流核对,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相同数位对齐后再加减。
3.引入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加、减法的计算问题。
板书: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三位数加减法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以便学生能更加顺利得完成新课的学习。
探索新知
出示课本情景图。
1.创设情境,引出运算。
师:从对话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只要学生说的合理就应该给予肯定。
师:根据你了解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指名回答。教师筛选出以下两个问题,并让学生说出算式。
(1)小强有多少张动物邮票?
算式:112+23=135(张)
小花的风景邮票比小强的风景邮票多多少张?
算式:124-112=12(张)
(2)自主探索算法。
(学生动手算,教师巡视,个别交流指导。)
(3)讨论交流算法。
教师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认识: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在进行计算。
(4)及时练习。
让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其它问题。
a.小花的动物邮票有多少张?
b.小花的动物邮票比小强少多少张?
学生独立解决上述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2.归纳算法。
师:你认为怎样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
(1)看清运算符号,选择恰当的运算方法。
(2)计算时要相同数位对齐,在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熟知的情境学习新知,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学习。
三、巩固应用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57页“练一练”中的练习题。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2.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核对,教师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3.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算法。
第(2)题,如果两种车各买一辆,估计一下500元够不够。
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说估计的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方法解答,并在小组内交流,为每位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在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四、拓展练习
185+614= 624-125= 316+523= 568+221= 387-175=
五、课堂总结
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三位数加减法
112+23=135(张) 124-112=12(张)
112 124
+ 23 -112
_____ _______
135 12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笔算。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结合情境图,由学生自主提问,使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放手让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把归纳方法的任务交给学生,大家认为在进行笔算时需要注意什么?由学生总结需要注意的重点,效果比老师强调要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同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先让学生独立解答自己喜欢的问题,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