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名
小数乘除法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复习
课时
1
年级
五 年 级
学
习
者
分
析
五年级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注意力比中低年级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复习课有一定的独立整理和梳理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给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梳理本学期小数乘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点,并动手整理知识,展示自己的成果,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口算、估算和笔算。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教学重难点:
小数乘除法中“0”的作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
教学措施:
采用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经历整理与复习小数乘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力求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子白板、多媒体计算机、课件、展示台、练习题单。
学生准备:学习用具、数学书、一张白纸
多媒体教学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台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
一、
复
习
小
数
乘
除
法
的
计
算
法
则
回顾本学期学习了哪些关于小数计算的知识。
2、复习小数乘法的计算
3、复习小数除法的计算
4、复习在小数乘、除法计算中进行估算的方法
5、循环小数
6、进行相关的练习
活动1.知识回顾
教师:小数乘法和除法这两部分内容,分别学了哪些内容?
同桌的两名同学合作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这两部分内容。再全班汇报交流、展示。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最后可整理如下:(课件展示)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近似值:积的近似值、商的近似值 循环小数
活动2.知识复习
教师:怎样计算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地方相同和不同?学生回答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后,重点比较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不同,再提醒学生注意在积中点小数点时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比如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位。学生再现知识后,计算下列各题: 0.16×1.7 2.8×75 1.36×0.05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订正。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帮助指导。
教师:怎样计算小数除法?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除法有两种情况:一是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时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要注意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照前一种情况计算。然后计算下列各题:28.56÷51 230÷0.46 3250÷25
活动3:在小数乘、除法计算中,怎样求积或商的近似值?
学生讨论,明确求积或商的近似值是在计算出积或商后,再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教师:哪些情况下需要求积或商的近似值?学生讨论后得出:需要求积或商的近似值有两种情况,一是题目有明确要求;二是根据实际需要。
学生练习第142页第2题。
活动4:什么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学生讨论,教师补充,使学生明确循环小数是指小数部分的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学生经历动手梳理知识,整理本学期学习的关于小数的乘除法的相关知识的过程。
利用展示台展示学生整理出来的知识点,再运用电子白板和多媒体课件将学生梳理的知识点在屏幕上展现出来。(利用展示台和电子白板及多媒体课件,可以更形象直观地展示出小数乘除法的知识链条)。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了多媒体,可以简化教学程序,加快教学节奏,扩大教学规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后面的课堂总结中还可以重复展示出来。
二、
复
习
小
数
四
则
混
合
运
算
和
简
便
运
算
1、复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复习简便运算
3、完成教材第142页上的3、4题。
活动1.复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师:四则运算指的哪些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教师:在四则运算中,哪些是第1级运算?哪些是第2级运算?
教师: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应该按照什么运算顺序计算?
学生讨论,回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师: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吗?学生回答后,完成142页第4题。
2.3+3.9÷(22-14.2) 18-(1.4+1.25×2.4)
活动2.复习简便运算
教师: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可以运用哪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引导学生得出: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学生练习142页第3题。
学生通过动手整理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的知识,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利用电子白板及多媒体课件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点呈现出来,可以免除教师板书的时间,对老师来说,可以节省出更多的课堂时间来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提高了教学效率;对学生来说,在同样的课时里不但可以接收到更多的知识,而且知识的呈现更直观清晰,对于中差生来说效果更好。在后面的课堂总结中还可以重复展示出来。
三、
巩
固
练
习
完成练习二十九的练习题。
(1)练习二十九第1题。
(2)练习二十九第3题。
学生独立估算,教师巡视,注意倾听学生是如何估算的,鼓励算法多样化。
(3)练习二十九第4,5题。
通过练习,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练习中,由于学生的差异比较大,好的学生感觉是重复,差的学生感觉消化不了,因此利用电子白板和多媒体课件将类似的题目进行分层练习,然后和习题中的相关内容相结合,这样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提高课堂的效率,而且学生也能够运用知识触类旁通,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
归
纳
梳
理
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
教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归纳、梳理今天复习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板书补充,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归纳:在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先要观察题目的数字特征和运算符号,想一想有没有简便算法,如果有简便运算,那么该怎样进行简便运算,如果不能进行简便计算,就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计算完以后,还要进行验算。
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能够教会学生反思,知道自己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归纳总结,更加形象直观,让人一看就明了。
五、
课
堂
作
业
练习二十九第6,7题。
学生完成作业。
进一步让学生巩固小数乘除法及相关的计算。
学生完成后,利用展示台进行展示。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