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8.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8.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1-03 10:2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8.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一、单选题
1.三年级3个班同学捐图书,一班和二班共捐23本,三班捐了16本,平均每班捐图书(?? )本。
A.?20?????????????????????????????????????????????B.?13?????????????????????????????????????????????C.?5
2.小明期末考试数学、语文、英语的平均分是96分,数学得了100分,语文得了89分,英语的分数是(?? )分。
A.?93????????????????????????????????????????????B.?95????????????????????????????????????????????C.?99
3.小明、小红、小李三人的平均年龄是27岁,其中小明有25岁,小红和小李年龄相等,则小李的年龄是(??? )。
A.?27岁?????????????????????????????????????????B.?28岁?????????????????????????????????????????C.?29岁
二、判断题
4.18、19、20、21、23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20。
5.五年级一班同学们的平均身高为160厘米,那么这个班没有超过160厘米的同学。
6.小明身高1.45米,他在平均水深为1.2米的小河中游泳没有危险。(?? )
三、填空题
7.甲小组有8人,他们的数学考试成绩为98、95、88、63、52、87、88和80,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为________.
8.四位家长今年的年龄分别是42岁、39岁、38岁、41岁,四位家长的平均年龄是________岁。
9.毕业考,李想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94分,则英语得________分。
10.根据统计图完成填空.
(1)________月男车产量最高,是________辆.
(2)________月自行车产量最低,是________辆.
(3)平均每月产自行车约________辆.(取整数)
四、解答题
11.下面是第一实验小学最近几年学生人数统计表.
(1)请根据统计表制一份复式条形统计图.
(2)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第一实验小学2004年比2003年多多少人?
请你估计一下到2007年全校会有多少人。
从统计图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12.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你能根据统计图填写出下面的统计表吗?
五、综合题
13.胜利街小学三年级有6个班,一班51人,二班48人,三班55人,四班50人,五班52人,六班56人.
(1)把各班人数填在统计表里.
________
(2)平均每班学生________人。
六、应用题
14.新华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各班人数相等),每人捐3元,共为残疾人捐款576元.每班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23+16)÷3 =39÷3 =13(本) 故答案为:B.
【分析】要求平均每班捐图书多少本,需要先求出3个班的捐书总数,再除以3,注意:一班和二班共捐23本,已经是两个数的和,不必再相加,据此列式解答.
2.【答案】 C
【解析】【解答】解:英语的分数是:96×3-100-89=99(分)。 ?故答案为:C。 【分析】英语的分数=平均分×考试的总科目数量-数学的分数-语文的分数,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27×3-25)÷2 =(81-25)÷2 =56÷2 =28(岁) 故答案为:B
【分析】用平均年龄乘3求出年龄和,用三人的年龄和减去小明的年龄就是小红和小李的年龄和,用两人的年龄和除以2即可求出小李的年龄.
二、判断题
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18+19+20+21+23)÷5=20.2,平均数是20.2,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这5个数的和除以5即可求出平均数,然后判断即可。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这个班既有超过160厘米的同学,也有低于160厘米的同学,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小于这组数据中最大的数,大于这组数据中最小的数。
6.【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平均水深1.2米不能说明小河中每处的水深都是1.2米,有的地方可能比1.45米还深,所以“小明身高1.45米,他在平均水深为1.2米的小河中游泳没有危险”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映这组数据中各个数据的大小。
三、填空题
7.【答案】81.375
【解析】【解答】(98+95+88+63+52+87+88+80)÷8 =651÷8 =81.375 故答案为:81.375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用8人的总分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这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8.【答案】40
【解析】【解答】解:(42+39+38+41)÷4 =160÷4 =40(岁) 故答案为:40【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由此用四个人的年龄和除以4即可求出平均年龄。
9.【答案】88
【解析】【解答】解:92×3-94×2 =276-188 =88(分) 故答案为:88 【分析】用三科的平均分乘3求出三科总分,用两科的平均分乘2求出两科的总分,用三科的总分减去两科的总分即可求出英语得分.
10.【答案】(1)3;1600 (2)6;1850 (3)2533
【解析】【解答】(1)整个图中,1600最大,所以3月男车产量最高,是1600辆; (2)从直条的长度看,6月的两个直条最短,说明自行车产量最低,是900+950=1850(辆); (3)(1400+1500+1200+1350+1600+1400+1200+1100+1400+1200+900+950)÷6=15200÷6≈2533(辆) 故答案为:(1)3;1600;(2)6;1850;(3)2533
【分析】(1)直条最高,说明生产的辆数最多;(2)6月的两个直条都最短,说明6月自行车产量最低,男车辆数+女车辆数=6月生产的总辆数;(3)6个月生产的男女车的总辆数÷总月数6=平均每月生产的自行车的辆数。
四、解答题
11.【答案】(1)解:????????????????? 第一实验小学学生人数统计图
(2)解:
解法1:(540+510)-(520+450)
=1050-970
=80(人)
解法2:(540-520)+(510-450)
=20+60
=80(人)
答:第一实验小学2004年比2003年多80人。观察统计图,这个学校的招生逐年呈上升趋势.每年都比上一年增长近100人.因此预计2007年全校会有1400人左右。从统计图中发现每一年入学的男生都要比女生多。男生的总人数多于女生,可以想到其他学校男生也会比女生多。从而看出我国人口男、女比例有些失调。
【解析】【分析】(1)横轴表示年份,竖轴表示人数,用灰色长条表示男生,红色长条表示女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2)用2004年总人数减去2003年总人数即可求出多的人数;根据人数的变化情况估计2007年的人数;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说出自己的发现即可。
12.【答案】 解:填表如下:
【解析】【分析】统计图中灰色表示城镇,蓝色表示农村,把统计图中数据填入对应的表格中即可。
五、综合题
13.【答案】 (1)51,48,55,50,52,56,312 (2)52
【解析】【解答】(1)合计:51+48+55+50+52+56=312(人) (2)312÷6=52(人)。 故答案为:(1)51,48,55,50,52,56,312;(2)52.
【分析】(1)根据数据填一到六班的人数,再用加法计算合计即可; (2)平均每班的人数=六个班的人数之和÷6;代入数据即可。
六、应用题
14.【答案】576÷4÷3=48(人) 答:每班有48人
【解析】【分析】本题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此题属于典型的连除应用题,解答时注意弄清每步求什么,来确定运算方法. 用576÷3求出4个班的总人数,再除以4就是平均每班的人数.