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1-03 22:0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 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题
物 理
A卷(共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 B.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循操作而引起的
C.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2.下列各物理量对应的国际单位符号正确的是(  )
A.速度——km/s B.体积——ml C.密度——kg/m3 D.质量——g
3.2017年4月22号我国“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列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  )
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天舟一号”飞船
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 D.地球
4.在新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已悄悄地接近了终点,于是它撒腿就跑,最后和乌龟同时到达了终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整个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等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B.在整个时间内兔子的平均速度等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C.在兔子睡觉前,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D.在整个过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始终小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5.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将钟罩内的气体抽出,听不到闹钟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水中的声速
B.“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是通过音调猜出歌手的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纳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洋深度

7.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B.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C.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 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
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水中折笔 B.手影 C.水中倒影 D.雨后彩虹
9.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图所示的某网站二维码,可快速登录该网站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正立、等大的虚像
10.每到夏日都会有部分地区出现高温天气,一些道路上的沥青会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关于这种情景下列符合上述叙述的图象是(  )
A. B. C. D.
1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倒水泡茶时,可看到“白气”——是由于水汽化形成的
B.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易拉罐“流汗”——是熔化现象
C.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是由于吹气加快了茶水的蒸发
D.茶杯盖上看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2.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成的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3.自从公布了2016猴年春晚吉祥物“康康”后(如图),某同学就迷上了篆刻艺术,模型经过专用工具的钻、磨、刻等工艺后,可以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模型在加工过程中,以下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体积 B.密度 C.质量 D.形状
14.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左侧便停止调节
C.使用的砝码已磨损
D.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未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15.以下是一则新闻报道:“今天零时,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05元和2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15元和0.17元。”据此估测0号柴油的密度约为(不考虑0号柴油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
A.0.80×103kg/m3 B.0.85×103kg/m3 C.0.90×103kg/m3 D.0.73×103kg/m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0 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6.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的长度,该金属片的长度是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5米,它的“倒影”距桥面 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
18.如图所示是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的现象,通过现象可以判定: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其温度 .

19.飞机起飞时能够产生140dB的噪声,能把人的耳膜振破,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因此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 处控制噪声.
20.如下图所示,B? 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 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

21.将一个平面镜斜放在水槽中,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夹角为55°,如图甲所示,则反射角应为 度。向水槽中加水,使平面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太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调节水面高度和镜面角度,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出现一道“彩虹”如图乙所示,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 混合而成的.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2.某人的眼睛存在视力缺陷,它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来自物体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该人的眼睛就是我们常说的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该人要正常地观看事物,应佩戴一个合适的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23.百米赛跑时,一运动员前30m是以6m/s的平均速度加速跑,接着是匀速一直跑到终点,到达终点的成绩是12s,则后70m的平均速度为 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24.有一个质量是540g、体积为360cm3的空心铝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cm3,如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为 g。(ρ铝=2.7g/cm3)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16分)计算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5.(2分)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s-t图象如图甲所示,根据甲图象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v-t图象。

26.(2分)在下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7.(6分)D31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苏州,自北京到苏州铁路长1225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济南 南京 苏州
D315 到站时间 —— 10:54 14:08 16:22
发车时间 08:22 10:56 14:14 ——
(1)求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中途列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一大桥,用时72s,已知列车全长360m,求:该大桥的长度是多少?


28.(6分)2015年6月19日,广东某高速匝道桥突然垮塌,经调查是由于在匝道引桥上的四辆大货车超载所致。按国家公路标准设计规范,公路及桥梁的承重标准为车货总重不超过55t。已知大货车每辆自重约15t,所装载的瓷土密度为2.5g/cm3。
(1)如果不超载,每辆车最多能装大约多少m3的瓷土?
(2)经调查,该事故中每辆车的车厢都装满了瓷土,车厢容积约为30m3,每辆车超载了大约多少吨?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9.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选填“陡”或“缓”)些.
(2)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BC= cm,vAC= m/s.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30.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应移到标尺左端 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小明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测量: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37.2g;
B.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液体质量为 g;
C.将液体倒入量筒,量筒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液体体积
为 ml.
(3)实验测得液体的密度为 kg/m3.
(4)小明测得的液体密度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

