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生物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生物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1-03 14:2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难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课前准备
  1.有关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资料
2.学生课前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世界各地关于生命起源的神话传说及原始地球的景观引入课程
阅读资料、观看ppt
播放ppt,将学生带入悠远而神秘的氛围,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学生代表根据课前查阅、准备的资料向大家展示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根据学生的发言,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这些观点分别有什么证据支持,又有什么证据反对,通过讨论达成共识
帮助学生代表准备发言,提供视频和图片资组织。组织学生交流,
指导学生推理、总结
原始地球的形成
阅读教材中的资料1,观看模拟原始地球的视频,通过分析和讨论,了解原始地球的状态。区别原始大气和现在的大气。
指导学生阅读资料1,引导学生讨论:⑴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和现在大气的成分有什么明显的不同?⑵你认为原始地球上存在生命吗?
米勒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可以产生生命起源所必须的小分子的有机物
阅读资料2、3,观察米勒实验的装置,分析实验设计的原理和结果。根据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对生命起源做出推测,小结化学起源说的观点。
提供视频资料,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简单讲解有关化学知识,并提出米勒的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从有机物到细胞的过程
观察小实验和图片,推理想象 。了解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可以为生物体起源于太空这一观点作证据之用。
了解从无生命的有机物进化到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再进化到大分子有机物再进化到原始生命的简单历程。
将几滴油滴入水中,振荡食管,让学生观察经久不散的小油滴。简单讲解由有机物组成细胞的可能性。提供有关陨石的课件。进一步强调人们现在比较认同的就是后一种观点,这种观点有一个名字叫做“化学起源说”。
技能训练: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推测
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分析、讨论,进行归纳,全班交流讨论的结果。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证据和推测,并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回忆巴斯德的实验,从而进行分析。
小结和巩固练习
总结、练习
回顾本节的有关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一、神创论——在证据面前,不攻自破
二、化学起源说:
1、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氢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无氧气和臭氧层。
2、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最大区别:没有氧气
2、根据米勒等人的实验: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3、原始生命的诞生过程:
原始大气 高温、紫外线、雷电 简单的有机物 雨水汇集到原始海洋 有机物不断相互作用 原始生命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必修课程”。而认识科学的本质,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石。教师在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的时候,应充分注意有利于学生认识科学本质的教育内容。在这一节的教学里,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补充了“宇宙大爆炸”、“其它科学家的贡献”、“从有机物到细胞”等科学假说、实验,并特别强调“这些假说只是一家之言,还有很多科学家提出了其它观点”,就是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
  这样设计是依据如下论述:“由于所有的科学概念均依赖于实验和观察的证实,所以从原则上讲,当出现新的证据时,一切科学知识都可能发生变化。能量守恒定律和运动定律等科学核心概念已经经过了广泛的证实,因而在他们被检验过的那些领域似乎不大容易发生变化。在那些数据尚不完整,理解尚不充分的领域(例如人类进化的细节和全球变暖问题),新的证据一旦出现很可能要导致现有概念的变化或当前冲突的解决。在信息依然支离破碎的情况下,科学概念不完整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过这也是取得重大突破的机会。”(引自《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9~12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