B 卷(共20 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者不答的得0分)
1.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吹奏时唢呐发出的声音是由手指振动而产生的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在一定方向上的响度
D.唢呐吹出的声音音调越高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快
2.如图所示,关于冰的熔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装置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
B.该物质在熔化前升温比熔化后升温快
C.持续加热,当烧杯里的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水也会沸腾
D.若在第10分钟取下酒精灯,冰块还能继续熔化
3.交通部门常用测试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当时超声波的速度为400m/s,且保持不变)(  )

A.23.53m/s B.16.67m/s C.16m/s D.14.29m/s
4.图中画出了光通过焦距分别为f1和f2的两块透镜L1和L2前后的情况。下列对透镜L1、L2的种类和焦距的分析可能正确的是(  )

A.L1是凸透镜,L2是凸透镜,且f1<f2
B.L1是凸透镜,L2是凸透镜,且f1>f2
C.L1是凹透镜,L2是凸透镜,且f1<f2
D.L1是凹透镜,L2是凸透镜,且f1>f2
5.一容器装满水后,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2,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和一质量也为m的小金属块B后再加满水,总质量为m3,则金属块A和金属块B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块B的体积为 B.若,则
C.金属块B的密度为 D.金属块A的密度为
二、综合题(共10分)
6.在利用光具座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
(1)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在上午第二节课后(9:30左右),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但小明已经测出了透镜到地面的竖直距离。此时透镜到地面的距离 凸透镜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光屏如图甲所示放置时,在光屏上恰成一清晰的像,保持烛屏不动,透镜 cm(指明移动方向和距离)可再次看到一清晰实像.

(3)小明同学在甲图实验基础上将蜡烛向左移动10cm后再次找到了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到蜡烛的距离 50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如图乙所示,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同组的小华用凸透镜和光屏模拟眼睛,小明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 方向移动光屏(选填“左”或“右”).
7.目前国际上酒的度数表示法有三种,其中一种称为标准酒度,是指在温度为20℃的条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所含酒精量的毫升数。中国也使用这种表示法,它是法国著名化学家盖·吕萨克制定的,又称盖·吕萨克酒度。蒸馏出来的酒液需要进行勾兑,勾兑一方面为了保障酒的品质,另一方面可以调整酒的度数。若现有70度和20度的酒液若干。酒液中的微量元素忽略不计。(已知ρ酒精=0.8×103kg/m3,ρ冰=0.9×103kg/m3,ρ水=1.0×103kg/m3,不考虑酒液混合后体积减少)求:
(1)70度酒液的密度为多少?
(2)将体积为5cm3的冰块放入装有45.5ml的70度的酒杯中,酒未溢出,冰完全熔化成水后这杯的度数变为多少?
(3)如果用这两种酒液进行勾兑,获得密度为0.9×103kg/m3的酒液,那么需要这两种酒液的质量之比为多少?




















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试题
参考答案
A卷(共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B D D C C B A B C B B A 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6.2.45;1mm 17.7;7:25 18.94;不变 19.能量;人耳
20.折射;能 21.35;单色光 22.远视眼;凸 23.7.8;8.3
24.160;700
三、作图与计算题(共16分,计算题在解答时应写出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25.作图略 26.作图略
27.解:(1)8h; (2)1800m
28.解:(1)16m3; (2)35t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9.(1)缓;(2)50.0;0.3;(3)大
30.(1)零刻度线;(2)20;25;(3)0.8×103;(4)大;

B卷(共20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下列各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未选全得1分,凡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C 2.B 3.B 4.AC 5.AB
二、综合题(共10分)
6.(1)大于 (2)向左移动10cm (3)大于 (4)左
7.(1)0.86g/cm3;(2)67.3度;(3)43:3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